
物流中心运作绩效分析课件.ppt
61页第十二章物流中心运作绩效分析 本章内容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运输系统的绩效评价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存货控制系统的绩效评价 本章重点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的概念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的几个要素 运输 仓储 存货控制系统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一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的作用及意义 1 用于对整个物流中心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 2 用于对物流中心内各个部门做出评价 3 用于对物流中心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 4 用于物流中心人员的激励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二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 一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1 现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1 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 时间上略为滞后 不能反映物流中心的动态运营情况 2 主要评价职能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 不能对业务流程进行评价 不能评价整个物流中心的运营情况 3 不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 而是侧重于事后分析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2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 应突出重点 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2 应采用能反映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 3 应能反映整个物流中心的运营情况 4 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5 应采用能反映物流中心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把评价的对象进一步扩大 6 应把最终用户的满意度指标作为最终标准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三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的要素 一 物流工作成果指标1 作业规划管理能力2 产销率指标3 产需率指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二 物流工作消耗指标1 物流周转费2 物流费用率3 物流费用水平降低率4 成本率5 物流中心总运营成本指标6 成本利润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三 物流工作效率指标1 设施空间利用率2 人员利用率 1 人员编制 2 员工待遇 3 人员效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3 设备利用率4 商品 订单效率 1 通过出货情况分析 提示采购人员调整采购物品的结构 2 要根据客户的需求 快速拆零订单 3 严格控制物流中心的库存 留有适当的存货以减少缺货率5 时间效益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四 物流工作质量指标1 质量水平2 物流中心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3 准时交货率4 产品质量合格率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五 物流中心经营管理综合指标1 物流中心坪效物流中心坪效 营业额 产值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2 人员作业能力人员作业量 出货量 物流中心总人数人员作业能力 营业额 物流中心总人数改善对策 1 有效地利用人员和物流设备 2 减少物流中心从业人员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3 直间工比率直间工比率 一线作业人员 物流中心总人数 一线作业人数 4 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产值 固定资产总额5 产出与投入平衡率产出与投入平衡率 出货量 进货量改善对策 产出与投入平衡率最好控制在1左右 第一节物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四 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1 确定评价工作实施机构 1 评价组织机构 2 参加评价工作的成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3 收集并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4 评价计分5 评价结论6 撰写评价报告7 评价工作总结 第二节运输系统的绩效评价 一 运输绩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1 运输 取货 送货服务质量良好 即准确 安全 迅速 可靠 2 能够实现门到门服务而且费用合理 3 能够及时提供有关运输状况 运输的信息及其服务 4 当货物丢失或损坏时 能够及时处理有关索赔事项 5 认真填制提货单 票据等运输凭证 6 与客户长期保持真诚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节运输系统的绩效评价 二 运输活动绩效评价量化指标1 商品运输量 1 以实物件为计量单位 2 以金额为计量单位 第二节运输系统的绩效评价 2 运输损失 1 按运输收入算 2 按商品价值计算 3 运输费用水平4 运输费用效益 5 合理运输评价指标 1 商品待运期 2 货损货差率 6 消耗评价指标 1 平均实际油耗 2 公里维修费 7 安全评价指标 1 万公里事故率 2 安全间隔里程 8 运输效率与效益评价指标 1 车辆完好率 2 车辆工作率 3 车辆里程利用率 4 吨位运量 5 吨公里成本 6 单车经济效益单车经济效益 单车营运总收入 单车营运总成本 9 运输质量评价指标 1 运输准时率 2 车辆满载率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一 仓储活动的原则商品仓储活动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快速 2 准确 3 有序 4 可核查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二 仓储活动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一 进出货作业1 进货进货作业包括接收商品 装卸搬运 码托盘 核对该商品的数量及质量 主要是外表质量 和签单 2 出货将拣选分拣完的商品 做好复核检查 并根据各辆卡车或配送路径将商品搬运到理货区 而后装车待配送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3 物流中心管理人员需研究的问题 1 进出货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安排是否合理 2 进出货装卸设备利用率如何 3 站台停车泊位利用率如何 4 供应商进货时间带的控制如何 5 客户 门店要求的时间集中度控制如何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4 进出货作业效率的评估指标 1 空间利用率站台使用率 进出货车次装卸货停留总时间 站台泊位数 工作天数 每天工作时数 若采用进出货站台分开的物流中心时进货站台使用率 进货车次装卸货停留总时间 进货站台泊位数 工作天数 每天工作时数 