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PPT.ppt
57页旅游景区空间规划旅游景区空间规划2021/8/261旅游景区空间规划旅游景区空间规划l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l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l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l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l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l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2021/8/262一、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 l旅游景区的区位旅游景区的区位 l旅游景区的区位主要是指景区在区域大环境背景下所处的位置与地位,属于宏观空间环境范畴景区区位的选择与定位是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构件,在规划时要予以高度重视2021/8/263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l区位定位的理论基础l“区位”一词在1882年由德国学者高次首次提出,其中对旅游规划布局最有意义的理论包括:l中心地学说 l距离衰减法则 l集聚规模经济 l环城游憩带 (ReBAM)、中央游憩商务区 (CRBD)2021/8/264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l中心地学说中心地学说l将旅游景区向旅游者生产、销售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称为中心吸引物,而旅游景区则构成吸引旅游者前往的中心地,从中心地到其影响范围最远的客源地则构成了不同圈层的市场腹地 2021/8/265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l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法则 l距离衰减法则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引力越小。
景区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相同倾向l集聚规模经济集聚规模经济l集聚就是将各种设备、资金、技术等通过联合利用,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布局模式,它要求将相应协调的资源进行地域上的集中布局旅游景区的集聚布局,也就是要求能在这样的一个区位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将有的设施、服务、技术等集合成一体,组成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强整体旅游吸引力,从而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2021/8/266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l环城游憩带 l是指产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l中央游憩商务区 l是指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的游客活动中心 不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流量2021/8/2672、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l旅游景区是处于区域大背景环境下的相对微观位置,在区位的定位上不仅受本景区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大环境下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包括:l资源基础l经济特征l交通条件l城镇依托关系l市场范围2021/8/268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l时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l (1)近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
要从方便、实用角度出发,选择在交通枢纽或交通线附近,地形不太复杂,施工条件较为优越,能够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游客的进出和服务提供方便的区位 (2)中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巩固维护原有的设施基础上开辟出新的区位场所并要特别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对区位内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勘查、具体测量,采取谨慎的开发态度 (3)远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前两期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深化2021/8/269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l空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 l (1)跨区域级的区位定位指的是国家间或洲际间共有的旅游资源区域,对于这一区位定位,应该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前提下,实行共同开发,从有利于国家间或洲际间游客的相互往来出发,大力推动边界旅游的发展 (2)国家级的区位定位主要是针对于国内各省市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也还要有针对国际客源市场定位的要求 (3)区域级的区位定位区域级在一个国家内,多数为跨省市的区域这类区域的区位定位,在区内首先要求要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在巩固区内市场的同时,着力向外拓展 (4)地区级的区位定位地区级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县或更小单元的地区。
