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爱生活古诗友情.doc
3页阅读欣赏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走近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品读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生活实践 请你用手中的笔为诗歌配上合适的画吧,配上合适的音乐试着唱一唱这首诗吧! 七彩石(十)经典链接 1. 《乡村四月》 【宋】翁卷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3. 《村居》【清】高鼎 4.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