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码型变换实验(共3页).doc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通 信 原 理 实验报告实验题目:AMI码型变换实验 成绩: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杨俊东学院名称: 信息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年级: 2013级 实验时间: 2015.11.20,11.21 实验地点: 信息学院3301 1、 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2、掌握AMI码的编译规则3、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2、 简述实验原理1、AMI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3、 实验步骤编码输入与编码输出 编码规则频谱 奇偶变换波形相减 编码输入与译码输出奇偶变换波相减 编码输入与译码输出 编码译码时钟 补偿信号频谱分析 4、 实验小结AMI码的编码规则:将消息码“1”交替变成“+1”和“-1”,将消息码中的“0”仍保持为“0”。
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且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观察AMI-A1与AMI-B1相减后的波形与AMI编码输出波形可知:两者波形关于水平轴呈对称关系,若用ch2-ch1,则两者波形一致且还原出了原来的AMI波形由频谱可知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远小于单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对数据传输更有利单极性非归零码:用电平1来表示二元信息中的“1”,用电平0来表示二元信息中的“0”,且频谱图中无直流分量当AMI码中出现一长串连”0“信号时,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出现0电位,而使收定时恢复系统难以保证收定时信号的准确性,将会使接收端无法取得定时信息,即无法获取码元的起始信息对于补偿信号的频谱分析,补偿信号是个方波,所以其频谱为Sa函数,由于我们实验时灵敏度选择不当,只能看出频谱的包络,不能完全完整的看出是Sa函数5、 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 译码过后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延迟多长时间?答:根据编码输入与译码输出波形可知:译码过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延时2个单位2、此处输入信号采用的单极性码,可较好的恢复出位时钟信号,如果输入信号采用的是双极性码,是否能观察到恢复的位时钟信号,为什么?答:如果输入信号采用的是双极性码,不能观察到恢复的位时钟信号。
因为采用双极性码时,接收时钟信号与发出的时钟信号不同步3、在用AMI编码信号所含时钟频谱分量时,数据和时钟是否能恢复? 答:由于AMI的编码规则使得在编码过程中为解决连0的情况,所以在AMI试验中,当编码流中存在较多的连0时就会使得数据和时钟的恢复变得困难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