这一级别的区位随着尺度大小应该有所区别2021/8/2610二、二、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 l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划分为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三个层次宏观布局是指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总体轮廓和部署,中观布局则主要是确定景区在地域空间内部的配置与部署和关系,微观布局,则是在具体分析各点的潜力和制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点与点、点与中观布局,甚至与整体的相关性,选择出最优化的多维网络结构2021/8/2611二、二、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l1、功能布局的原则 ::l功能性原则l相关性原则l整体性原则l弹性原则l保护性原则2021/8/2612二、二、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l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景区内各种功能区的布局,总的来说应与景区的主题相符合,适应景区的景观特色,当然也受当地的地形和原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例如,旅游村的设置,就往往要依托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镇,依靠其已形成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综观景区的功能布局设置,一般有以下六种模式:链链式模式、核式布局模式式模式、核式布局模式 、双核式布局模式双核式布局模式 、组合式组合式布局模式布局模式 、渐进式布局模式图渐进式布局模式图 、圈层式布局模式圈层式布局模式 。
2021/8/2613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1链式模式链式模式l链式布局模式适应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主要沿着交通线分布的情况,交通线可以是公路,也可以是水路,有时交通线本身也是构成游览的主要内容 2021/8/2614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2核式布局模式核式布局模式 l采用这种布局模式的主要以下面两种情况:一个是资源的集聚度,如在许多景区内,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其中有一个核心景区,集聚了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为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也主要在这里进行布置,周边的旅游资源构成为辅助性的吸引物第二个是服务的集聚度,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某一中心点上,而旅游资源则围绕着这一中心点布局2021/8/2615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3双核式布局模式双核式布局模式l当一个景区内出现两个势均力敌的资源集聚体时,可以采取此种布局形式 2021/8/2616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4组合式布局模式组合式布局模式 l组合式布局模式是在双核式布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也就是在出现了几个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地域范围和功能上不能相互重合时采取的布局方式 。
2021/8/2617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5渐进式布局模式图渐进式布局模式图l这一布局模式与组合式布局模式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不同功能的区块组合而成,需要有多样化的分区才能体现出功能上的不同适用于功能区由小规模向大规模或低等级向高等级过度的景区2021/8/2618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l2.6圈层式布局模式圈层式布局模式 l根据尺度定义的大小,对于一个景区的理解也存在着多层次化因此,在每一个大尺度景区之下,又往往划分出次级的功能区,一层一层往下,形成圈层结构适用于拥有不同游览功能的景区2021/8/26193、功能布局实例、功能布局实例l以风景区各组成部分的布局为例,介绍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方式虽然各风景区由于大小、级别、特点等的不同,在组成部分上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游览区、旅游接待区、休疗养区、野营区、行政管理区、居民区、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农林园艺场(包括副食品供应基地)、加工工业区 2021/8/26203、功能布局实例、功能布局实例l3.1、游览区、游览区l这是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风景点比较集中,是具有较高的风景价值和特点的地段,游人主要的活动场所。
一个风景区由许多游览区组成,各游览区的景观主题应各有特色可以山景为主,以突出山峰、山洞的游览主题,如黄山天都峰、庐山龙首崖、三清山神女峰等(图3-1);可以水景为主,以突出瀑布、溪水、水潭等游览主题,如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等(图3-2);可以文化古迹为主,如泰山碧霞寺、峨眉山报国寺、山西乔家大院等(图3-3);可以植物为主,以观赏富有特点的植物群落或古树为主题,如黄山的“迎客松”(图3-4)2021/8/2621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2021/8/2622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2021/8/2623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2021/8/2624黄山黄山“迎客松迎客松”2021/8/26253、功能布局实例、功能布局实例l3.2游览接待区游览接待区 l此区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较好的住宿条件,有完善的商业服务、邮电设施等旅游接待区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l(1)分散布局 即分散在各风景点附近的布局方式,但这种布局易出现破坏风景的现象。
l(2)分片布局 将各种等级的旅馆分片设在若干专用片段,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如庐山、黄山(图3-5)l(3)集中布局 在风景区中或城市边缘,集中开辟旅游接待区l(4)单一布局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当地区新建一个单一性质的旅游接待小城镇,把各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在一起如秦皇岛的北戴河(图3-6) 2021/8/26263、功能布局实例、功能布局实例l3.3休疗养区l许多风景区设置了休疗养区,并成为风景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庐山风景区中的莲花谷,杭州西湖风景区中的九溪休疗小区,都是专用的休疗养区以旅游为主的风景区中的休疗养区,是专用地段,应与一般游人有所隔离,避免相互干扰,但也要有相应的商业文娱设施l3.4商业服务中心 l除分散的服务点,风景区内应有数个商业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服务,但在布局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配合 l3.5居民区 l此区为风景区中工作人员及家属的集中居住场所,一般常和管理机构结合在一起,而不宜和旅游者混杂,以免相互干扰 2021/8/26273、功能布局实例、功能布局实例l3.6行政管理区 l是风景区中行政管理机构集中的地段,与游人不发生直接联系。
