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3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题组训练过关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7页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平衡常数的概念辨析 1.(2020济南模拟)已知,相关数据见下表:编号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979 K1 173 KⅠFe(s)+CO2(g)FeO(s)+CO(g)K11.472.15ⅡCO(g)+H2O(g)CO2(g)+H2(g)K21.62bⅢFe(s)+H2O(g)FeO(s)+H2(g)K3a1.68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B.增大压强,平衡状态Ⅱ不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Ⅲ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解析】选C由Ⅰ+Ⅱ=Ⅲ,得K3=K1K2,则a>2,b <1,a>b,A项正确;Ⅱ是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项正确;由a>2,b<1,可知随温度升高,K2、K3均减小,故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D项正确;升温时反应Ⅱ、Ⅲ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不正确2.(双选)(2020宜昌模拟改编)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态的平衡体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c2(y)c3(z)c2(w),有关该平衡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一定发生改变B.增大压强,w的质量分数增大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g)+2w(g)x(g)+2y(g)D.增大x气体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B、D。
A项,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因此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故A正确;B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反应物w、z计量数之和为3+2=5;生成物x、y计量数之和为1+2=3,因此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w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C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生成物位于分子位置,其幂为计量数,反应物位于分母位置,幂为计量数,所以化学方程式可写为3z(g)+2w(g)x(g)+2y(g),故C正确;D项,x为生成物,增大x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加固训练】(改编)某可逆反应aA+bBcC ΔH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ΔH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做如下改变,则ΔH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 )A.写成2aA+2bB2cC,ΔH值、K值均扩大了一倍B.写成2aA+2bB2cC,ΔH值扩大了一倍,K值保持不变C.写成cCaA+bB,ΔH值、K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D.写成cCaA+bB,ΔH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值变为倒数【解析】选DA、B项ΔH扩大一倍,但平衡常数变为原来的平方;C、D两项中ΔH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值变为倒数归纳提升】ΔH的表达式与K的计算式间的关系若反应中存在ΔH3=ΔH1+ΔH2,则K3=K1K2;若反应中存在ΔH3=ΔH1-ΔH2,则K3=K1/K2。
因此,一般地,ΔH3=aΔH1+bΔH2,则K3=Ka1Kb2;ΔH3=aΔH1-bΔH2,则K3=Ka1Kb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3.(2020漳州模拟)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N2(g)+O2(g) K1=110302H2(g)+O2(g)2H2O(g) 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CK1的表达式应为K1=c(N2)c(O2)c2(NO),A错误;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是H2和O2化合生成H2O的逆反应,因此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应为K2的倒数,数值为510-82,B错误;由于三个反应都处在常温下,根据K值的大小可以得出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C正确,故D错误。
4.(2020天津模拟)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B.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 由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则相同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为1K1,故反应HI(g)12H2(g)+12I2(g)的平衡常数K2=1K1,故K1=1K222.(2020泰安模拟)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B.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C.温度越高,K值一定越大D.如果m+n=p,则K=1【解析】选AK值越大,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A项正确;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K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K值一定,与压强无关,B项错误;因该反应的热效应不确定,故C项错误;K=cp(C)cm(A)cn(B),由m+n=p,无法判断K的大小,D项错误3.(2020巢湖模拟)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4(C)c2(D)c3(A)c2(B)B.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选B。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而物质C是固体,A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B减少的物质的量=1.6 mol0.5=0.8 mol,故B的平衡转化率为40%,B项正确;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增加B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B的增加量比平衡的移动量幅度大,故A的转化率增大,而B的转化率减小,D项错误4.(改编)某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57.0,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0.2 molL-1 H2(g)、0.5 molL-1 I2(g)及0.3 molL-1 HI(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正好达到平衡B.反应向左进行C.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K<57.0D.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c(H2)<0.2 molL-1【解析】选D此时的浓度商为Qc=c2(HI)c(H2)c(I2)=0.320.20.5=0.9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温度/℃1550100化学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15 ℃时,反应[Cu(NH3)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数为210-5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的转化率升高D.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大小对CO的吸收多少没有影响【解析】选B根据提供的数据,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Cu(NH3)3]AcCOCu(NH3)2Ac+CO+NH3为Cu(NH3)2Ac+CO+NH3[Cu(NH3)3]AcCO的逆反应,两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Cu(NH3)3]AcCOCu(NH3)2Ac+CO+NH3在15 ℃时的平衡常数K=15104=210-5,B项正确;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增大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的吸收,D项错误6.(2020丰台区模拟)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T/℃7008008301 0001 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 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6)若1 200 ℃时,在某时刻反应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达到平衡”)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写出K=c(CO)c(H2O)c(CO2)c(H2)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3)某温度下,由3c(CO2)c(H2)=5c(CO)c(H2O)得出c(CO)c(H2O)c(CO2)c(H2)=0.6=K,查表知K=0.6时对应温度是700 ℃。 4)只要温度不变,K值就不变5)830 ℃时达到平衡,扩大容器容积,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平衡不移动6)该条件下Qc=c(CO)c(H2O)c(CO2)c(H2)=4>K=2.6,故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答案:(1)c(CO)c(H2O)c(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