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概述.ppt
225页专题一专题一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概述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概述1.1配送中心的形成配送中心的形成•在国外,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在国外,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 “保管仓库保管仓库” ”,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 “流通仓库流通仓库” ”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度高为主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度高为主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 ,这一功这一功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高的进出库频度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高的进出库频度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联结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库和联结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流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和仓库进行了对整个物流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和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之为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之为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
心1.2配送与配送中心配送与配送中心•1.2.11.2.1配送的概念配送的概念配送的概念配送的概念•配送是指按用户订货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配送是指按用户订货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配送是指按用户订货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配送是指按用户订货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以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以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以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以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物流活动•1111. .以客户为出发点以客户为出发点以客户为出发点以客户为出发点•2222. . 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3333. . 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4444. .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体现的是规模优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体现的是规模优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体现的是规模优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体现的是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化势和资源优化势和资源优化势和资源优化•5555. .配送全过程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作保证配送全过程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作保证配送全过程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作保证配送全过程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作保证•6666. .配送是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体配送是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体配送是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体配送是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体•7777. .配送使企业实现配送使企业实现配送使企业实现配送使企业实现“ “零库存零库存零库存零库存” ”成为可能成为可能成为可能成为可能1.2.2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就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和组织。
对配送中心就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和组织对于于“ “配送中心配送中心” ”的认识,国内外有不同的解释,日本的认识,国内外有不同的解释,日本《市场术语辞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市场术语辞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 “一种物流一种物流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日本《物流手册》将配送中心定义为:日本《物流手册》将配送中心定义为:“ “从供应者手中接收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从供应者手中接收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我国有些物流专家也给配送中我国有些物流专家也给配送中心下过定义,如心下过定义,如“ “从事货物配备从事货物配备( (进货、加工、分货、进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拣选、配货) )和组织对客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和组织对客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 ”。
1.2.3配送中心的定位配送中心的定位 •1.层次定位•2.横向定位•3.纵向定位•4.系统定位•5.功能定位1.2.4配送中心的作用配送中心的作用• 11. .从供应方的角度分析从供应方的角度分析•(1) (1)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2) (2) 实现库存集约化实现库存集约化•(3) (3) 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4) (4) 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22. .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 (以零售企业为例以零售企业为例) ) •(1) (1) 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着市场销售体系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着市场销售体系•(2) (2) 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系统化和规模化的有机结合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系统化和规模化的有机结合•(3) (3) 配送中心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配送中心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4) 4) 配送中心有助于零售系统实现流程的合理化配送中心有助于零售系统实现流程的合理化•(5) (5) 配送中心有助于零售商品实现科学管理配送中心有助于零售商品实现科学管理1.2.4配送中心的作用配送中心的作用• 33.从配送中心的功能角度分析从配送中心的功能角度分析• (1) 商品周转中心的作用。
• (2) 商品分拣中心的作用•(3) 商品仓储中心的作用• (4) 商品在库管理中心的作用•(5) 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1.2.5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的功能•11. .备货功能备货功能 •22. .储存功能储存功能•33. .分拣和配货功能分拣和配货功能•44. .配装功能配装功能•55. .配送运输功能配送运输功能•66. .送达服务功能送达服务功能•77. .配送加工功能配送加工功能•88. .信息处理、交换功能信息处理、交换功能1.3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战战略略管管理理•第第二二次次世世界界大大战战以以后后,,管管理理从从经经验验管管理理阶阶段段进进入入科科学学管管理理阶阶段段,,美美国国的的泰泰勒勒被被称称为为“ “科科学学管管理理之之父父” ”,,通通过过流流水水作作业业设设计计、、劳劳动动定定额额管管理理和和劳劳动动力力素素质质提提高高等等方方式式来来提提高高劳劳动动生生产产率率美美国国的的现现代代市市场场营营销销观观念念的的形形成成,,美美国国的的营营销销大大师师菲菲利利浦浦· ·科科特特勒勒从从4 4P P——6 6P P理理论论的的提提出出,,使使企企业业越越来来越越认认识识到到使使顾顾客客满满意意和和为为顾顾客客服服务务是是实实现现企企业业利利润润的的唯唯一一手手段段,,而而物物流流正正是是充充分分体体现现这这一一理理念念的的重重要要手手段段。
1 19 96 60 0年年,,美美国国的的R Ra ay yt th he eo on n公公司司建建立立了了最最早早的的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结结合合航航空空运运输输系系统统为为美美国国市市场场提提供供物物流流服服务务在在理理论论上上,,人人们们越越来来越越认认识识到到物物流流与与经经营营、、生生产产成成为为支支撑撑企企业业竞竞争争力力的的三三大大支支柱柱之之一一1 19 98 85 5年年,,威威廉廉姆姆· ·哈哈里里斯斯和和斯斯托托克克· ·吉吉姆姆斯斯在在密密西西根根州州立立大大学学发发表表了了题题为为“ “市市场场营营销销与与物物流流再再结结合合————历历史史与与未未来来的的展展望望” ”的的演演讲讲,,指指出出,,如如果果再再像像原原来来那那样样在在制制定定营营销销组组合合中中特特别别是是4 4P P战战略略中中,,仍仍将将物物流流排排除除在在外外,,不不实实现现营营销销与与物物流流的的有有机机结结合合,,已已不不适适合合时时代代的的发发展展要要求求,,这这一一理理论论推推动动了了物物流流顾顾客客服服务务战战略略和和供供应应链链管管理理战战略略的的研研究究 1.3.1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概念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原为军事用语,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战略原为军事用语,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即战争的指挥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挥,即战争的指挥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遵从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有关战争的方针、遵从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有关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之后军事战略一词被运用于企业管策略和方法之后军事战略一词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便产生了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是指导理,便产生了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是指导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确定经营目标、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确定经营目标、分配关键资源、组织企业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方分配关键资源、组织企业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方法1.3.2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层次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层次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层次配送中心战略管理的层次•1. 公司层战略(总体战略)•2. 业务层战略(经营领域战略)•3.职能层战略1.3.3配送中心的战略环境分析配送中心的战略环境分析•(4)信息技术的发展(4)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大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 “商品单品管理商品单品管理” ”和和“ “无库存经营无库存经营” ”成为现实,成为现实, 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后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反映在年代后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反映在POSPOS系统和系统和EOSEOS系统的导入大大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开系统的导入大大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开展客户信息管理,推动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展客户信息管理,推动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22. .配送中心行业环境分析配送中心行业环境分析•(1)新进入者的威胁1)新进入者的威胁•(2)现有企业间的竞争2)现有企业间的竞争•(3)替代服务压力3)替代服务压力•(4)来自客户的压力4)来自客户的压力•(5)来自供应商的压力5)来自供应商的压力•33. .配送中心内部条件分析配送中心内部条件分析•(1)配送中心素质分析1)配送中心素质分析•(2)产品实力分析2)产品实力分析•(3)财务状况分析3)财务状况分析•(4)竞争优势分析4)竞争优势分析4.配送中心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要素:•(1)优势(Strengths)•(2)劣势(Weakness)•(3)机会(Opportunities)•(4)威胁(Threats)优势劣势威胁机会04.配送中心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SWOT分析法可以对四种分析要素进行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战略类型:•(1)SO战略——进攻型战略•(2)WO战略——防御型战略•(3)WT战略——退却型战略•(4)ST战略——分散化战略1.3.4配送中心的战略制定配送中心的战略制定•1.确定配送中心宗旨。
•2.设置战略目标•3.战略评价与选择•(1)总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战略)•(2)差异化战略•(3)目标集中战略•1.4.1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配送中心的业务最主要的是服务,甚至可以这配送中心的业务最主要的是服务,甚至可以这配送中心的业务最主要的是服务,甚至可以这配送中心的业务最主要的是服务,甚至可以这样说,配送业务样说,配送业务样说,配送业务样说,配送业务99%99%是服务,余下的是服务,余下的是服务,余下的是服务,余下的1%1%还是还是还是还是服务,服务是构成配送中心活动最主要和最重服务,服务是构成配送中心活动最主要和最重服务,服务是构成配送中心活动最主要和最重服务,服务是构成配送中心活动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能否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要的部分因此,能否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要的部分因此,能否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要的部分因此,能否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就是决定配送中心能否在激烈的物流市场上站就是决定配送中心能否在激烈的物流市场上站就是决定配送中心能否在激烈的物流市场上站就是决定配送中心能否在激烈的物流市场上站得住脚的关键因素通过上述战略管理的分析,得住脚的关键因素。
通过上述战略管理的分析,得住脚的关键因素通过上述战略管理的分析,得住脚的关键因素通过上述战略管理的分析,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既涉及到配送中心经营战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既涉及到配送中心经营战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既涉及到配送中心经营战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既涉及到配送中心经营战略定位也涉及到服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的设计,略定位也涉及到服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的设计,略定位也涉及到服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的设计,略定位也涉及到服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因此,配送中心的运营应首先进行服务定位,因此,配送中心的运营应首先进行服务定位,因此,配送中心的运营应首先进行服务定位,因此,配送中心的运营应首先进行服务定位,以便确定组织规划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以便确定组织规划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以便确定组织规划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以便确定组织规划和业务流程的设计 1.4.1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1.经营定位•2.功能定位•3.配送商品定位•4.配送区域定位1.4.2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1.1.影响配送中心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影响配送中心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1 1)配送中心的规模配送中心的规模•((2 2)配送中心的战略。