l3.7加工工业区 l如直接为本区旅游服务的主副食品加工业,工艺品工业等,可以靠近或分散在居民区中,有的工艺品厂还可供参观游览用l3.8、园艺场及副食品供应基地 l担负着为旅游者、休疗养人员提供新鲜食品的任务,如果园、菜地、奶牛场等副食品的供应,一般单靠风景区范围本身的基地是不够的,常需从附近地区调集l3.9、农林地区 l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的地区,与旅游活动虽无直接关系,但占地广大,对风景区的景观及生产、环境保护都有影响2021/8/2628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土地利用规划是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与法律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手段,是对土地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监督旅游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2021/8/2629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资源分析评估l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与潜力进行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一般按其可利用程度分为有利、不利和比较有利等三种地区、地段或地块,并在地形图上表示通过资源的分析研究评估,掌握用地的特点、数量、质量及利用中的问题,为估计土地利用潜力、确定规划目标、平衡用地矛盾及土地开发提供依据。
2021/8/2630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l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表明土地利用现状特征,风景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关系,土地资源演变、保护、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它是在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各类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结构所作的分析,包括景观、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有待解决的问题2021/8/2631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l3.1用地分类用地分类l 根据旅游景区用地的实际及其功能性质,总体上可把其分为旅游专项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管理与居民用地和旅游加工业与农副业用地四大类,但在具体的用地上,可以是几种类型的用地相结合l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分类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大类,每个小类下又划分五个小类,具体划分见分类表(3-2)2021/8/2632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2021/8/2633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l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l 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
l3.3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l土地利用规划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各类用地的结构、用地配置和调整;进行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布局;交通用地的配置;其他大型骨干工程的用地配置;提出实施规划政策与措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如森林公园规划、观光农业规划、水域利用规划等);土地利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图2021/8/2634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l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开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游客集散的中心场所,是构成景区旅游业正常进行的基础要素服务设施主要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以住宿服务设施、餐饮服务设施、购物服务设施和娱乐服务设施等 2021/8/26351、住宿设施规划 1.1床位规划床位规划 床位预测是住宿设施规划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日后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用地范围,确保预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床位预测一般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床位数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床位利用率) 1.1.1客房数预测客房数预测 l标准间的数量为总床位数与2的商。
在双人间的基础,也设一些自然单间,以满足个别旅游者的特殊需求,一般为双人间总客房的10%-15%l客房的计算方法为:l 总房间数 M = B/2 +(B/2×10%)-(B/2×2.5%)l上式B为床位数,10%为自然单间所占比例,2.5%为自然单间重复数比例2021/8/26361、住宿设施规划l1.1.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直接服务人员估算l直接服务人员的估算以床位数为基础,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比例系数进行测度l直接服务人员=床位数×直接服务人员与床位数的比例l这个比例从国际上来看,一般为1:1左右,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这个比例要高得多,一般从1:2到1:10不等景区等级不同,所取比例相异;设施档次不同,所取比例也相殊,等级越高,档次越高,比例也相应较高 2021/8/26371、住宿设施规划l1.2档次规划档次规划 l档次规划包括住宿设施的等级定位和相互间比例关系的确定住宿设施根据设施及服务的完备度,可分为星级宾馆饭店、非星级宾馆饭店、一般的招待所及社会旅馆和家庭旅馆等总的要求是控制规模,尽量少建和不建超豪华型的宾馆饭店,要以能接近当地自然和文化的普通型住宿设施为主,主要是在服务档次上加以改善提高。
