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进化版.doc
11页世界古代史进化版1、 恩格斯对于从猿到人转变的理论(三个阶段、转变的关键)/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 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劳动起了怎样的作用? 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 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他在这篇论文中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人类起源 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恩格斯在这一著名的论文中,提岀了 三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 形成的人”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的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 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 的区别,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飞跃,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2、 原始婚姻制度的演变(其中族外群婚、对偶婚做成名词解释)⑴在最初的猿人时 期,实行群婚,这是一种毫无秩序的性交关系⑵在血缘家族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实行族内班辈婚或称族内群婚这 种婚姻按班辈划分,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从兄弟姐妹之间都互为夫妻,而亲子之间的婚 姻则被禁止⑶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实行族外群婚这种婚姻制度禁止族内近亲通婚,氏族公社 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即一个氏族的一群青年男子集体“出嫁”到另一个氏族 中与一群青年女子互为夫妻。
在这种群婚形态下,子女只知其母不识生父⑷在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族外群婚已变得难以维持,于是逐 渐出现了对偶婚对偶婚由一对较为确定的夫妻组成,婚姻建立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之上, 但是结合并不牢固,容易离散还出现了 “望门居”和“从妇居”)(5)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对偶婚下的“从妇居”到这时已与男子所开始拥有的经济和 社会地位不可调和,逐渐转变为“从夫居”而后随着家事的发展,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 过渡为一夫一妻婚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父系血缘关系得以确认族外群婚:出现在I口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产生出现的时候母系氏族是一个坚 固的血缘集团,是在人类生产获得初步发展,能维持较泄型群体生活并产生族内近亲通婚 禁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员不可能在氏族内部找到通婚的对象,他们必须和另一个氏族 的成员通婚,因此母系氏族出现的时候,族外的群婚也产生了族外群婚是指一个氏族的一群青年男子集体“出嫁”到另一个氏族中与一群青年女子 互为夫妻在这种婚姻形态下,由于男女双方关系不固定,子女只能确认生母而不能确认 生父,氏族成员只能按女系的血统计算对偶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即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 人口不断增加,族外群婚已变得难以维持,于是逐渐出现了对偶婚。
对偶婚由一对较为确定的夫妻组成,但结合并不牢固,容易离散对偶婚不构成独 立的经济单位,所生的孩子留在妻方氏族内对偶婚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起初,对偶 婚的配偶并不居住在i起,而是各自居住在自己母亲的氏族里婚姻采収丈夫对妻子拜访 的形式,这就是'‘望门居”随着对偶婚的发展和巩固,丈夫迁往妻方氏族居住,成为 “从妇居”13、 母系氏族公社兴盛时期的情况如何?母系氏族公社是什么时候产生?旧石器时代 晚期新石器吋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吋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进步,农牧业产生, 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流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人口不断增加,族外群婚已 变得难以维持,于是逐渐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对偶婚生产力和婚姻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氏族部落组织扩大,氏族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体成年男女均参加,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部落议事会,由各氏 族的族长组成,处理各氏族部落内部或之间的冲突,矛盾社会机构)实行氏族财产公有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农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 高,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生产关系)随着农业革命,人们转入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后,出现了聚居的村落并开始建造适于长 时间居住的房屋。
在氏族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在氏族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军事民主制,它是社 会不断发展和战争的产物军事民主制是氏族部落管理机构走向阶级国家压迫机关的过渡 型的制度军事民主制的主要机构有:①军事首领(一般拥有一定的军事战斗能力,负责指 挥打仗);②长老会议(已由原来的由各氏族部落的酋长所组成逐渐转变为由氏族贵族担 任并世袭);③人民大会(已由原來的由全氏族成年男女参加转变为只由全体武装男子参 加)军事民主制具有两重性,它既保留了氏族制度的某些因素(民主性),又存在着军 事首长的个人权力4、 国家与氏族制度的根本区别(简答题)国家是从氏族组织的废墟上产生的,但它和氏族有着根本的不同的:1、国家按地域 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2、国家设有有公共权力的暴 力机关,如军队、警察、宪兵、法庭、监狱等等;而氏族完全没有这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 公共权力机关,人人平等,一切按传统的习惯行事,重要事件由氏族民主集会决定,氏族 的最高的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些充分 体现了民主精神5、古代埃及国家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⑴早王朝时期(第1、2王朝,3100~2686BC)据曼涅托记载,古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 了第一王朝,而且他也是埃及国家的建立者和统一者。