配送中心的战略•((3 3)配送中心的外部环境配送中心的外部环境•((4 4)配送中心的技术因素配送中心的技术因素•2.2.配送中心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配送中心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 1)任务目标原则任务目标原则•((2 2)组织结构合理的原则组织结构合理的原则•((3 3)权责明确原则权责明确原则•((4 4)统一指挥、便于沟通原则统一指挥、便于沟通原则•((5 5)柔性经济原则柔性经济原则1.4.2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3.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制形式•(2)直线职能制形式•(3)事业部制形式•(4)矩阵式组织结构1.4.3配送中心运作流程配送中心运作流程•1.1.纵向结构流程纵向结构流程•((1 1)运作决策流程运作决策流程•((2 2)运作执行流程运作执行流程•2.2.横向结构流程横向结构流程•((1 1)作业流程)作业流程•((2 2)服务流程)服务流程•((3 3)物流信息流程)物流信息流程•((4 4)物流管理流程)物流管理流程专题二专题二 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2.1 配送中心的类型配送中心的类型•1 1.根据功能侧重的不同进.根据功能侧重的不同进行划分行划分•((1 1)储存型配送中心。
储存型配送中心•((2 2)流通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3 3)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2 2.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进.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进行划分行划分•((1 1)综合型配送中心综合型配送中心•((2 2)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3 3.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进.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行划分•((1 1)企业自营的配送中心企业自营的配送中心•((2 2)第三方运营的配送中)第三方运营的配送中心,即社会物流配送中心心,即社会物流配送中心•((3 3)共同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4 4.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行划分•((1 1)制造业配送中心制造业配送中心•((2 2)商业配送中心商业配送中心2.2 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管理•2.2.1 现代商业的经营特征现代商业的经营特征•1.现代商业是高投资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现代商业是高投资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业•2.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商业的显著标志.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商业的显著标志•3.连锁经营模式成为现代商业领域中的新.连锁经营模式成为现代商业领域中的新型经营模式型经营模式2.2.2 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1.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的特点1.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的特点•(1)订单频繁。
1)订单频繁•(2)配送品种多、批量小2)配送品种多、批量小•(3)商品拆零3)商品拆零•(4)退货4)退货•(5)商品更新快5)商品更新快•(6)保质期管理6)保质期管理•(7)商品价格变化快、促销活动频繁7)商品价格变化快、促销活动频繁2.2.2 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2 2.配送中心对连锁零售企业的作用.配送中心对连锁零售企业的作用•(1)使商品流通渠道发生变化1)使商品流通渠道发生变化•((2 2)提高对店铺订单的响应速度,减少缺货提高对店铺订单的响应速度,减少缺货• (3) (3)使商品配送实现了集约化,提高效率,降低了使商品配送实现了集约化,提高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物流成本•( (44) )减少了连锁店的操作环节减少了连锁店的操作环节•3 3.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主要方式.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主要方式•(1)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1)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2)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2)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3)共同配送中心3)共同配送中心•(4)供应商直供的配送模式4)供应商直供的配送模式2.3 生产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生产企业的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2.3.1 2.3.1 制造业特征制造业特征制造业特征制造业特征• •21 21 世纪制造业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世纪制造业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世纪制造业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世纪制造业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 •1 1.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上市时间更快.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上市时间更快.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上市时间更快.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上市时间更快• •2.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2.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2.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2.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3.生产方式从单一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
3.生产方式从单一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3.生产方式从单一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3.生产方式从单一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 •4 4.分布、并行、集成并存.分布、并行、集成并存.分布、并行、集成并存.分布、并行、集成并存• •5.现代生产系统导入多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5.现代生产系统导入多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5.现代生产系统导入多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5.现代生产系统导入多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1)以零部件为中心,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1)以零部件为中心,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1)以零部件为中心,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1)以零部件为中心,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 •(2)准时制((2)准时制((2)准时制((2)准时制(JITJIT,,,,Just In TimeJust In Time)• •(3)制造资源计划((3)制造资源计划((3)制造资源计划((3)制造资源计划(MRPMRP----ⅡⅡⅡ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Planning)• •(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Computer Integrate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Manufacturing System)。
• •(5)成组技术((5)成组技术((5)成组技术((5)成组技术(GTGT,,,,Group TechnologyGroup Technology)• •(6)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6)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6)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6)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BPRBPR,,,,Business Process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Reengineering)2.3.2 生产企业配送中心运营生产企业配送中心运营•1 1.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系统特征.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系统特征•(1)生产物流是专业化很强的(1)生产物流是专业化很强的“ “定制定制” ”物流•(2)现代生产物流是物流系统与生产制造(2)现代生产物流是物流系统与生产制造系统的融合系统的融合•(3)满足零部件品种的多样性和配套性3)满足零部件品种的多样性和配套性•(4)快速、准确的物流处理能力4)快速、准确的物流处理能力•(5)集成的信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5)集成的信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22. .生产企业配送中心运营案例分析生产企业配送中心运营案例分析2.4 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运营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运营•2.4.1 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子商务的特征•1.高效率与多选择性特点.高效率与多选择性特点•2.商业全球化特点.商业全球化特点•3.支付方式网上数字化的特点.支付方式网上数字化的特点•4.交易方便快捷性特点.交易方便快捷性特点•5.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特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特点•6.低成本渗透的特点.低成本渗透的特点2.4.2 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运营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运营•1 1.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特点.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特点•(1)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
1)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2)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2)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物流配送在实现电子商务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包括:物流配送在实现电子商务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包括:•①① 物流配送服务于商流物流配送服务于商流•②② 物流配送保障生产物流配送保障生产•③③ 物流配送是实现物流配送是实现“ “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理念的根本保证理念的根本保证•(3)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和自动化3)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和自动化•(4)配送系统网络化4)配送系统网络化•(5)配送中心的多功能一体化服务5)配送中心的多功能一体化服务•2.2.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与运营管理案例分析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与运营管理案例分析专题三专题三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3.1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概述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概述•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市场发展两个需要而形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市场发展两个需要而形成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成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它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
它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也更符合物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也更符合物流作为服务领域提供快速满足客户和社会需求的服务流作为服务领域提供快速满足客户和社会需求的服务的需要因此,一些商业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纷纷准的需要因此,一些商业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纷纷准备或开始筹建配送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备或开始筹建配送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建设配送中心,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改和水平通过建设配送中心,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改进物流与信息流系统,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进物流与信息流系统,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末端物流更加合理求,使末端物流更加合理3.1.1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1.动态原则•2.竞争原则•3.低运费原则•4.交通便利原则•5.统筹原则3.1.2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系系统统规规划划步步骤骤•1 1. . 筹筹划划准准备备阶阶段段•(( 1 1 ))确确定定建建设设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定定位位及及目目标标•(( 2 2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选选址址•(( 3 3 ))明明确确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背背景景条条件件。