l 1.3择址规划择址规划l择址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在大的区域内的择址,需要从全景区范围乃至景区所在区域范围进行全盘地考虑,从而选出一个大致的地理位置第二个层次是具体位置的选择,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位置、建筑风貌控制和面积大小等2021/8/26382、、餐饮设施规划l餐饮设施常见的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著名的地方供应的传统食品餐饮店;第二,价格低廉临时搭建的食摊;第三,在国际化、非个性化地带供应的快餐服务点;第四,精致的大型宴会餐厅;第五,销售汉堡包、三明治一类的快餐便食柜台 l饮食服务设施通常布置在游览起始点、途中及目的地三处,中间也可间隔地设置一些零散的饮食点根据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餐饮设施在选址上有着相应的要求(见表3-5)2021/8/2639 3、购物设施规划l购物设施的设置与布局在景区内的布局的灵活性也较餐饮设施为大一般可在游客的集散地、观景地、中转站等地设立规模大小不一、档次高低不同的购物场所在档次规模的具体要求上,可参见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见表3-6)l4、娱乐设施规划、娱乐设施规划l娱乐设施有时是作为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但有时则是景区的主要吸引物,如大型的主题游乐园就属于此类。
这里主要指的是一般性景区娱乐设施的规划在进行娱乐设施的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021/8/2640(1)娱乐场所的选址应该考虑到社会条件的限制l从大的范围来看,娱乐设施的等级应该与景区的地位相映称,如文博展览类的设施在一个小的服务部内就不能设立,但在旅游镇和旅游城里则应该布局(见表3-7)从小的范围来看,学校、医院、机关等附近则不能布局各类型的娱乐设施 l((2)有与其提供的娱乐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设备)有与其提供的娱乐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设备l首先,这些场地和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歌舞厅内的灯光照明标准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必须符合国家的管理规定其次,场地与设备应与娱乐项目相配套,景区的文化底蕴为基础l((3)注重娱乐氛围的营造)注重娱乐氛围的营造l要考虑到不同客源市场对娱乐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以用餐环境而言,美国游客喜欢3D(即Dine,Drink,Dance,所谓的边吃、边喝、边跳舞);而欧洲游客追求浪漫情调,将酒、女人和喜悦完美地结合起来,即3W(Wine,Woman,Wonder);中国人表现的则是3C(Cheers,Chat,Chow)特征,就是在进酒、喧闹和用餐过程中制造热闹场面。
2021/8/2641五、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l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排水和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 l1、交通设施规划、交通设施规划l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 2021/8/26421、交通设施规划l1.1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l对外交通对外交通 l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包括公路与汽车站,铁路客运线与火车客运站,水路航运线与码头船坞,客运航线与机场等对外交通要求高效、快速、经济、舒适、安全对外交通规划是区域性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里程、交通方式、线路状况、所需时间、交通工具运行情况等问题对外交通应要求快速便捷,布置于旅游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l对内交通对内交通l指旅游景区内部的接待区与游览区之间的交通,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l(1)陆路车行道景区的主要与次要交通车道,是连接景区景点之间,或旅游服务区、居住区与景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游览道路。
l(2)陆路游览步道包括步行小径、登山石阶等游览步道具有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相互串联而形成完整的景观游览体系,以引导游人至最佳观赏点和观赏面的功能2021/8/26431、交通设施规划l1.2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l对外交通规划要结合市、县区镇交通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综合发展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沟通内外联系l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运输 l因地制宜,进行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和停车场的开拓及重建,必须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为首要条件,决不能破坏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完整性步行路的开辟要利用现状,结合地形,既要注意景观效果,又要注意经济效益 2021/8/26442、、给排水设施规划l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排水量预测;水源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给、排水系统组织;污染源预测及污水处理措施;工程投资框算 l2.1给水规划给水规划l旅游景区给水规划应根据其总体规划中景区内部游览区、接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统一安排的原则,确定景区给水方案,为给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原则及基础资料 2021/8/26452.1.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l(1)针对用水区分散之特点,可采用分区分层就近供水的方法,布置供水管网。
