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部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原因及对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32443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部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原因及对策   1.宏观层面:应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首先,合理改善西部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非均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虽然《暂行规定》《办学条例》和《实施办法》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办学限定,但在合理回报、办学投资和地方政策导向等方面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和配套的相关支持政策《办学条例》是目前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的最高层次法规,但是作为一部行政法规,其执行效力有待加强因此,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和拥有立法权的行政部门和地方要加快中外合作办学立法,提高执行效力,形成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层次合理、内容完备、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体系适度对西部地区高校合作办学采取政策倾斜,给予外方教育机构适当的经济优惠,对参加合作办学的西部地区高校给予经费上的扶持   其次,引导办学,协调各级政策法规的同质性现行政策法规的各级别协调性不足,上下位规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政策指令与办学的市场化不同步因此,需整合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其对办学模式和合理回报方式的规定协调一致,避免条文法例本身的规定和解释出现冲突和矛盾。

      同时要协调好从中央到地方,从人大到各级政府所制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之间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力度,引导西部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从利益倾向转移到以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正轨,从而使办学的区域分布和学科设置更加合理具体来说,要改变以往只重视对单个合作机构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批的流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的宏观把握和引导,在国家总体需求的前提下,依据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上对人才的需求和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规划项目和专业的分布和设置,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作的对象、形式、学科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规模等   2.中观层面:进一步落实具体的操作性措施和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中观层次的均衡反映的是内在资源实质配置的均衡已颁布的《办学条例》和《实施办法》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均衡问题都有所明示,但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如《实施办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然而除了此规定外,再找不出更多关于鼓励合作办学的具体可行的措施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办学条例》和《实施办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增加和落实对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进行鼓励的详细措施   广大西部省份还可以根据我国法律,如《立法法》赋予的权限,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灵活变通的地方法规,甚至可以细化本地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扶持与奖励措施,对回报比例、税收、财政资助制定细则,保证合理利益趋求,增强合作办学吸引力。

      同时,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经济和文化项目和地区急需发展的教育项目,以招商引资的热情,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当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良好环境,缩小城际、校间的优质资源配置差距在制定地方相关法规时,要考虑以下6个方面:   (1)教育实际: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地区教育需求是什么?   (2)确定资质:这种教育任务应当由哪些中外教育机构来承担?   (3)选择形式:在西部地区现有条件下,什么样的办学形式最适合?   (4)创新模式:在法规允许前提下,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策略和模式?   (5)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双方的互补利益和合力优势?   (6)学科设置:如何利用这种办学形式塑造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特点和优势?   3.微观层面:需找准合作点,扩大合作范围   西部高校的服务功能主要着眼于促进地方发展,而这也是形成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定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对于进行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鼓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不同类型的西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第一,对少数高水平大学,应坚持鼓励其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重点发展基础学科和新兴的前沿学科,以加强科研合作为主要形式,建设将来在国际产生影响的学科第二,对于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鼓励其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与国外相关领域的高校开展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以教学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为目标。

      四川地区高校近年开展的“灾害护理学”、“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合作办学项目,内蒙古地区高校开展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合作办学项目被认为是具有校本特色同时积极实现高校的地方服务功能的典范   其次,文化主义观点强调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追求优势、利益互补和合力优势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商业利益和利润[12]高校在考虑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同时,要有教育品牌意识,推出有自身优势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项目,在承认多元知识交流的目的上,选择性构架当地文化元素与全球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流动和自我推介,在这一理念下,可以产生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有地方特色的实践   再次,扩大合作范围,找准合作交集选择合作办学对象不能只盯住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少数著名大学,可以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学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引进合作对象和合作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初始目的,但是也必须找准双方合作的交集,即合作办学是在双方可开展的共同研究和教学基础之上的,才能进一步谈及发展,而多样化的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特色使得合作交集的空间在将来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在西部地区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指某个办学实体,还应当是优质资源引进这一教育现代化途径与民族化、地域性相协调的产物,是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制订、学生管理与实习等环节,并“以我为主”,将“中国西部文化标识”推向世界,这也是本研究将继续关注的焦点。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AIG0140024);吉首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注释:   ①其他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如专科和非学历高等教育及以下的由省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数量庞大,无法精确统计,如2008年仅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和非学历项目就有23个本文主要讨论本科层次以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②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和吉林的延边三个自治州西部地区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部概念并不单纯的是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被称作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及3个自治州,实际上就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区市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但经济总量只有全国的18.6%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发展的巨大反差,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也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③如无注释说明,本文的数据统计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数据[EB/OL]. http://  参考文献:   [1]柯进.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详解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0-03-05(03).   [2]龚微.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困境及法治对策——以办学模式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160-164.   [3]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3-9.   [4]刘微.展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6-02-05(03).   [5]林金辉,刘志平.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与引导[J].江苏高教,2007,(6):75-78.   [6]宋争辉.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非均衡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思考[J]. 2012,(5):22-28.   [7]石中英.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75-82.   [8]连辑.西部地方高等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Z1):33-35.   [9]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陈厚丰.高等教育国际化≠西方化≠美国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4,(2):52-54.   [11]沈鸿敏,刘求实.我国高校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6-21.   [12]查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一个批判的文化主义视角[J].康静,蒋家琼译.大学教育科学,2012,(2):12-19.  作者简介:谭萍,女,湖南桃源人,吉首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外语教学法研究;龚微,男,湖南保靖人,吉首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法、教育法规政策研究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