•2 2. . 总总体体规规划划阶阶段段•(( 1 1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规规划划的的基基础础资资料料分分析析•(( 2 2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规规划划条条件件•(( 3 3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功功能能流流程程•(( 4 4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的的平平面面布布置置•(( 5 5 ))信信息息系系统统规规划划•(( 6 6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运运营营设设计计•(( 7 7 ))制制订订进进度度计计划划•(( 8 8 ))建建设设成成本本的的概概算算•3 3. . 方方案案评评估估阶阶段段•4 4. . 详详细细设设计计阶阶段段•5 5. . 系系统统实实施施阶阶段段3.1.3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E E--EntryEntry: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I I--ItemItem:指配送货品的种类;:指配送货品的种类;•Q Q--QuantityQuantity:指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指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R R--RouteRoute:指配送的通路;:指配送的通路;•S S--ServiceService:指物流服务水平;:指物流服务水平;•T T--TimeTime:指物流的交货时间;:指物流的交货时间;•C C--CostCost:指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指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3.1.3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1.配送的对象或客户-E•2.配送的货品种类—I•3.货品的配送数量或库存量—Q•4. 物流通路—R•5. 物流的服务水平—S•6. 物流的交货时间—T•7. 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C3.2 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中心的选址其实就是选择适合企业运营所需要的配送中心的具体位置配送中心的选址关系到配送效率、配送成本以及客户服务水平,以及日后规模的扩充与发展,对企业经营战略会产生重要影响3.2.1 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1. 1.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1 1)) 客户的分布客户的分布•((2 2)) 供应商的分布供应商的分布•((3 3)) 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4 4)) 货物流量的大小货物流量的大小•((5 5)人力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 •2 2.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1 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2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3 3.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因素 3.2.2 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1. 1. 胡佛胡佛胡佛胡佛((((HooverHoover)法)法)法)法 •((1 1)以市场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以市场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2 2)以制造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以制造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3 3)以快速配送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以快速配送定位的配送中心选址• 2. 2. 重心法重心法重心法重心法•x0 =∑xiwi / ∑wi x0 =∑xiwi / ∑wi •y0 =∑yiwi / ∑wi y0 =∑yiwi / ∑wi •则该配送中心的坐标位置则该配送中心的坐标位置( x0 , y0 )( x0 , y0 )可以用重心法公式求可以用重心法公式求得:得:•3. 3. 选址的其他方法选址的其他方法• ((1 1)运输成本最小化选址)运输成本最小化选址•((2 2)利润水平最大化选址)利润水平最大化选址3.3.1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的目标配送中心内部规划的目标•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就是根物流作业量和物流路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就是根物流作业量和物流路线,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各功能区域的相对线,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各功能区域的相对位置,最后得到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位置,最后得到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主要目标有:主要目标有:•1. 1. 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2. 2.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3. 3. 简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简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4. 4. 缩短库存周期,加速商品流动缩短库存周期,加速商品流动•5. 5. 力求投资最低,降低投资负担力求投资最低,降低投资负担•6. 6. 为员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为员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境 3.3.2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的步骤配送中心内部规划的步骤•1. 规划资料的分析 •( 1 )物品特性分析•( 2 )储运单位分析•( 4 )订单变动趋势分析•2. 流程分析•3. 作业区域设置•4. 物流相关性分析•5. 活动相关性分析•6. 总体平面布置•( 1 )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2 )行政活动区域的配置•( 3 )确定各种布置组合•7. 修正与评价3.4 配送中心的储位管理配送中心的储位管理•3.4.1 3.4.1 储位管理的概念储位管理的概念储位管理的概念储位管理的概念•现代配送中心比传统仓库更要注意空间运用的弹现代配送中心比传统仓库更要注意空间运用的弹现代配送中心比传统仓库更要注意空间运用的弹现代配送中心比传统仓库更要注意空间运用的弹性及存货数量的有效控制。
在配送中心商品由入性及存货数量的有效控制在配送中心商品由入性及存货数量的有效控制在配送中心商品由入性及存货数量的有效控制在配送中心商品由入库到最后出库,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商品在库库到最后出库,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商品在库库到最后出库,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商品在库库到最后出库,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商品在库时的管理也就是说,当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后,时的管理也就是说,当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后,时的管理也就是说,当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后,时的管理也就是说,当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后,应该如何放置、放置何处这些都属于储位管理应该如何放置、放置何处这些都属于储位管理应该如何放置、放置何处这些都属于储位管理应该如何放置、放置何处这些都属于储位管理的内容储位管理的好坏,影响到整个作业的顺的内容储位管理的好坏,影响到整个作业的顺的内容储位管理的好坏,影响到整个作业的顺的内容储位管理的好坏,影响到整个作业的顺畅与否3.4.2 储位管理的原则储位管理的原则•1. 明确标识储位•2. 有效定位商品•3. 及时更新记录3.4.3 储位管理的要素储位管理的要素•1. 储位管理的基本要素•(1)商品 •(2)储位空间•(3)人员 •2. 储位管理的关联要素•(1)搬运与输送设备•(2)储放设备3.4.4 储位编码与商品编码储位编码与商品编码•1. 1. 储位编码储位编码•2. 2. 商品编码商品编码•商品编码的主要方法有下列三种:商品编码的主要方法有下列三种:•((1 1)按数字顺序编号法。
按数字顺序编号法•((2 2)数字分段法数字分段法•((3 3)分组编号法分组编号法•3. 3. 储位分配储位分配•((1 1)商品的分配储位单元)商品的分配储位单元•((2 2)分配策略)分配策略 专题四专题四 配送中心作业管理配送中心作业管理4.1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作用在于配送中心的作用在于“ “化零为整化零为整” ”和和“ “化整为零化整为零” ”,使,使产品通过它迅速流转无论是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产品通过它迅速流转无论是以人工作业为主的配送系统,还是机械化、自动化的配送系统,如配送系统,还是机械化、自动化的配送系统,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作业方法配合,那么不论多么果没有正确有效的作业方法配合,那么不论多么先进的系统和设备,也未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先进的系统和设备,也未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管理是配送活动开展的前提,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管理是配送活动开展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它直接关系到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因此,在开展配送业务时,必须先了解配送中心因此,在开展配送业务时,必须先了解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及针对不同类型货物的特殊配送的一般作业流程及针对不同类型货物的特殊配送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4.1.1 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4.1.1 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一般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配送中心的一般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 1.订单处理.订单处理•2 2.进货.进货•((1 1)订货•((2 2)验收•((3 3)入库•3.3.储存储存•4. 4. 分拣与配货分拣与配货•5. 5. 配装与运送配装与运送•6. 6.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7. 7. 包装包装•另外,除以上几项具体作业外,配送中心内还包括了大量的装卸另外,除以上几项具体作业外,配送中心内还包括了大量的装卸搬运作业、补货作业等搬运作业、补货作业等4.1.2 不同类型货物配送作业流程模不同类型货物配送作业流程模式式•1 1.中、小件杂货型产品的配送作业流程.中、小件杂货型产品的配送作业流程•2. 2. 生鲜食品、副食品配送作业流程生鲜食品、副食品配送作业流程•3 3.家庭大件家电、家具等用具配送作业流程.家庭大件家电、家具等用具配送作业流程•4 4.长条及板块型产品配送作业流程.长条及板块型产品配送作业流程•5 5.石油与化工产品的配送作业流程.石油与化工产品的配送作业流程•((1 1)燃料油)燃料油•((2 2)液体酸碱等化工产品)液体酸碱等化工产品•((3 3)) 固体化工产品固体化工产品•((4 4)液化石油气等压缩气体)液化石油气等压缩气体订单处理订单处理•配送中心在服务于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订单处理配送中心在服务于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订单处理既是开端,也是服务质量得以保障的根本。
从本既是开端,也是服务质量得以保障的根本从本质上讲,整个物流过程都是为了完成订单而发生质上讲,整个物流过程都是为了完成订单而发生的,其作业绩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配送中心的,其作业绩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配送中心其他各项作业,而且处理订单的很多环节都直接其他各项作业,而且处理订单的很多环节都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因此订单完成的水平高低直接决与客户打交道因此订单完成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订单处理作业效率很定了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订单处理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大程度上体现着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 4.2.1 订单接收订单接收•1.人工方式•2.电子方式•(1)、传输•(2)网络传输•① 订货簿与终端机配合•② POS(Point of Sale 销售时点管理系统)•③ 订货应用系统4.2.2 订单确认订单确认•1. 1. 确认货物数量及日期确认货物数量及日期•2. 2. 确认客户信用确认客户信用•((1 1)输入客户代号或客户名称)输入客户代号或客户名称•((2 2)输入订购项目资料)输入订购项目资料•3. 3. 确认订单形态确认订单形态•((1 1)一般交易)一般交易•((2 2)现销式交易)现销式交易•((3 3)间接交易)间接交易•((4 4)合约式交易)合约式交易•((5 5)寄库式交易)寄库式交易•4. 4. 确认订货价格确认订货价格•5. 5. 确认加工包装确认加工包装4.2.3 订单录入订单录入•1.人工输入法•(1)增加系统的提示功能和自动查核功能。
•(2)利用订货簿对货物进行分类,把货物代号作成条码•(3)订货作业平均化•2.输入法4.2.4 订单分析订单分析•1 1.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1 1)存货查询)存货查询•((2 2)依订单分配存货)依订单分配存货•2 2.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3 3.依订单排定出货时间及拣货顺序.依订单排定出货时间及拣货顺序•4 4.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1 1)重新调拨)重新调拨•((2 2)补送)补送•((3 3)删除不足额订单)删除不足额订单•((4 4)延迟交货)延迟交货•((5 5)取消订单)取消订单4.2.5 订单资料输出订单资料输出•1.拣货单(出库单)•2.送货单•3.缺货资料4.2.6 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的管理方法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的管理方法•1.合理分配•2.提高订单履行的准确度•3.灵活选择订单处理的方法4.3 进货作业进货作业•4.3.1 4.3.1 订货订货•配送中心收到并汇总客户的订配送中心收到并汇总客户的订单以后,首先要确定配送货物单以后,首先要确定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要查询管的种类和数量,然后要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看现有库存货物有理信息系统看现有库存货物有无客户所订的货物,如有现货无客户所订的货物,如有现货且数量充足,则转入拣货作业;且数量充足,则转入拣货作业;如果没有现货或现货量不足则如果没有现货或现货量不足则要及时向供应商发出订单,提要及时向供应商发出订单,提出订货。
另外,为了对流转速出订货另外,为了对流转速度较快的货物保证供货,配送度较快的货物保证供货,配送中心也可以根据需求情况提前中心也可以根据需求情况提前组织订货组织订货 •4.3.2 4.3.2 制定进货作业计划制定进货作业计划•配送中心制定进货作业计配送中心制定进货作业计划的基础和依据是采购计划的基础和依据是采购计划与实际的进货单据,以划与实际的进货单据,以及供应商的送货规律,送及供应商的送货规律,送货方式,或配送中心运输货方式,或配送中心运输能力及方式进货作业计能力及方式进货作业计划的制订必须依据订单所划的制订必须依据订单所反映的信息,掌握货物到反映的信息,掌握货物到达的时间、品种、数量及达的时间、品种、数量及到货方式,尽可能准确预到货方式,尽可能准确预测出到货时间,以尽早做测出到货时间,以尽早做出卸货、储位、人力、物出卸货、储位、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计划和安排力等方面的计划和安排 4.3.2 制定进货作业计划制定进货作业计划• •1 1.制定进货作业计划时需考虑的因素.制定进货作业计划时需考虑的因素• •((1 1)进货对象及供应商总数;)进货对象及供应商总数;• •((2 2)货物种类与数量;)货物种类与数量;• •((3 3)运货车种与车辆台数;)运货车种与车辆台数;• •((4 4)每车的卸货时间;)每车的卸货时间;• •((5 5)货物的形状、特性。
货物的形状、特性• •((6 6)进货人员数量进货人员数量• •2 2.做好进货准备.做好进货准备• •((1 1)熟悉进货货物熟悉进货货物• •((2 2)掌握作业场所情况掌握作业场所情况• •((3 3)妥善安排货位妥善安排货位• •((4 4)验收准备验收准备• •((5 5)人员准备人员准备• •((6 6)搬运工具准备搬运工具准备• •((7 7)文件单证准备文件单证准备4.3.3 接货与卸货接货与卸货•1 1.接货.接货•接货是物品入库前的接货是物品入库前的重要环节当物品到重要环节当物品到达后,接货人员及验达后,接货人员及验收人员应直接与送货收人员应直接与送货人员办理接收工作,人员办理接收工作,当面验收并办理交接当面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 •2 2.卸货.卸货•((1 1)升降平台)升降平台•((2 2)车尾附升降台)车尾附升降台•((3 3)码头吊勾)码头吊勾4.3.4 货物编码货物编码•1. 1. 货物编号的原则货物编号的原则•简易性、完全性、唯一性、充足性、扩充性、组简易性、完全性、唯一性、充足性、扩充性、组织性、易记性织性、易记性•2. 2. 货物编号的方法货物编号的方法•(1) (1) 数字分段法数字分段法•((2 2)分组编号法)分组编号法•((3 3)实际意义编号法。
