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料分类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5659279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标准价Pk加权平均价如果实施了物料分类帐,如果物料采用移动平均价标志V周期单位价格PUP=MAP,如果采用标准 价格控制S,平时用标准价格核算,体现出差异来源,期末CKMLCP重估物料得到实际周期单位价格PUP 并在结算后价格控制自动变成V,这样,物料分类帐似乎混合了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各种优点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不同的是国内RP的月末加权平均价是真的要等到期末: 能计算出,而物料分类帐平时以标准价格反应月末结算后一次调整而已下面Pk 一下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移动平均价(MAP->Moving Average Price)当物料使用移动平均价时,物料的移动平均价在I. 物料移动(MIGO,MB1A/MB1B/MB1 C 等)II. 后勤发票校验比如收货和发票时物料价格已经发生变化(MIRO)III. 订单结算(KO88/CO88等)IV. 夕卜币采购的汇率变化V. 物料价格变更(MR21/MR22/CKMPRPN)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物料移动、发票校验或工单结算等业务涉及物料金额变更的交易,移动平均 价都被重新计算国内软件发料时不计算价格,SAP中即使是发料时移动平均价也重新计算,这样做可以简化价格计 算逻辑,计算MAP的公式如下:本次交易后移动平均价=(本次交易前总库存价值+卜本次交易金额)/(交易前总库存数量+|-本次交易数量)本次交易金额=本次交易数量*本次单价(货物移动)或发票价差/汇差(只有金额,本次有效交易数量9,MIRO)或手工价格变更(价格更改,本次有效交易数量*, MR21/MR22)为了设计上的方便,在涉及物料金额变化的任何交易都重新计算移动平均价。

      假设某存货第一期期初1000公斤,价格为65.15元/ 100公斤,发出999.55公斤,遗留0.45公斤,然后 在第二期发现实际上在第一期上线时少计了 999.55公斤,以MAP MB1C进来,结果如下表.MAP逻辑展示交易库存数量库存价值MAP单价事物码第1期第一期期初库存1000公斤651.50 元65.15元/ 100公斤发料999.55 公651.21 元65.15元/ 100公斤MB1A斤第一期期末库存0.45公斤0.29 元64.44元/ 100公斤第2期第二期期初库存0.45公斤0.29 元64.44元/ 100公斤期初补货999.55 公斤644.11 元64.44元/ 100公斤MB1C/651第二期期末库存1000公斤6444.40 元64.44元/ 100公斤上表中假设561移动类型不输入金额,则价格从物料主数据价格,可以看出实际上任何交易无论进 出,MAP都会重新根据计算价格,这样逻辑上比较好实现,所以可能会出现小数位的可容许差异注:I•在SAP中,物料库存被划分为普通库存,销售订单库存,项目库存等类型,而在物料主数据中显 示的只是普通库存的MAP价格,库存价值和单价一般保存在物料评估表MBEW中,如果企业使用MTO的 Non-valuated stock并不实时参与MAP计算,就是说使用Non-valuated stock的MTO方式,生产订单收货 直接对应到销售订单,这部分评估库存保存在EBEW表中,从MM03是看不到该部分存货的.II.如果使用了分割评估,MAP会分Plant level和Valuation type level两个层次的移动平均价,分割 评估类似国内软件的分仓核算。

      移动平均价优点:a. 移动平均价格可反应”实时的”加权平均价格,特别是物料价格涨跌幅度大时物料的价格不会被差异 扭曲b. 因为是基于交易的实时加权平均计算价格,一般情况下,移动平均价不产生差异,价格相对真实c. 如果所有的物料都使用移动平均价格,则所有物料反应的都是是价格图3显示了影响移动平均价的各种状况,使用MB51/MR51可以快速查出移动价的来源曾有一个CO支持人员找到采购员问:为什么查询前几个月的使用移动平均价的某些物料的采购价 格一直没变化,可成本却一直在增加?最后发现是象运输费装载费保险费等采购附加费用造成的原因,举 一个非常简单的实例,物料A采用移动平均价在第一季度1-3月都是1元/个,总共采购5000,3月底来 了运输发票,可消耗后只剩100个,我们知道,在收货时运输费是暂估的,如果此时实际发票和暂估有差 异,则全部被最后100个给承担了,移动平均价就上去了,接下来说说移动平均价的缺点移动平均价缺点:a. 移动平均价因为随着每次交易发生变化,掩盖了价格变化来源和差异,分析价格变化非常困难,当 然启动物料分类帐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在物料分类帐中可以保存这个差异来源,只是期末物料分类帐不分 摊使用移动平均价格的差异而已(假设物料分类帐也能分配移动平均价的差异到本期消耗和期末库存该模 块就非常完美)。