⑵古王国时期(第3~6王朝,2686~2181BC)建都于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此 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吋期,所以古王国吋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古王国 时期又是古埃及的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在该时期的经济中,王室经济、神庙 经济、官僚贵族奴隶主的经济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占了支配地位埃及的君主专制 也开始确立于该时期,(现代学者--般把第一王朝及其以后的埃及国王称为法老)这从许 多方面可以看出来:[①国王对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 凌驾于国家之上,具有无限权威,一切臣民似乎都是他的奴仆②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 制: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不仅直接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财富,而且还控制了 国家的土地、灌溉系统和2对外贸易,一切战利品也都归国王③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军 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战时国王常常御驾亲征,有时虽派人帅军出征,也要经常向国王报告 情况,或向国王请示④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在古代埃及,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⑤国 王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州),其行政长官为 诺马尔赫(州长),州长既有世袭的也有国王任命的,世袭的州长也要在形式上由国王任 命或批准。
⑥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不仅表现在国王个人直接控制国 家的主要权力,还表现在王室家族控制朝政,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员⑦王权被进一 步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王国时期法老专制 统治的情况埃及的法老专制具有首创意义法老专制在古王国吋期确立,在中王国吋期、新王 国时期进一步加强在新王国时期,最高统治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法老的命令具有法律 性,但没有成文法法老专制后来影响了西亚、希腊、罗马,如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 等⑶第一中间期(第厂10王朝,218P2040BC)⑷中王国吋期(第11、12王朝,2040^1786BC)首都底比斯,主要崇拜的神祗为阿蒙 神⑸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1786^1567BC)(6)新王国时期(第18~20王朝,1567〜1085BC)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鼎盛时期(帝 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繁荣时期18王朝时期的法老崇尚武力,热衷于 对外扩张,尤其是图特摩斯三世,扩张达到顶峰,成为了埃及帝国的完成者帝国的形成 是埃及统治阶级通过野蛮的战争而实现的,它既在客观上促进了东部地中海地区的经济、 文化交流,更造成极大的破坏。
新王国吋期,埃及仍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⑺后期埃及(第2广26王朝,1085〜525BC)后期埃及是衰落、分立的时期,时常受到 外族的入侵、统治的时期前525年,古埃及被东方新兴的波斯帝国灭亡,标志着古埃及 国家灭亡和古埃及文明的衰落6、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大问题)⑴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且国王以宗教加强王权,使得以阿蒙神庙为代表的祭司 贵族势力不断强大,甚至出任维四尔,干预政事,危及王权,干预王位的继承⑵导火线:阿蒙神庙祭司曾经反对阿蒙崔特普四世的继承王位,原因是他的母亲是叙 利亚人,不是王室血统⑶主要内容:①重新推出对拉神的崇拜,倡导一神教,只准崇拜阿吞神,废除对阿蒙 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②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 ③去掉一切建筑上的阿蒙字样;④为摆脱旧势力的干扰,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阿马尔那将 其取名为“埃赫塔吞”,并将国王的名字改为“埃赫那吞”⑷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即法老与祭司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的斗 争⑸失败原因:①保守势力(即反对势力)强大,并且富有统治经验;②改革阵营内 部分裂了,不少阶级由支持转为反对(如奴隶主贵族);③广大的劳动群众没从改革中得 到实际利益,对改革并不十分热情。
④民众仍然习惯于旧的宗教信仰⑹意义:沉重打击了阿蒙神庙贵族的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倡一神教思想,具 有划时代意义⑺结局:其邙可蒙霍特普四世)子图特阿蒙放弃了改革,恢复了对阿蒙神庙的信仰37、古埃及文化(象形文字〈影响〉、历法〈太阳历〉、建筑〈金字塔、神庙〉)⑴古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一一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代 末,它属于图画文字,有24个字母符号,但没有发展成为字母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 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大影响,后来又影响了古代希腊文、拉丁文(原因: 腓尼基文字是古代希腊文、拉丁文的源泉之一),并最终影响到近现代整个欧洲语系⑵到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已经知道43个星座,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了古代埃 及人的历法他们最初使用的是阴历,后来该用阳历古埃及最早使用太阳年纪时法,具 有首创意义,这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这一特殊有利条件有关(6月第一次洪峰到达孟菲 斯,且早晨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季,每季4个月共12个 月,每月30天共360天,余5天作为节日之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对罗马共和国晚期凯 撒制定的朱里亚历有很大影响⑶古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而为世人所嘱目。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它的修 建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智裁及法老专制的强大除金字塔外,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 和卢克索尔神庙,也是古代埃及的著作这些神庙建筑具有神圣性,给人一种崇高美建 筑的超长巨大让人面对它时感到自身的渺小,产生严肃、肃穆感,恐惧感与崇敬感,从而 显现神性崇高,体现神的威严和法老权威古巴比伦王国的等级制度和土地制度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三个等级阿维鲁是拥有公民权的自 由民,包括大中小奴隶主,和多数受压迫的下层自由民穆什根努是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大概来源于失地的公民或原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士兵称为里都,巴衣鲁,属于此等级与 穆什根努同一等级的还有“纳贡人”至少包括伊沙库,牧民和另一种劳动者土地制度:古巴比伦时期,王室拥有大量土地,约占全国耕地的一半以上王室将大 部分土地以份地的形式交给对王室有不同义务者经营这些人可以分为三类:(1)祭司,商 人,手工业者及公务人员他们为王室服务,领取份地作为报酬,份地可以买卖,但必须 接替义务大多使用奴仆或雇佣他人耕种土地(可以看岀当时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相当发 达)⑵士兵里都,巴衣鲁他们领取份地作为服役的报酬,份地不可以买卖,但可以继 承,份地与服兵役联系在一起 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