实际意义编号法•((4 4)后数位编号法后数位编号法•((6 6)暗示编号法暗示编号法4.3.6 核对单据核对单据•进货货物通常都有采购订单、采购进货通知,供应方开具的出仓单、发票、磅码单、发货明细表等单据,有些货物还有随货同行的货物质量保证书、材质证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等进货时应核对货物与单据反映的信息是否相符4.3.7 货物验收货物验收•1. 1. 货物验收标准货物验收标准•在验收货物时,可根据下列几项标准进行检验:在验收货物时,可根据下列几项标准进行检验:•((1 1)以采购合约或订购单所规定的条件为依据以采购合约或订购单所规定的条件为依据•((2 2)以比价或议价时的合格样品为依据以比价或议价时的合格样品为依据•((3 3)以采购合约中的规格或者图解为依据以采购合约中的规格或者图解为依据•((4 4)以各种产品的国家品质标准为依据以各种产品的国家品质标准为依据•2. 2. 收货验收的内容收货验收的内容•3 3.验收方法.验收方法•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测试仪器、运行检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测试仪器、运行检验•4 4.货物验收的内容.货物验收的内容•((1 1)数量检验是对进货各种量的确定、计算和对照)数量检验是对进货各种量的确定、计算和对照•((2 2)外观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3 3)内在质量检验)内在质量检验4.3.8进货信息处理进货信息处理•然后把相关资料记录下来。
入库货物信息通常需然后把相关资料记录下来入库货物信息通常需要录入以下内容:要录入以下内容:•1. 1. 货物的一般特征,通常包括货物名称、规格、货物的一般特征,通常包括货物名称、规格、型号、货物的包装单位、包装尺寸、包装容器及型号、货物的包装单位、包装尺寸、包装容器及单位重量等单位重量等•2. 2. 货物的原始条码、内部编号、进货入库单据号货物的原始条码、内部编号、进货入库单据号码,以及货物的储位码,以及货物的储位•3. 3. 货物的入库数量、入库时间、进货批次、生产货物的入库数量、入库时间、进货批次、生产日期、质量状况、货物单价等日期、质量状况、货物单价等•4. 4. 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编号、合同号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编号、合同号等 验收单样张验收单样张 4.4 储存作业储存作业•储存作业是订货、进货作业的延续在配送活动中,货物储存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暂存形态;另一种是储备形态4.4.1 储存目标与储位分配原则储存目标与储位分配原则•1 1.储存保管的目标.储存保管的目标•(1)(1)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2)(2)劳动力及设备的有效使劳动力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用•(3)(3)所有货物在任何时间都所有货物在任何时间都能方便地存取能方便地存取•(4)(4)储存货物的良好养护储存货物的良好养护•(5)(5)货物在库内的有效移动货物在库内的有效移动•(6)(6)仓库的有效管理仓库的有效管理•2 2.储位分配原则.储位分配原则•((1 1)货物特性)货物特性•((2 2)周转率)周转率•((3 3)货物相关性)货物相关性•((4 4)先进先出)先进先出•((5 5)货物体积、重量特性)货物体积、重量特性4.4.2 储存作业管理储存作业管理•1 1.储存策略.储存策略•((1 1)定位储存)定位储存•(2(2)随机储存)随机储存•((3 3)分区分类储存)分区分类储存•((4 4)分类随机储存)分类随机储存•2 2.货物堆码方法.货物堆码方法•((1 1)散堆法)散堆法•((2 2)堆垛法)堆垛法•①① 重叠式重叠式•②② 纵横交错式纵横交错式•③③ 仰伏相间式仰伏相间式•④④ 压缝式压缝式•⑤⑤ 通风式通风式•⑥⑥ 栽柱式栽柱式•⑦⑦ 衬垫式衬垫式•⑧⑧“ “五五化五五化” ”堆垛式堆垛式•((3 3)托盘堆码)托盘堆码•((4 4)货架堆码存放)货架堆码存放4.4.3 库库存存盘盘点点•1 1..盘盘点点前前的的准准备备•2 2..盘盘点点时时间间的的确确定定•3 3..确确定定盘盘点点方方法法•(( 1 1 ))账账面面盘盘点点法法•(( 2 2 ))现现货货盘盘点点法法•4 4..盘盘点点人人员员的的组组织织与与培培训训•5 5..清清理理盘盘点点现现场场•6 6..盘盘点点•(( 1 1 ))预预盘盘阶阶段段•(( 2 2 ))复复盘盘阶阶段段•7 7..查查清清盘盘点点差差异异的的原原因因•8 8. . 盘盘点点结结果果的的处处理理4.4.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 •1 1.库存管理的目的.库存管理的目的• •((1 1)减少超额存货投资,保持)减少超额存货投资,保持合理库存量。
合理库存量• •((2 2)降低库存成本降低库存成本• •((3 3)防止延迟和缺货,平衡进)防止延迟和缺货,平衡进货和销售货和销售• •((4 4)减少呆废料的发生,把因)减少呆废料的发生,把因存货时间长造成的货物变形、存货时间长造成的货物变形、变质所产生的损失减变质所产生的损失减• •少到最小少到最小• •2. 2. 库存存管理的关键问题库存存管理的关键问题• •((1)1)订货时间订货时间• •((2 2)订货数量订货数量• •((3 3)库存标准库存标准• •3.3.库存控制方法库存控制方法• •((1 1)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 •①① 定量订货法中订货点的确定定量订货法中订货点的确定• •②② 订货批量的确定订货批量的确定• •((2 2)定期订货法)定期订货法• •①① 订货周期订货周期T T的确定的确定• •②② Qmax Qmax的确定的确定4.5 分拣与配货分拣与配货•分拣与配货作业是指配送作业人员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从储存的商品中将用户所需的商品分拣出来,放到发货场指定的位置,以备发货,它是配送中心的核心与特色作业环节 4.5.1 拣选(摘果)配货方法拣选(摘果)配货方法• •1 1.拣选.拣选( (摘果摘果) )配货方法的原理配货方法的原理• •拣选(摘果)配货也称按订单拣选(摘果)配货也称按订单别拣取配货方式。
它是根据每别拣取配货方式它是根据每一份用户订单的配货要求,作一份用户订单的配货要求,作业员或拣选机械巡回于配送中业员或拣选机械巡回于配送中心内,按照订单或配货单所列心内,按照订单或配货单所列商品及数量,直接到各个商品商品及数量,直接到各个商品的储位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逐的储位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逐个取出个取出( (或从其他作业区中的货或从其他作业区中的货位取出位取出) ),一次配齐一个用户订,一次配齐一个用户订单或配货单的商品,然后集中单或配货单的商品,然后集中在一起的配货方式在一起的配货方式• •2 2.拣选.拣选( (摘果摘果) )配货方法的特点配货方法的特点• •摘果配货的特点是储物货位相摘果配货的特点是储物货位相对固定,而拣选人员或工具相对固定,而拣选人员或工具相对运动即工作人员拉着集货对运动即工作人员拉着集货箱在排列整齐的货架间巡回走箱在排列整齐的货架间巡回走动,按照拣货单上标明的品种、动,按照拣货单上标明的品种、数量、规格,挑选出用户需要数量、规格,挑选出用户需要的商品放入集货箱内,再按一的商品放入集货箱内,再按一定方式进行分类所以又称做定方式进行分类所以又称做人到货前式拣货方式。
形象地人到货前式拣货方式形象地说,又类似人们进入果园,在说,又类似人们进入果园,在一棵树上摘下熟了的果子后,一棵树上摘下熟了的果子后,再转到另一棵树前去摘果子,再转到另一棵树前去摘果子,所以又形象地称之为摘果式或所以又形象地称之为摘果式或摘取式配货方式摘取式配货方式 4.5.1 拣选(摘果)配货方法拣选(摘果)配货方法•3.拣选(摘果)配货方法作业方式•(1)人力拣选作业方式•(2)人力配合机动作业车拣选作业方式•(3)人力配合传送带拣选作业方式•(4)拣选机械拣选作业方式•(5)回转式货架拣选方式 4.拣选(摘果)配货方法优点•((1 1)按单拣选,配货准确程度较高)按单拣选,配货准确程度较高•((2 2)简单易行,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简单易行,机动灵活,适应性强•①① 由于一单一拣,各用户的拣选互相没有牵制,可以根据用户由于一单一拣,各用户的拣选互相没有牵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配货先后次序要求调整配货先后次序•②② 作业方法单纯,接到订单可立即拣货、送货,所以作业前置作业方法单纯,接到订单可立即拣货、送货,所以作业前置时间短,作业人员责任明确,易于安排人力,对紧急需求可以采时间短,作业人员责任明确,易于安排人力,对紧急需求可以采取集中力量快速拣选方式,有利于开展即时配送。
取集中力量快速拣选方式,有利于开展即时配送•③③ 拣选完一个货单,货物便配齐,拣货后不用进行分类作业,拣选完一个货单,货物便配齐,拣货后不用进行分类作业,因此,货物可不再落地暂存而直接装放到配送车辆上,有利于简因此,货物可不再落地暂存而直接装放到配送车辆上,有利于简化工序,提高效率,适合于配送批量大的订单的处理化工序,提高效率,适合于配送批量大的订单的处理•④④ 其灵活性还表现在对机械化、自动化没有严格要求,拣选方其灵活性还表现在对机械化、自动化没有严格要求,拣选方式配货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或配合自动传输系统拣取,也可以采式配货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或配合自动传输系统拣取,也可以采取自动分拣设备拣取商品无论配送中心设备多少、水平高低都取自动分拣设备拣取商品无论配送中心设备多少、水平高低都可以采取这种拣货方式可以采取这种拣货方式•⑤⑤ 用户数量不受工艺的限制,可在很大范围内波动用户数量不受工艺的限制,可在很大范围内波动•5 5.拣选.拣选( (摘果摘果) )配货方法配货方法的缺点的缺点•((1 1)当商品品类多时,)当商品品类多时,拣货行走距离长,拣取拣货行走距离长,拣取效率较低。
效率较低 •((2 2)拣货区域大时,搬)拣货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比较困难运系统设计比较困难•6 6.拣选.拣选( (摘果摘果) )配货方法配货方法的应用的应用•((1 1)要货商品体积小、)要货商品体积小、要货分散要货分散( (要货品种比较要货品种比较多,但每一种数量比较多,但每一种数量比较少少) )•((2 2)用户不稳定,订单)用户不稳定,订单数量变化频繁,波动较大数量变化频繁,波动较大•((3 3)在很多特殊需求情)在很多特殊需求情况下,由于用户之间需求况下,由于用户之间需求品种差异很大或商品外型品种差异很大或商品外型体积变化较大体积变化较大•((4 4)用户需求的种类太)用户需求的种类太多多•((5 5)用户配送时间要求)用户配送时间要求不一,有紧急的,也有一不一,有紧急的,也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定时间限制的•((6 6)一般配送中心处理)一般配送中心处理弹性比较大,临时性的生弹性比较大,临时性的生产能力容易调整产能力容易调整4.5.2 分货(播种)配货方法分货(播种)配货方法分货(播种)配货方法的特点 •分货分货( (播种播种) )配货方式的特点是:用户的分货位固配货方式的特点是:用户的分货位固定,而分货人员或工具携货物相对运动,所以又定,而分货人员或工具携货物相对运动,所以又称做货到人前式工艺。
形象地说,又类似于一个称做货到人前式工艺形象地说,又类似于一个播种者,一次取出几亩地所需种子,在地中边巡播种者,一次取出几亩地所需种子,在地中边巡回边播撒由于这种配货方式基本原理是将若干回边播撒由于这种配货方式基本原理是将若干用户的共同需求用户的共同需求( (即多张用户订单即多张用户订单) )的特征集成为的特征集成为一批统一集中的需求,然后再分别满足也就是一批统一集中的需求,然后再分别满足也就是说,在配货作业过程中将多用户共同所需的品种说,在配货作业过程中将多用户共同所需的品种型号的商品,先组合汇总集中拣取,然后再按各型号的商品,先组合汇总集中拣取,然后再按各用户订单要求的数量进行分货,直至最后一种共用户订单要求的数量进行分货,直至最后一种共同需要的品种货物分放完毕因此这种配货方式同需要的品种货物分放完毕因此这种配货方式计划性较强、作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计划性较强、作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分货式配货方法作业方式•(1)人力分货作业方式•(2)机动车分货作业方式 •(3)传送带配合人力分货作业方式 •(4)分拣机自动分货作业方式 •(5)回转货架分货作业方式4.5.3 分拣与配货作业工作内容分拣与配货作业工作内容•1 1.配货信息传递.配货信息传递 •((1 1)制作拣货单)制作拣货单•((2 2)配货信息的传递)配货信息的传递•①①订单传递。
订单传递•②②拣货单传递拣货单传递•③③显示屏传递显示屏传递•④④无线通信传递无线通信传递•⑤⑤电脑终端指示电脑终端指示•⑥⑥自动分拣系统传递自动分拣系统传递•2 2.配货作业操作.配货作业操作 •((1 1)行走和搬运行走和搬运•((2 2)拣取货物拣取货物•((3 3)分类集中分类集中•总的来说,配货作业环节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总的来说,配货作业环节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要求时间短,准确度高,服务质量好业要求时间短,准确度高,服务质量好4.6 补货作业补货作业•补货作业,是补货作业,是当拣货区的存当拣货区的存货水平下降到货水平下降到预先设定的标预先设定的标准以后,补货准以后,补货人员就将需要人员就将需要补充的存货种补充的存货种类由保管区搬类由保管区搬运至拣货区域,运至拣货区域,并做信息处理并做信息处理的过程 4.6 补货作业补货作业•1 1.补货方式.补货方式•((1 1)整箱补货)整箱补货•((2 2)托盘补货)托盘补货 •①①由地板堆叠补管区由地板堆叠补管区补货至地板堆叠动管补货至地板堆叠动管区•②②由地板堆叠补管区由地板堆叠补管区补货至托盘货架动管补货至托盘货架动管区。
区•((3 3)货架补货)货架补货•2 2.补货时机.补货时机•((1 1)批次补货)批次补货•((2 2)定时补货)定时补货•((3 3)随机补货)随机补货4.7 配载与运送作业配载与运送作业4.7 配载与运送作业配载与运送作业•1 1.编制配送作业计划.编制配送作业计划•2 2.货物配车与运送必须先完成货物出库作业.货物配车与运送必须先完成货物出库作业•3 3.车辆调度.车辆调度•4 4.货物配载.货物配载•5 5.运送.运送•6 6.送达与交接.送达与交接4.7.2 配送计划的编制配送计划的编制•配送计划的制定过程如下:配送计划的制定过程如下:•1 1.划分基本配送区域.划分基本配送区域•2 2.配送批次决定.配送批次决定•3. 3. 暂定配送先后顺序暂定配送先后顺序•4. 4. 车辆安排车辆安排•5. 5. 确定每辆车负责的客户确定每辆车负责的客户•6. 6. 路线选择路线选择•7. 7. 确定最终配送顺序确定最终配送顺序•8. 8. 车辆装载方式车辆装载方式4.7.3 车辆配载方法车辆配载方法•1.车辆配载原则•(1)轻重搭配•(2)大小搭配•(3)货物性质搭配•(4)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配装的货物应尽可能一次装载。
•(5)装载时不允许超过车辆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和容积车辆配载的计算方法•如运送两种货物A和B,其单位体积分别是AV和BV,单位重量分别是AW和BW,货车的载重量是W,最大容积是V计算最佳配装方案假设货车容积的利用率是90%(主要考虑货物A、B尺寸的组合不能正好填满内部空间)•设装入A和B的件数分别为XA和XB,则可建立下列等式:XA·AV+XB·BV=90%V•XA·AW+XB·BW=W•解方程组即可得出货物A和货物B的配装数量车辆配载的计算方法•对于两种散装货物,若已知货车的载重W和车厢容积V,以及两种货物的容重比(即容积与重量的比值)Ra、Rb,也可用上述方法计算两种货物的配装重量 设两种货物的配装重量为Wa、Wb ,则根据:•可得: •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两种货物的搭配使车辆的载重能力和车厢容积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4.7.4 配送路线的确定配送路线的确定•1.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1 1)效益最高效益最高•((2 2)成本最低成本最低•((3 3)路程最短路程最短•((4 4)吨公里最小吨公里最小•((5 5)准时性最高准时性最高•((6 6)运力利用最合理运力利用最合理。
•((7 7)劳动消耗最低劳动消耗最低•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1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2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到时间范围的要求•((3 3)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进行配送•((4 4)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量的限制•((5 5)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允许的范围内确定配送路线的方法•3 3.确定配送路线的方法.确定配送路线的方法•((1 1)节约里程法的基本规定)节约里程法的基本规定•①①配送的是同一种或类似的配送的是同一种或类似的货物•②②各用户的位置和需求量已各用户的位置和需求量已知•③③配送中心有足够的运力,配送中心有足够的运力,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供货需求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供货需求•④④不使任何一辆车超载不使任何一辆车超载•⑤⑤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和里程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里程满足规定的要求•⑥⑥方案能满足所有用户对到方案能满足所有用户对到货时间的要求。
货时间的要求•((2 2)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想•根据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根据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可知,如果有一个配送想可知,如果有一个配送中心向中心向n n个用户配送货物,个用户配送货物,在汽车载重能力允许的前在汽车载重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汽车的配送线路上提下,汽车的配送线路上经过的用户个数越多,则经过的用户个数越多,则配送线路越合理,总配送配送线路越合理,总配送距离越小距离越小•假设配送中心假设配送中心P0P0分别向两个用户分别向两个用户PiPi和和PjPj送货设P0P0到到PiPi和和PjPj的距离分别为的距离分别为P0iP0i和和P0jP0j,两个用户,两个用户PiPi和和PjPj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PijPij,很明显,送货方案只有两种,方案一如图,很明显,送货方案只有两种,方案一如图4-324-32((a a)所)所示,配送中心示,配送中心P0P0向用户向用户PiPi、、PjPj分别送货,配送路线为分别送货,配送路线为: : P0→Pi→P0→Pj→P0P0→Pi→P0→Pj→P0,配送距离为,配送距离为 (2POPi+2POPj) (2POPi+2POPj);方案;方案二如图二如图4-32(b)4-32(b)所示,配送中心所示,配送中心P0P0一次配送中同时向用户一次配送中同时向用户PiPi、、PjPj同时送货,配送路线为:同时送货,配送路线为:Po→Pi→Pj→PoPo→Pi→Pj→Po,配送距离为,配送距离为(PoPi+PiPj+PoPj)(PoPi+PiPj+PoPj)。