      b. 移动平均价价格相对真实,但是如果收货和发票不及时,不说收货和发票跨期,就是在本期,由于物 料数量的变化其移动价格都会情不自禁失真,举例来说:Case 1:数量足够移动价格失真本月采购10次,每次100个,100元/个,消耗了 900个后,价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票上价格假设是110 元/个,则10000元差异全进入100个存货,该物料的MAP迅速上窜为200元/个 当期材料价格就严重失真Case 2:数量不足价格上升产生差异如果发票来了后,MIRO发票校验带出收货产生的10条行项目,每条数量100个,而现在存货只有 10个U 10000元差异9000元进采购差异,1000元进存货,因为是移动平均,即使实施了 ML也不能自 动分摊采购差异,还得手工处理这部分差异Case 3:数量不足价格下降引发负价格假设数月后,供应商来了发票,发现采购定单价格100元/个维护错误,应该是100元/包,1包100 个,即价格是1元/个,以其中一次采购为实例收货时:MIGO (价格维护错误100元/个,采购100个库存入帐金额10000元):Dr:存货10000元 数量100个Cr:GR/IR 10000 元 数量 100 个发票校验时:MIRO (发票价格1元/个,假设中途还有存货购进和消耗,此时库存数量100,在发票校验时移动平 均价已经降低为80,总库存价值8000):Dr:GR/IR 10000元 数量100个(收货时GR/IR和发票校验最后总是平衡)Cr: AP 100元 数量100个(实际应付帐款只是100)采购差异9000 (此时总库存价值8000不够扣减,如果不允许负库存,校验失败)Case 4:退货退库影响价格或产生差异系统使用移动平均价时,在做退货或者退库时也会影响价格。

      目前物料价格100元/个,退货有这么 些情况,一是能对应到采购定单,知道是哪批的进货,比如上期采购的,采购价格是200元/个,如果供应 商能补货,此时可采用102使用当期的100元/个退货,不影响当期价格,如果需要退回货款的,则只好开 退货采购订单200元/个地要回已付货款(如果已经付款 或冲减该供应商的应付,影响当期移动平均价格 是铁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生产过程中才发现质量问题需要退还给供应商的货物,但是对应不到具体采 购定单,此时可和供应商协议一个退货价格(实际业务又可能很多情况比如供应商开个Deb/Y Memo让扣点 钱,或免费补货或企业不需要退货过去供应商亲自过来维修此时也影响移动平均价Case 5: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造成销售成本失真对于采用移动平均价的产成品,举个实例,本期10个工单,假设每个工单生产100个,每个工单的生 产成本差异都是1000,当期卖出900个,期末100个,同样,工单一结算后10个工单的10000差异全进 入期末100个存货,这些差异并不能在销售出去的900个和期末库存之间去分配,如果差异较大,则本期 的销售成本失真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其价格的确定需要一个策略,它和原料不同,原料的移动平均价来源采购,如图4。

      给产品定义一个收货时的价格策略,可以是标准价,也可是你手工维护进去的移动平均价或 其它策略,有一种做法非常危险,就是一个新产品什么价格也不给,则收货时只有数量没有 财务凭证,假设在工单结算前该产品没有销售还好,及时结算时产品将得到该生产批次的实 际价格,涉及分录如下:发料时:Dr:生产成本投入-原料消耗100万Cr:原料100万产品收货:Dr:产品80万Cr:生产成本产出-产品80万生产工单结转:Dr:产品20万Cr:生产成本结转20万(生产成本结转=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20万)如果新产品价格为0,则产品收伙时不产生凭证,需要到工单结转时才产生如下凭证生产工单结转:Dr:产品100万(此时产品才有了移动价格)Cr:生产成本结转100万(生产成本结转=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20万) 此处生产投入未涉及通过作业发送到工单的机器折旧和人工,如果在工单结算前就有销售, 因为没有价格,销售成本将是0,所以平时收货时就需要在图4中给产品一个价格策略 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格,实际上销售成本的失真无法避免,需要进行手工调整c. 实际上,移动平均价的失真不仅仅影响其本身,还引起上层产品比如半成品,成品的生产成本失真,和稳重老成基于期间的标准价相比,MAP活泼好动实时调整,这意味着如果价格错误,发 现问题和后续调整是困难的。

      设想这样一个业务场景:采用移动平均价的原料正确的采购价格是3000元/100某单位,被错误维护成为3000元/单位,价格 相差100倍,这批货收了货并且已经被消耗,则层层上卷严重影响一大片使用它的半成品或产成品除非你 去冲销所有的收发业务,而理论上,如果采用标准价+ML,只要当期发票进行了校验确定了实际成本,相 关差异会根据实际成本进行还原d. 收进象供应商白送,来料加工等免费材料影响MAP,如果未启动分割评估的话,影响正常物料的移 动平均价格标准价当存货使用标准价格时,所有的物料移动都使用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就象一杆称,由实际价格和标准价 格引起的价格差异被记录进差异科目•因为通常期间标准价格保持不变,差异是透明的,下面列举一下标准价 格的优缺点标准价优点a. 系统处理方便,特别在手工记帐时代b. 标准成本方便考核,原材料使用标准价格,采购差异一目了然,采购部的弟兄就不大好搞小动作,成品 采用标准价,如果出现大量因生产质量管理等发生的不利差异,相关部门也不好交差c. 标准价格可以非常方便用做不同生产方式的基准d. 标准成本估算的成本分割部件可以传到PA标准价缺点a. 标准价一般在整个期间保持不变,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标准价格优势就不再存在,特别是对 于没上物料分类帐而又玩标准成本法核算体系的企业。

      b. 多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产品的标准价格不好确定,一简单的实例,某电子产品可以是完全投料新产的, 也可以是通过回收产品拆料生产,也可混合新料和拆料生产,而且生产工艺路线多样,虽然标准成本可通过 混合成本计算而来(Mixed costing,混合成本依旧不正确c. 如果使用了分割评估且未启动ML,则标准成本只能Release到Plant level而不能到Valuation type,启动物料分类帐可以使用CKMPRP/CKME将标准成本Release到Valuation type levelSAP中里也允许使用先进先出法,可以启动批次管理的批次策略决定先进先出或在月末调整三.差异来源和差异处理差异分析的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