出货站台使用率 出货车次装卸货停留总时间 出货站台泊位数 工作天数 每天工作时数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2 站台高峰率站台高峰率 高峰车数 站台泊位数改善的对策 若站台使用率偏高 表示站台停车泊位数量不足 而造成交通拥挤 可采取下列措施 1 增加停车泊位数 2 为提高效率 要做好时段管理 让进出物流中心的车辆能有序地行驶 停靠 装卸货作业 3 增加进出货人员 加快作业速度 减少每辆车停留装卸时间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3 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 考核进出货人员工作分配及作业速度 以及目前的进出货时间是否合理 每人每小时处理进货量 进货量 进货人员数 每日进货时间 工作天数 每人每小时处理出货量 出货量 出货人员数 每日出货时间 工作天数 进货时间率 每日进货时间 每日工作时数出货时间率 每日出货时间 每日工作时数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二 盘点作业盘点作业的评估要素 1 盘点质量盘点数量误差率 盘点误差量 盘点总量盘点品项误差率 盘点误差品项数 盘点实际品项数2 平均盘差品金额批量每件盘差商品的金额 盘点误差金额 盘点误差量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三 订单处理作业从接到客户订货开始到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 称之为订单处理 1 订单分析日均受理订单数 订单数量 工作天数每订单平均订货数量 出货量 订单数量日均商品单价 营业额 订单数量2 订单延迟率订单延迟率 延迟交货订单数 订单数量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订单延迟的改善对策 1 找出作业瓶颈 加以解决 2 研究物流系统前后作业能否相互支持或同时进行 谋求作业的均衡性 3 掌握库存情况 防止缺货 4 合理安排配送时间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3 订单货件延迟率订单货件延迟率 延迟交货量 出货量4 紧急订单响应率紧急订单响应率 未超过12小时出货订单 订单数量改善对策 1 制定快速作业处理流程及操作规程 2 制定快速送货计费标准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5 缺货率 衡量存货控制决策是否合理 是否应该调整订购点及订购量的基准 缺货率 接单缺货数 出货量改善对策 1 加强库存管理 2 登录并分析存货异动情况 3 掌握采购 补货时机 4 督促送货商送货的准时性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6 短缺率短缺率 出货短缺数 出货量改善对策 1 注重每位员工 每次作业的质量 2 做好每一作业环节的复核工作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四 拣货作业1 每张客户订单都至少包含一项以上的商品 而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从物流中心中取出集中在一起 即称为拣货作业 2 必须重视拣货人员的负担及效率的评估 3 拣货的精确度更是影响出货质量的重要环节 4 拣货成本是管理人员关心的重点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5 拣货作业效率的评估要素 1 人均作业能力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 订单总笔数 拣货人员数 每天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改善对策 提升拣货效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拣货路径的合理规划 2 储位的合理配置 3 确定高效的拣货方式 4 拣货人员数量及工况的安排 5 拣货的机械化 电子化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2 批量拣货时间批量拣货时间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拣货分批次数批量拣货时间短 表示反应时间很快 即订单进入拣货作业系统至完成拣取所花费的时间很短 3 每订单投入拣货成本每订单投入拣货成本 拣货投入成本 订单数量每件商品投入拣货成本 拣货投入成本 拣货单位累计件数 第三节仓储系统的绩效评价 4 拣误率 衡量拣货作业质量的指标 拣误率 拣取错误笔数 订单总笔数改善对策 降低拣误率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 选择最合理的拣货方式 2 加强拣货人员的培训 3 引进条码技术 拣货标签或电脑辅助拣货系统等自动化技术 以提升拣货精确度 4 改善现场照明度 5 检查拣货的速度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一 存货控制的作用储存作业的主要责任在于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产品做妥善保管 这不仅要善于利用空间 有效地利用物流中心的每一平方米的储存面积 而且要加强对库内存货的管理 做到即保证降低商品的缺货率 又不因过多库存而造成呆废料产生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二 存货控制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一 设施空间利用率单位面积保管量 平均库存量 可保管面积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 货架储位数 总品项数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应规划在0 5 2 0之间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二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 出货量 平均库存量 营业额 平均库存金额采用下列措施来提高库存周转率 1 缩减库存量 通过物流中心自行决定采购 补货的时机及存货量 2 建立预测系统 3 增加出货量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三 存货管理费率存货管理费率存货管理费率 库存管理费用 平均库存量库存管理费用包括 1 仓库租金2 仓库管理费用3 保险费4 损耗费5 货品淘汰费用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四 呆废货品率呆废货品率 呆废货品件数 平均库存量 呆废货品金额 平均库存金额减少呆废货品率的措施 1 验收时力求严格把关 防止不合格货品混入 2 检查储存方法 设备与养护条件 防止货品变质 特别是对货品的有效期管理更应重视 3 随时掌握库存水平 特别是滞销品的处置 减少呆废货品积压资金和占用库存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五 采购作业1 出货品成本占营业额比率出货品成本占营业额比率 出货品采购成本 营业额2 货品采购及管理总费用货品采购及管理总费用 采购作业费用 库存管理费用3 进货数量误差率 次品率和延迟率进货数量误差率 进货误差量 进货量进货次品率 进货不合格数量 进货量进货延迟率 延迟进货数量 进货量 第四节存货控制系统绩效评价 六 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物流中心总体库存水平 其值越大 说明物流中心成品库存量越大 库存费用越高 反之 说明物流中心成品库存量越小 库存费用越低 第五节案例评析 一 目的提高员工积极性 共同提高企业与员工的效益 二 内容1 岗位工资评定2 绩效工资评定3 提成工资评定 包括年终奖 4 雷区考核5 行为规范6 排名 晋升与淘汰7 职工持股分配 第五节案例评析 三 适用范围所有公司员工以及子 分公司员工四 权责1 总经理 批准绩效考核办法 并落实资源 督促各部门执行 2 投资管理部 负责本办法的制定 3 各部门 各分公司 执行本办法 第五节案例评析 五 一般原则1 上级对下级2 客观性3 执行检查4 公正公开5 申请仲裁6 反馈改善 第五节案例评析 六 目标制定及实施1 由公司营销部制定全年目标 将全年目标分解为月目标 分配各部门 各分公司执行 2 目标制定本着 尽力跳 够得着 的原则制定 不得偏离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