•((2 2)确定合并配送方案)确定合并配送方案((3 3)绘制配送路线图绘制配送路线图•第一步:打开车辆调度软件;第一步:打开车辆调度软件;•第二步:点击第二步:点击“ “信息输入信息输入” ”;;•第三步:输入各客户位置信息后,点第三步:输入各客户位置信息后,点“ “关闭关闭” ”,返回初始界面点,返回初始界面点击击“ “位置显示位置显示” ”;; •第四步:点击第四步:点击“ “计算计算” ”;;•第五步:点击第五步:点击“OK”“OK”;返回初始界面;点击;返回初始界面;点击“ “路线表示路线表示” ”;;•第六步:点击第六步:点击“ “路线显示路线显示” ”路线选择完毕路线选择完毕4.8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主要是为了增加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促进销售,从而根据客户需要或市场需要施加包装、分割、组装、剪切、套裁、计量、分拣、贴标签、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它的作用,不仅针对于某一个客户,而且具有社会性,因此,随着销售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流通加工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的流通加工作业形式有以下几种•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 •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4.9 包装作业包装作业•1.包装的特性与功能•包装有三大特性,即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及便利性,这三大特性具有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的四大功能。
•2.包装的分类•个装、内装、外装4.9 包装作业包装作业•3 3.包装合理化.包装合理化•((1 1)防止包装不足防止包装不足•((2 2)防止包装过剩)防止包装过剩•影响包装的因素很多影响包装的因素很多•装卸装卸•保管保管•运输运输•4 4.配送物品的包装及.配送物品的包装及标识标识•((1 1)包装尽量做到标)包装尽量做到标准化准化•((2 2)选用适宜的包装)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材料•((3 3)做到牢固、稳定)做到牢固、稳定•((4 4)只对同一类物品)只对同一类物品进行混合包装,进行混合包装, •((5 5)充分利用包装的)充分利用包装的容积,节约包装材料容积,节约包装材料4.10 现代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的关键现代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的关键问题问题•1.订货的效率化•2.进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化•3.配送中心内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化 •4.场所管理•5.分拣作业的效率化专题五专题五 配送中心的现场管理配送中心的现场管理5.1 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概述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概述•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种作业要素,如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种作业要素,如商品、物料、设备、环境、信息、操作人员、操商品、物料、设备、环境、信息、操作人员、操作方法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
作方法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现场管理是配送中心管理的重要环节,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是配送中心管理的重要环节,配送中心管理的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管理的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管理工作也要在现场贯彻落实配送中心现场业管理工作也要在现场贯彻落实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现场的各项作业活动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现场的各项作业活动高效率地、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对客户的服务水高效率地、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实现配送中心的任务目标平,实现配送中心的任务目标5.1.1 配送中心现场管理的目标配送中心现场管理的目标•1.品质Q(quality)•2.成本C(cost)•3.交货的期限D(delivery)•4.服务S(service)•5.技术T(technology)•6.管理M(management)现场管理的现场管理的现场管理的现场管理的目标目标目标目标5.1.2 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基本要素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基本要素•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商品)管理、作业方法管理、环境管理等五料(商品)管理、作业方法管理、环境管理等五个基本要素,通常称为个基本要素,通常称为4MIE4MIE,或俗称,或俗称“ “人机料法环人机料法环” ”•11. .人人————人力(人力(ManpowerManpower))•22. .机机————机器设备(机器设备(MachineMachine))•33. .料料————物料(物料(MaterialMaterial)或商品)或商品•44. .法法————方法(方法(MethodMethod))•55. .环环————环境(环境(EnvironmentEnvironment))5.2 配送中心的配送中心的5S管理管理•5S5S活动是指对现场各要素活动是指对现场各要素( (主要是物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 )所处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的活动。
因为这高素养的活动因为这5 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第一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第一个字母都是个字母都是“S”“S”,整理,整理((seiri)、整顿)、整顿((seiton)、清扫()、清扫(seiso)、清)、清洁(洁(seikesn)、素养)、素养((sitswke),),所以简称为所以简称为5S5S活动 5.2.2 推行推行5S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目的•实施实施5S5S活动能为配送中心带来巨大的效益实施活动能为配送中心带来巨大的效益实施5S5S活动的活动的目的如下:目的如下:•1. 1.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2. 2. 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3. 3. 改善货物在库周转率改善货物在库周转率•4. 4. 减少货物破损,保障服务品质减少货物破损,保障服务品质•5. 5. 保障作业安全保障作业安全•6. 6. 降低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成本•7. 7. 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充满活力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充满活力•8. 8. 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期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期5.2.3 配送中心配送中心5S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内容•1. 1. 整理整理•2. 2. 整顿整顿•3. 3. 清扫清扫•4. 4. 清洁清洁•5. 5. 素养素养5.2.4 配送中心配送中心5S活动的实施活动的实施•1.一鼓作气,发起5S战役•2.再接再厉,深化5S攻势。
•3.防患未然,巩固5S战果 5.3 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和目视管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理5.3.1 5.3.1 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1 1.定置管理的概念.定置管理的概念•定置管理是对作业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定置管理是对作业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定置管理是以作业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定置管理是以作业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整顿,把与作业现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整顿,把与作业现场无关的物品清除干净,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场无关的物品清除干净,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以物在场所中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定的位置,以物在场所中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定置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各作业要素有机结合,置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各作业要素有机结合,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5.3.1 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22. .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 (11) )人与物的结合状态人与物的结合状态 •①① A A状态状态 •②② B B状态状态 •③③ C C状态状态•(2)(2)物与场所的关系物与场所的关系• ①① A A状态状态•②② B B状态状态•③③ C C状态状态 •3 3.定置的方法.定置的方法•((1 1)固定位置。
固定位置•((2 2)自由位置自由位置5.3.1 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配送中心的定置管理• •4 4.信息与定置的关系.信息与定置的关系• •①① 位置台账位置台账• •②② 定置图• •③③ 场所标志场所标志• •④④ 物品标识物品标识• •5 5.定置管理的原则.定置管理的原则• • (1) (1)定置必有图定置必有图• • (2) (2)有图必有物有图必有物• • (3) (3)有物必有区有物必有区• • (4) (4)有区必挂牌有区必挂牌• • (5) (5)有牌必分类有牌必分类• •(6)(6)账账( (图图) )物必一致物必一致• •6 6.定置管理的实施程序.定置管理的实施程序• •( (11)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 (2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 •( (33)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 • ( (44) )巩固提高阶段巩固提高阶段5.3.2 配送中心的目视管理配送中心的目视管理•1.目视管理的概念•目视管理是指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2.目视管理的作用•(1)目视管理可以让问题和异常暴露出来•(2)目视管理可使管理人员快速获得现场信息5.3.2 配送中心的目视管理配送中心的目视管理• 3.目视管理的具体应用•(1)作业场所的目视管理•(2)物品的目视管理•(3)作业的目视管理•(4)安全的目视管理专题六专题六 配送中心设备管理配送中心设备管理6.1 配送中心的设备选择配送中心的设备选择•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及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设备、货物、资金、信息、方法等各种要素,其中机械设备是实现配送中心功能的手段和硬件保证,正确合理地配置和运用物流机械设备是实现物流配送中心良好效益的关键环节。
6.1.1配送中心设备选择的原则配送中心设备选择的原则•1. 系统化原则•2. 适用性原则•3. 技术先进性原则•4. 低成本原则•5. 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6. 能耗小、污染小、噪声低原则6.1.2 配送中心设备选择的步骤配送中心设备选择的步骤•1. 明确设备选择的目的•2. 收集资料,比较分析•3. 拟订备选方案•4. 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5. 设备采购•6. 设备安装与试运行6.2 配送中心储存设备配送中心储存设备•6.2.16.2.1货架的概念及作用货架的概念及作用货架的概念及作用货架的概念及作用•1. 1. 货架货架货架货架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一般来讲,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在仓库或一般来讲,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在仓库或一般来讲,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在仓库或一般来讲,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在仓库或配送中心,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配送中心,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配送中心,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配送中心,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货架在物流及仓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管设备货架在物流及仓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管设备货架在物流及仓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管设备。
货架在物流及仓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量的大幅度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量的大幅度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量的大幅度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量的大幅度增加,为实现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改善仓储的功增加,为实现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改善仓储的功增加,为实现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改善仓储的功增加,为实现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改善仓储的功能,不仅要求货架数量多,而且要求具有多功能,能,不仅要求货架数量多,而且要求具有多功能,能,不仅要求货架数量多,而且要求具有多功能,能,不仅要求货架数量多,而且要求具有多功能,并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要求并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要求并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要求并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要求6.2.1货架的概念及作用货架的概念及作用•2. 2. 货架的作用及功能货架的作用及功能•((1 1)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储存空间,提)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储存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储存能力高库容利用率,扩大储存能力•((2 2)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完)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完整保证物资本身的功能,减少货物的损失。
整保证物资本身的功能,减少货物的损失•((3 3)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到先进先出•((4 4)保证存储货物的质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尘、防盗、)保证存储货物的质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尘、防盗、防破坏等措施,以提高物资存储质量防破坏等措施,以提高物资存储质量•((4 4)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化及自动化管理6.2.2 配送中心常用货架配送中心常用货架•1 1.托盘式货架.托盘式货架(Pallet (Pallet Rack)Rack)•2. 2. 轻型货架(轻型货架(Light Light Duty RackDuty Rack))6.2.2 配送中心常用货架配送中心常用货架•3 3.驶入式货架.驶入式货架(Drive-(Drive-In Rack)In Rack)•4 4.重力式货架.重力式货架(Live (Live Pallet Rack)Pallet Rack)6.2.2 配送中心常用货架配送中心常用货架•5 5.移动式货架.移动式货架(Mobile (Mobile Rack)Rack)•6 6.阁楼式货架(.阁楼式货架(Rack Rack MezzanineMezzanine))6.2.2 配送中心常用货架配送中心常用货架•7 7.悬臂式货架.悬臂式货架(Cantilever Rack)(Cantilever Rack)6.3 配送中心集装单元器具配送中心集装单元器具• •6.3.1 6.3.1 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 •配送中心物品集装单元化有以下特点:配送中心物品集装单元化有以下特点:配送中心物品集装单元化有以下特点:配送中心物品集装单元化有以下特点:• •1. 1. 通过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以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通过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以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通过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以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通过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以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
化、自动化化、自动化化、自动化• •2. 2. 物品移动简单、减少重复搬运次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效率、装物品移动简单、减少重复搬运次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效率、装物品移动简单、减少重复搬运次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效率、装物品移动简单、减少重复搬运次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效率、装卸机械的机动性增高卸机械的机动性增高卸机械的机动性增高卸机械的机动性增高• •3. 3. 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流载体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流载体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流载体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流载体利用率• •4. 4. 物流各功能环节中便于衔接,容易进行物品的数量检验,清点交接物流各功能环节中便于衔接,容易进行物品的数量检验,清点交接物流各功能环节中便于衔接,容易进行物品的数量检验,清点交接物流各功能环节中便于衔接,容易进行物品的数量检验,清点交接简便,减少差错;简便,减少差错;简便,减少差错;简便,减少差错;• •5. 5. 货物包装简单,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业货物包装简单,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业货物包装简单,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业货物包装简单,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业( (搬运、存放和搬运、存放和搬运、存放和搬运、存放和运输等运输等运输等运输等) )成本。
成本• •6. 6. 容易高堆积,减少物品堆码存放的占地面积,能充分灵活地运用空容易高堆积,减少物品堆码存放的占地面积,能充分灵活地运用空容易高堆积,减少物品堆码存放的占地面积,能充分灵活地运用空容易高堆积,减少物品堆码存放的占地面积,能充分灵活地运用空间• •7. 7. 能有效地保护物品,防止物品的破损、污损和丢失能有效地保护物品,防止物品的破损、污损和丢失能有效地保护物品,防止物品的破损、污损和丢失能有效地保护物品,防止物品的破损、污损和丢失6.3.2 托盘托盘•1. 1. 平托盘平托盘•2. 2. 箱式托盘箱式托盘6.3.2 托盘托盘•3. 柱式托盘6.4 配送中心输送设备配送中心输送设备•6.4.1 配送中心输送设备的选择配送中心输送设备的选择•1.货物属性.货物属性•2.输送量大小.输送量大小•3.输送距离和方向.输送距离和方向•4.输送中的工艺流程.输送中的工艺流程•5.安装场地.安装场地6.4.2 配送中心常用的输送设备配送中心常用的输送设备•1. 1. 重力输送机重力输送机•2. 2. 动力输送机动力输送机6.5 配送中心的搬运设备配送中心的搬运设备•1. 1. 叉车的特点叉车的特点•((1 1)通用性。
通用性•((2 2)机械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3 3)机动灵活性好机动灵活性好•2. 2. 叉车的分类叉车的分类•((1 1)平衡重式叉车平衡重式叉车•((2 2)插腿式叉车插腿式叉车•((3 3)前移式叉车前移式叉车•((4 4)集装箱式叉车集装箱式叉车6.5.2 堆垛起重机堆垛起重机6.5.3 自动搬运车系统自动搬运车系统((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GV )•AGV是指装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路径行驶,在车体上还具有编程和停车选择装置、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各种物料移载功能的搬运车辆AGV是由若干辆沿导行路径行驶,在计算机的交通管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并通过物流系统软件集成在物流系统、生产系统中6.6 自动分拣系统和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和自动立体仓库•6.6.1 6.6.1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ic Picking SystemAutomatic Picking System,,,,ASSASS)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日本的物流中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6.1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2. 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1)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2)分拣误差率极低•(3)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6.6.2 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6.6.2 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有以下优点:•1. 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2. 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3. 采用托盘或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4. 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专题七专题七 配送中心成本管理配送中心成本管理7.1 配送中心成本概述配送中心成本概述7.1.2 配送成本的特征配送成本的特征•1. 配送成本的隐蔽性•2. 配送成本削减具有乘数效应•3. 配送成本的“效益背反”7.2 配送中心成本分析与管理配送中心成本分析与管理•7.2.1 7.2.1 配送中心成本的构配送中心成本的构配送中心成本的构配送中心成本的构成成成成•1. 1. 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1 1)材料费)材料费)材料费)材料费•((((2 2)人工费)人工费)人工费)人工费•1. 1. 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1 1)材料费)材料费)材料费)材料费•((((2 2)人工费)人工费)人工费)人工费•((((3 3)公益费)公益费)公益费)公益费•((((4 4)维护费)维护费)维护费)维护费•((((5 5)一般经费)一般经费)一般经费)一般经费•((((6 6)特别经费)特别经费)特别经费)特别经费•((((7 7)对外委托费)对外委托费)对外委托费)对外委托费•((((8 8)其他企业支付费用)其他企业支付费用)其他企业支付费用)其他企业支付费用7.2 配送中心成本分析与管理配送中心成本分析与管理•2. 2. 按配送功能分类按配送功能分类•((1 1)物品流通费。
物品流通费•((2 2)信息流通费信息流通费•((3 3)物流管理费物流管理费•3 3.按适用对象分类.按适用对象分类•((1 1)按支店或营业所)按支店或营业所计算配送成本计算配送成本•((2 2)按顾客计算配送)按顾客计算配送成本•((3 3)按商品计算配送)按商品计算配送成本•4. 4. 按成本性质分类按成本性质分类7.2.2 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1. 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单位销售额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100%•单位营业费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一般管理费)×100%•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能成本/物流总成本×100% 7.2.2 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2. 2. 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详细分析: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详细分析:•((((1 1)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装载率=实际载重量/标准载重量装载率=实际载重量/标准载重量×100% ×100% •车辆开动率=月总开动次数/拥有台数车辆开动率=月总开动次数/拥有台数×100% ×100% •运行周转率=月总运行次数/拥有台数运行周转率=月总运行次数/拥有台数×100% ×100% •单位车辆月行驶里程=月总行驶里程/拥有台数单位车辆月行驶里程=月总行驶里程/拥有台数 •单位里程行驶费=月实际行驶三费/月总行驶里程单位里程行驶费=月实际行驶三费/月总行驶里程•(行驶三费=修理费+内外胎费+油料费)(行驶三费=修理费+内外胎费+油料费) •单位运量运费=运输费/运输总量单位运量运费=运输费/运输总量 •((((2 2)有关保管活动指标。
有关保管活动指标有关保管活动指标有关保管活动指标•仓库利用率=存货面积/总面积仓库利用率=存货面积/总面积×100%×100%•库存周转次数=年出库金额(数量)库存周转次数=年出库金额(数量)/ /平均库存金额(数量)平均库存金额(数量)•=年出库金额(数量)=年出库金额(数量)× ×22/ /(年初库存金额+年末库存金额)(年初库存金额+年末库存金额)7.2.2 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配送中心成本分析的主要指标•2. 2. 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详细分析: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详细分析:•((((3 3)有关装卸搬运活动指标有关装卸搬运活动指标有关装卸搬运活动指标有关装卸搬运活动指标 •单位人时工作量=总工作量/装卸作业人时数单位人时工作量=总工作量/装卸作业人时数•(装卸作业人时数=作业人数(装卸作业人时数=作业人数× ×作业时间)作业时间) •装卸效率=标准装卸作业人时数/实际装卸作业人时数装卸效率=标准装卸作业人时数/实际装卸作业人时数 •装卸设备开工率=装卸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装卸设备标准装卸设备开工率=装卸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装卸设备标准开动时间开动时间 •单位工作量修理费=装卸设备修理费/总工作量单位工作量修理费=装卸设备修理费/总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卸装费=装卸费/总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卸装费=装卸费/总工作量 •((((4 4)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
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数量(传票张数等)/标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数量(传票张数等)/标准物流信息处理数(传票张数等)准物流信息处理数(传票张数等)•单位产品物流信息流通费=物流信息流通费/总产量单位产品物流信息流通费=物流信息流通费/总产量7.2.3 配送中心成本管理的方法配送中心成本管理的方法•1. 1. 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又称为作业又称为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成本计算法,简称ABCABC法)是考虑到产品生产会法)是考虑到产品生产会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突破了物流活动这个界限,而把成本核业成本法突破了物流活动这个界限,而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并把“ “作业作业” ”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物流项目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物流项目•首先,界定配送活动中涉及的各个作业。
首先,界定配送活动中涉及的各个作业•再次,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再次,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后,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后,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7.2.3 配配送送中中心心成成本本管管理理的的方方法法•2 2. . 作作业业成成本本法法应应用用•(( 1 1 ))建建立立作作业业中中心心•(( 2 2 ))归归集集资资源源到到作作业业成成本本库库•(( 3 3 ))确确定定作作业业动动因因,,分分配配费费用用•①① 与与实实际际成成本本的的相相关关度度•②② 对对组组织织行行为为的的影影响响•3 3. . 关关于于应应用用成成本本法法应应注注意意的的事事项项•(( 1 1 ))注注重重资资源源归归集集•(( 2 2 ))加加强强成成本本核核算算人人员员的的培培训训工工作作7.3 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降低配送成本的意义降低配送成本的意义降低配送成本的意义降低配送成本的意义 •1. 1. 社会意义社会意义•((1 1)降低社会流通成本降低社会流通成本•((2 2)保证社会供应,调节社会需求。
保证社会供应,调节社会需求•2. 2. 经济意义经济意义•((1 1)降低存储成本,节约企业资金降低存储成本,节约企业资金•((2 2)正确把握物流成本,改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正确把握物流成本,改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3 3)为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为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7.3.2 降低配送中心成本的方法降低配送中心成本的方法•1. 1. 导入目标成本管理导入目标成本管理•((1 1)这些目标之间存在)这些目标之间存在“ “效益背反效益背反” ”现象•((2 2)实现这些目标时,要以总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时,要以总目标“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为基准为基准•((3 3)把目标管理的重点放在控制影响成本降低的)把目标管理的重点放在控制影响成本降低的“ “瓶颈瓶颈” ”因素•2. 2. 合理选择配送策略合理选择配送策略•((1 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2 2)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 ((3 3)合并策略合并策略•((4 4)延迟策略延迟策略•((5 5)标准化策略标准化策略降降低低配配送送成成本本专题八专题八 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8.1 配送中心应用的信息技术配送中心应用的信息技术•8.1.1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1. 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能实现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能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从而快速、准确而可对信息的自动扫描,从而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
靠地采集数据8.1.1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你认为条码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机器通过什么方式来严明产品的品种?8.1.1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2)条码技术的特点•条码技术有以下特点:•一是成本低廉•二是使用方便•三是投入小、作用大•四是不可复制性8.1.1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3) 3) 商品条码与物流条码商品条码与物流条码•((3) 3) 商品条码与物流条码商品条码与物流条码•①①前缀码•②②制造厂商代码制造厂商代码•③③商品代码商品代码•④④校验码•((4) 4) 条码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①① 光笔扫描器光笔扫描器•②② 台式扫描器台式扫描器•③③ 手持式扫描器手持式扫描器•④④ 固定式光电及激光快速扫描器固定式光电及激光快速扫描器•⑤⑤ 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条码扫描器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条码扫描器8.1.1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2.射频技术•(1)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RFIDRFID突出的特点有:突出的特点有:•①① 可以非接触识读(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可以非接触识读(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十米),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②② 识别无识别无“ “盲区盲区” ”,信号穿透力强,可以穿透墙壁、,信号穿透力强,可以穿透墙壁、地面、人员、衣服等物体,可任意调整识别范围地面、人员、衣服等物体,可任意调整识别范围•③③ 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④④ 抗恶劣环境能力强,一般污垢覆盖在标签上不抗恶劣环境能力强,一般污垢覆盖在标签上不会影响到对标签信息的识读会影响到对标签信息的识读•⑤⑤ 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⑥⑥ 对人体无害,环境适应性强对人体无害,环境适应性强•((2 2)射频识别系统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组成•①① 信号发射机(电子信号发射机(电子标签)•②②信号接收机信号接收机•③③编程器只有可读编程器只有可读可写标签系统才需要可写标签系统才需要编程器•④④天线•3. 3. 自动识别技术在配自动识别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送中心的应用•((1 1)进货)进货•((2 2)收货)收货•((3 3)入库)入库•((4 4)在库管理)在库管理•((5 5)配货)配货•((6 6)补货)补货•((7 7)经营管理)经营管理8.1.2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技术•所谓EDI,中文常翻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对EDI的定义为:“EDI是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质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贸易”8.1.2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技术•2 2..EDIEDI的特点的特点•((1 1))EDIEDI所传输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订单、所传输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订单、发货通知、运单、收据发票、保险单报税单等作发货通知、运单、收据发票、保险单报税单等作业文件•((2 2))EDI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的使用对象是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3 3)采用共同的标准化格式采用共同的标准化格式•((4 4)业务资料的处理不需要人工的介入操作,由)业务资料的处理不需要人工的介入操作,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地传输处理计算机系统自动地传输处理•3 3..EDIEDI的作用的作用8.1.2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技术•4 4..EDIEDI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EDIEDI系统的组成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硬件、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硬件、通信网络和网络和EDIEDI数据标准数据标准•((1 1))EDIEDI应用软件与硬件应用软件与硬件•①① 转换软件。
转换软件•②② 翻译软件翻译软件•③③ 通信软件通信软件•EDIEDI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网络连接设备络连接设备•((2 2))EDIEDI通信网络通信网络•((3 3))EDIEDI数据标准数据标准8.1.2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技术•5.EDI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1)与供应商间的EDI文件传输•(2)与客户间的EDI文件传输•(3)委托运输时,与运输企业间的EDI文件传输8.1.3 物流空间信息技术物流空间信息技术•1.全球定位系统(1.全球定位系统(GPSGPS)) •((1 1))GPSGPS的产生与发展的产生与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2 2))GPSGPS的特点的特点•①① 全球覆盖全球覆盖•②② 全天候工作全天候工作•③③ 功能多,应用广泛功能多,应用广泛•④④ 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高•((3 3))GPSGPS系统组成系统组成•GPSGPS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8.1.3 物流空间信息技术物流空间信息技术•(4)GP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① 实时监控。
•② 双向通讯•③ 动态调度•④ 货物跟踪•⑤ 路线优化8.1.3 物流空间信息技术物流空间信息技术•2 2.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GIS))•((1 1))GISGIS的产生与发展的产生与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ystem,, GIS GIS),是),是2020世世纪纪60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新成果来的地理学研究新成果•((2 2))GISGIS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GISGIS的应用系统由五个主的应用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硬件、软要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件、数据、人员和方法•((3 3))GISGIS的基本功能的基本功能•①① 客户地址定位客户地址定位•②② 机构区域划分机构区域划分• ③③ 站点选址站点选址•④④ 投递排序、线路编辑投递排序、线路编辑•((4 4))GIS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应用•①① 设施定位模型设施定位模型•②② 网络物流模型网络物流模型•③③ 分配集合模型分配集合模型•④④ 车辆路线模型车辆路线模型8.2 配送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配送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8.2.18.2.1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1. 1.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
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1 1)市场交易活动功能)市场交易活动功能)市场交易活动功能)市场交易活动功能•((((2 2)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3 3)工作协调功能)工作协调功能)工作协调功能)工作协调功能•((((4 4)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2. 2. 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1 1)为经营业务绩效管理与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为经营业务绩效管理与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为经营业务绩效管理与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为经营业务绩效管理与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考考考•((((2 2)为配送中心经营规划提供参考)为配送中心经营规划提供参考)为配送中心经营规划提供参考)为配送中心经营规划提供参考•((((3 3)为多库配送中心的配送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为多库配送中心的配送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为多库配送中心的配送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为多库配送中心的配送资源规划提供参考3. 3.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8.2.2 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8.2.2 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2 2.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销售出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1 1)订单处理系统)订单处理系统•订单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种作业,即客户询价、报价与订单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种作业,即客户询价、报价与订单接收确认输入。
订单接收确认输入•((2 2)销售分析与销售预测系统)销售分析与销售预测系统•销售分析与销售预测系统的作业包括销售分析、销售预销售分析与销售预测系统的作业包括销售分析、销售预测以及商品管理测以及商品管理•((3 3)拣货与包装、流通加工规划系统)拣货与包装、流通加工规划系统•((4 4)派车与出货配送系统)派车与出货配送系统•((5 5)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6 6)应收账款系统)应收账款系统8.2.3 采购入库管理信息系统采购入库管理信息系统8.2.3 采采购购入入库库管管理理信信息息系系统统•2. 采购入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1 )入库作业处理系统•( 2 )库存控制系统•( 3 )采购管理系统•( 4 )应付账款系统8.2.4 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8.2.4 财财务务会会计计管管理理信信息息系系统统•2. 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1 )账务系统•( 2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8.2.5 经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经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8.2.5 经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经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2. 经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1)配送资源计划系统•(2)经营管理系统•(3)绩效管理系统专题九专题九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9.1 质量与质量管理质量与质量管理•9.1.19.1.1质量质量质量质量 ((((qualityquality))))•有人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没有缺陷;还有一有人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没有缺陷;还有一有人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没有缺陷;还有一有人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没有缺陷;还有一些人认为质量与产品特性或价格有关。
一项对美些人认为质量与产品特性或价格有关一项对美些人认为质量与产品特性或价格有关一项对美些人认为质量与产品特性或价格有关一项对美国东部国东部国东部国东部8686家公司管理者的质量定义调查得出许多家公司管理者的质量定义调查得出许多家公司管理者的质量定义调查得出许多家公司管理者的质量定义调查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完美;始终如一;没有废品;交货不同的答案:完美;始终如一;没有废品;交货不同的答案:完美;始终如一;没有废品;交货不同的答案:完美;始终如一;没有废品;交货及时;符合政策与程序;提供优良有用的产品;及时;符合政策与程序;提供优良有用的产品;及时;符合政策与程序;提供优良有用的产品;及时;符合政策与程序;提供优良有用的产品;在第一时间做到;使顾客感到满意;全面的顾客在第一时间做到;使顾客感到满意;全面的顾客在第一时间做到;使顾客感到满意;全面的顾客在第一时间做到;使顾客感到满意;全面的顾客服务及顾客满意服务及顾客满意服务及顾客满意服务及顾客满意•((((1 1)制造业中的质量特性)制造业中的质量特性)制造业中的质量特性)制造业中的质量特性•((((2 2)服务业中的质量特性)服务业中的质量特性)服务业中的质量特性)服务业中的质量特性•((((3 3)服务质量的属性)服务质量的属性)服务质量的属性)服务质量的属性9.1.1质量质量 ((quality))•2. 质量的作用•(1)企业创建品牌的前提。
•(2)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工具和手段•(3)质量是企业广告宣传和促销的重要诉求点9.1.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1.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发展•((1 1)质量检验阶段,又称事后检验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又称事后检验阶段•((2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3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 2.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TQM)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望驱动的管理哲学TQMTQM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9.1.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具体来说,TQM蕴涵着如下含义:•(1)强烈地关注顾客•(2)持续不断地改进•(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4)精确地度量•(5)向员工授权9.1.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PDCA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P P((PlanPlan))--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 D((DoDo))--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C((Check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出问题; •A A((ActionAction))-- --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PDCA循环。
循环9.1.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9.2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9.2.1 9.2.1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概述的概述的概述的概述•1. 1.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内含配送中心质量管理内含配送中心质量管理内含配送中心质量管理内含•((((1 1)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一般商品的质量的目的和一般商品的质量的目的和一般商品的质量的目的和一般商品的质量管理有区别管理有区别管理有区别管理有区别•((((2 2)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配送中心质量管理强调的是预防与反馈强调的是预防与反馈强调的是预防与反馈强调的是预防与反馈•((((3 3)树立质量第一的观)树立质量第一的观)树立质量第一的观)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2. 2.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特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特点点•((1 1)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2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 3)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4 4)方法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9.2.1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概述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概述•3. 配送中心质量管理的基础•(1)建立必要的管理组织•(2)标准化•(3)制度化9.2.2 配送中心服务管理配送中心服务管理•1. 1. 不合理配送服务的表现不合理配送服务的表现•((1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 2)库存决策不合理)库存决策不合理•((3 3)价格不合理)价格不合理•((4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送货中不合理运输•2. 2. 配送中心服务管理的内容配送中心服务管理的内容•((1 1)配送的品种)配送的品种•((2 2)仓储服务)仓储服务•((3 3)订货方式)订货方式•((4 4)订单的处理次数)订单的处理次数•((5 5)退货处理)退货处理9.2.3 配送中心质量评价指标配送中心质量评价指标• •1. 1. 库存过程指标库存过程指标• •((1 1)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 =年销售量年销售量/ /平均库存水平平均库存水平• •((2 2)库存完好率)库存完好率• •((3 3)库存周报表准确率)库存周报表准确率• •((4 4)运营费用比率)运营费用比率• •2. 2. 顾客服务水平指标顾客服务水平指标• •((1 1)订货的满足率)订货的满足率• •((2 2)订单与交货的一致性)订单与交货的一致性• •((3 3)交货的及时率)交货的及时率• •无误交货率无误交货率= =当月准确按照顾客订单发货次数当月准确按照顾客订单发货次数/ /当月内发货总次数当月内发货总次数• •交货的及时率交货的及时率= =当月汽车准时送达车数当月汽车准时送达车数/ /当月汽车送货车数当月汽车送货车数• •((4 4)货物的破损率)货物的破损率• •货物破损率货物破损率= =当月破损商品价值当月破损商品价值/ /当月发送商品总价值当月发送商品总价值• •((5 5)投诉次数)投诉次数• •((6 6)客户投诉处理时间)客户投诉处理时间专题十专题十 配送中心绩效管理配送中心绩效管理10.1 配送中心绩效管理概述配送中心绩效管理概述•10.1.1 10.1.1 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1. 1.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指的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指的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指的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首先,将员工的贡献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结合起来首先,将员工的贡献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结合起来首先,将员工的贡献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结合起来首先,将员工的贡献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结合起来•其次,建立员工的素质模型,并做到公司的业绩最大化其次,建立员工的素质模型,并做到公司的业绩最大化其次,建立员工的素质模型,并做到公司的业绩最大化其次,建立员工的素质模型,并做到公司的业绩最大化•然后,在前面确定了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指然后,在前面确定了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指然后,在前面确定了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指然后,在前面确定了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作业、客户服务等进行考核,最终的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作业、客户服务等进行考核,最终的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作业、客户服务等进行考核,最终的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作业、客户服务等进行考核,最终的目的还是利用这些工具实现高质量的绩效管理目的还是利用这些工具实现高质量的绩效管理目的还是利用这些工具实现高质量的绩效管理。
目的还是利用这些工具实现高质量的绩效管理10.1.1 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意义•2. 绩效管理的意义•(1)提高决策层本身工作的规范化和计划性•(2)改善(明晰)管理层次的逻辑关系•(3)让所有员工肩上都有担子,时时有事做,事事有目标•(4)疏通员工职业发展渠道•(5)构建和谐企业文化10.1.2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由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组成10.1.2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1. 1.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1 1)全面性•((2 2)代表性•((3 3)经济性•((4 4)可操作性可操作性•((5 5)相对稳定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2. 2. 基本评价指标基本评价指标•((1 1)交易前要素评价指标:)交易前要素评价指标:•((2 2)交易中要素评价指标:)交易中要素评价指标:•((3 3)交易后要素评价指标:)交易后要素评价指标:10.1.3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1. 1. 内部绩效评价内部绩效评价•((1 1)配送的顾客服务评估。
配送的顾客服务评估•((2 2)配送中心成本评估)配送中心成本评估•((3 3)配送中心生产率评估配送中心生产率评估•((4 4)配送中心资产管理评估配送中心资产管理评估•((5 5)配送中心质量评估配送中心质量评估•2. 2. 外部绩效评价外部绩效评价•一是从顾客的角度一是从顾客的角度•二是确定基准与其他优秀的配送中心进行比较二是确定基准与其他优秀的配送中心进行比较10.2 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价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价•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配送中心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发展能力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和解释 10.2.1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具体内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具体内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具体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内容:•1. 1. 客户服务水平评价客户服务水平评价•((1 1)库存服务水平要求库存服务水平要求•((2 2)订货截至时间订货截至时间•((3 3)交货时间交货时间•((4 4)订货单位订货单位•((5 5)送货频率送货频率•((6 6)确定送达货物的时间)确定送达货物的时间段•((7 7)准时交货。
准时交货•((8 8)订货损坏情况订货损坏情况•((9 9)送货准确性送货准确性•((1010)提供紧急订货服务提供紧急订货服务•((1111)送货人员的服务态)送货人员的服务态度•((1212)处理投诉的反应速)处理投诉的反应速度•((1313)信息提供信息提供•((1414)交接地点协议交接地点协议•((1515)退货管理退货管理•((1616)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10.2.1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具体内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具体内容•2. 2. 仓储与配送作业评价仓储与配送作业评价•((1 1)物资吞吐量物资吞吐量•((2 2)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3 3)库存完好率库存完好率•((4 4)库存周报表准确率库存周报表准确率•((5 5)运营费用比率运营费用比率•((6 6)仓容利用率)仓容利用率•((7 7)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8 8)平均配送速率)平均配送速率•((9 9)单位时间配送量率)单位时间配送量率•3. 3.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1 1)失去销售比率)失去销售比率•((2 2)企业利润率)企业利润率•((4 4)资金周转次数)资金周转次数绩效评价具体内绩效评价具体内绩效评价具体内绩效评价具体内容容容容10.2.2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方法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方法•1. 关键业绩指标法(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2. 平衡计分法(BSC,Balance Scorecard)10.2.3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步骤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步骤•1.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集•2. 绩效评价•3.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专题十一专题十一 物流配送管理案例物流配送管理案例11.1戴尔(戴尔(DELL)物流配送管理)物流配送管理•11.1.1 案例背景:戴尔(案例背景:戴尔(DELL)企业概述)企业概述•你知道关于戴尔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你知道关于戴尔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你知道关于戴尔的企业的业务的分布马?你知道关于戴尔的企业的业务的分布马?11.1.1 案例背景:戴尔(案例背景:戴尔(DELL)企业)企业概述概述•3. 戴尔的经营方式 •(1)产品策略 •(2)定价策略 •(3)促销策略 11.1.2 戴尔的生产方式戴尔的生产方式——敏捷制敏捷制造的应用造的应用 •1. 速度最快、最满足顾客要求的戴尔 •2. 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戴尔 •3. 虚拟整合:建立信息伙伴关系 11.1.3 戴尔的电子商务化物流配送系统戴尔的电子商务化物流配送系统•1. 1. 电子商务化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化物流服务 •((1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即使人变懒的服务。
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即使人变懒的服务•(2)(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即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即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3)(3)降低成本的服务,即发掘降低成本的服务,即发掘第三利润源泉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4)(4)延伸服务延伸服务•2. 2. 戴尔公司电子商务化物流的业务流程戴尔公司电子商务化物流的业务流程 •((1 1)订单处理订单处理•((2 2)预生产•((3 3)配件准备配件准备•((4 4)配置•((5 5)测试•((6 6)装箱•((7 7)配送准备配送准备•((8 8)发运11.1.3 戴尔的电子商务化物流配送系统戴尔的电子商务化物流配送系统11.1.4 戴尔的库存管理戴尔的库存管理•1. 1. 两种库存管理模式两种库存管理模式•模式模式1 1,即戴尔制造公司在香港的基地有自己的存储库存即戴尔制造公司在香港的基地有自己的存储库存•2. 2. 双赢如何实现双赢如何实现•3. 3. 无库存或低库存的经营模式的特点无库存或低库存的经营模式的特点• (1) (1)随时关注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并迅速反馈客户愿随时关注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并迅速反馈客户愿望;望;• (2) (2)为客户个性化量身定做;为客户个性化量身定做;• (3) (3)企业与供应商联系紧密,信息交流频繁、同步、及时、企业与供应商联系紧密,信息交流频繁、同步、及时、深入,供应商能够及时安排生产,准时、小批量供货;深入,供应商能够及时安排生产,准时、小批量供货;• (4) (4)供应量主要保证销售需要,而不是作库存备用。
供应量主要保证销售需要,而不是作库存备用11.1.5 戴尔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戴尔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关于DELL成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 DELL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整合外部资源•2. DELL公司将渠道流程优化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实现策略•(1)直销原则•(2)以信息代替存货•(3)价值整体创造11.1.6 戴尔的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戴尔的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几点启示的几点启示 •1. 以渠道能力为目标•2. 以外包租用模式为实现方式•3. 以先固化后持续优化为实施策略•具体做法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降低渠道成本•其次,整合渠道资源•最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11.2 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管理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管理•11.2.1 11.2.1 案例背景:沃尔玛概况案例背景:沃尔玛概况案例背景:沃尔玛概况案例背景:沃尔玛概况•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 ·沃尔顿沃尔顿沃尔顿沃尔顿先生于先生于先生于先生于1962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超过球开设了超过球开设了超过球开设了超过7,0007,000家商场,员工总数家商场,员工总数家商场,员工总数家商场,员工总数190190多万多万多万多万人,分布在全球人,分布在全球人,分布在全球人,分布在全球14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客客客1.761.76亿人次 沃尔玛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沃尔玛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沃尔玛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沃尔玛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志全球志全球志全球志全球500500强企业榜首,并多次被评为强企业榜首,并多次被评为强企业榜首,并多次被评为强企业榜首,并多次被评为“ “最受尊敬最受尊敬最受尊敬最受尊敬企业企业企业企业” ”。
同时,沃尔玛还在多个国家被评为同时,沃尔玛还在多个国家被评为同时,沃尔玛还在多个国家被评为同时,沃尔玛还在多个国家被评为“ “最受最受最受最受赞赏的企业赞赏的企业赞赏的企业赞赏的企业” ”和和和和“ “最适合工作的企业最适合工作的企业最适合工作的企业最适合工作的企业” ”之一11.2.2 沃尔玛经营战略沃尔玛经营战略• •1.沃尔玛的1.沃尔玛的“ “天天平价天天平价” ”策略策略• •2 2.沃尔玛的连锁经营模式.沃尔玛的连锁经营模式• •3.沃尔玛的营销策略3.沃尔玛的营销策略• •(1)价格最便宜的承诺(1)价格最便宜的承诺• •(2)超一流服务的享受(2)超一流服务的享受• •(3)(3)“ “一站式一站式” ”购物新概念购物新概念• •(4)捐赠公益建立形象(4)捐赠公益建立形象• •(5)细分市场全面覆盖(5)细分市场全面覆盖• •(6)实行会员制(6)实行会员制• •4.沃尔玛的成功法则4.沃尔玛的成功法则• •((1 1)敬业)敬业• •((2 2)和下属分享利益,视下属)和下属分享利益,视下属为伙伴为伙伴• •((3 3)激励员工)激励员工• •((4 4)交流沟通)交流沟通• •((5 5)精神鼓励)精神鼓励• •((6 6)成功了要高兴,失败了则)成功了要高兴,失败了则不要灰心不要灰心• •((7 7)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让)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让大家畅所欲言大家畅所欲言• •(8)超越顾客的期望(8)超越顾客的期望• •((9 9)控制成本)控制成本• •((1010)放弃传统观念,走创新)放弃传统观念,走创新之路之路11.2.3 沃尔玛的高效配送系统沃尔玛的高效配送系统•1. 1. 无缝的点对点物流配送系统无缝的点对点物流配送系统•2. 2. 沃尔玛六大类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六大类物流配送中心•(1)(1)沃尔玛干货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干货物流配送中心•(2)(2)沃尔玛食品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食品物流配送中心•(3)(3)山姆会员店物流配送中心山姆会员店物流配送中心•(4)(4)沃尔玛服装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服装物流配送中心•(5)(5)沃尔玛进口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进口商品物流配送中心•(6)(6)沃尔玛退货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退货物流配送中心•3. 3. 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与作业流程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与作业流程•4. 4. 沃尔玛快速的补货系统沃尔玛快速的补货系统•5. 5. 沃尔玛自营车队确保物流低成本高效率沃尔玛自营车队确保物流低成本高效率•6. 6. 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对其经营的主要贡献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对其经营的主要贡献11.2.4 供应链环境下的沃尔玛信息供应链环境下的沃尔玛信息管理管理• 1. e化了的传统企业•2.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沃尔玛带来的竞争优势•3. 沃尔玛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4. 沃尔玛联合预测补货系统•5. 网络零售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