l(2)对用水量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可设隐蔽性水厂,同时应尽量避免在缺水区域设置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的旅游接待等服务设施l(3)对高山水资源缺乏区,可因地制宜建蓄积雨雪水的高山蓄水库,利用地形修建高位水池l(4)管网布置应尽量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无论在正常工作或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障不中断供水l(5)干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管线应符合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2021/8/26462.1.2用水量估算l(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 75—100L/(人·D)]l(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 100—150L/(人·D)]l(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 150—300L/(人·D)]l(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 100—150L/(人·D)]l(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l(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 150—100L/(人·D)]l(7)疗养院:居民数×单位规模[ 75—200L/(人·D)]l(8)花圃苗圃用水: [ 7.5—15m3/(hm2·d)]2021/8/26472、、给排水设施规划l2.2排水规划l景区排水规划主要是排放生活污水及天然降水两大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估算各规划期雨水污水的排放量,拟定污水、雨水排放方式,布置排水管网,研究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设施的选择,并研究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l排放体制排放体制l旅游景区排水体制一般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散水、蓄水并重,综合治理生活污水以散为主,借地势及管道分散排水,降水以蓄为主,因地制宜加以利用l污水量估算污水量估算l生活污水量一般可采用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定额,计算公式为:l 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量=规模数规模数×单位指标单位指标2021/8/26483、、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l邮电规划基本要求邮电规划基本要求l1)架空线路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及风景林木,要架空线路与电缆埋)架空线路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及风景林木,要架空线路与电缆埋设相结合设相结合l((2)建立景区的对外通讯网络,建设长途线路,安装载波电)建立景区的对外通讯网络,建设长途线路,安装载波电报及终端机设备,开通国际及国内电报及直拨业务,并报及终端机设备,开通国际及国内电报及直拨业务,并建设微波通讯,确保景区的邮政、电讯、电传及电视服务服务配建设微波通讯,确保景区的邮政、电讯、电传及电视服务服务配套,保证国内、国外的通讯畅通套,保证国内、国外的通讯畅通l((3)建立景区内部通讯网络,对较远的景点及接待点的通讯,要)建立景区内部通讯网络,对较远的景点及接待点的通讯,要求采用超短波调频无线,配套选择呼叫器,使整个旅游景区求采用超短波调频无线,配套选择呼叫器,使整个旅游景区组成超短波无电讯通讯网络。
组成超短波无电讯通讯网络l((4)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心,进行控制及管理心,进行控制及管理2021/8/2649六、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l"旅游线路旅游线路"有两个层次上的不同含义: 一指 "游览线路",是在旅游地或旅游区内游人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是某种行动的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 二指 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推销的产品,并帮助旅游者圆满完成旅游活动的过程2021/8/26501、、游线设计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区域地质地貌与生态环境,根据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工程经济条件、旅游地的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游线设计 ((2)、时空艺术原则)、时空艺术原则综合运用音乐、文学、园林等艺术原则3)、合理化原则、合理化原则综合考虑时间、地点、交通、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游客的食、住、行、娱、购等活动事宜 (4)、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原则以“行程最短,顺序科学、点间距离适中”为原则,避免在旅途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5)、联动协作原则)、联动协作原则以旅游线路为纽带,考虑与周围旅游城镇、旅游区的联动协作,可以优势互补、联合促销、互相促进6)、高潮景点原则)、高潮景点原则将游客心理与景观特色分布结合起来,刺激满足游客的游兴7)、网络化的原则)、网络化的原则注重游线间及周边旅游网络体系的衔接,形成合理的游线走向和良好的开放格局 2021/8/26512、、游线规划的内容 l旅游线路规划的目的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点的布局和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求,结合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工程经济条件,合理安排整个旅游过程的活动路线,使旅游点、服务设施以不定的方式连结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旅游线路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l1)、确定旅游流的主流向)、确定旅游流的主流向 根据旅游区的条件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强化产品特色,提高产品的“组合力”为主要目的,确定本地区的主要游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各项特种线路(如生态旅游、修学旅游)l2)、确定各旅游线段的性质)、确定各旅游线段的性质l旅游线路是连续的,但每一段旅游线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确定各线段的性质,是旅游线路组织规划中的关键性工作按各线段旅游功能和规划建设特征之差异,主要可分为“旅行 ”、“游览” 、 “旅游结合线 ”三类。
l3)、合理安排时间结构)、合理安排时间结构l各旅游者群体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旅游活动,而各旅游区所能吸引游客逗留的客观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应根据具体条件,合理安排一日游、二日游、一周游等不同时间的旅游线路l4)、合理安排转换节点)、合理安排转换节点l节点,指不同性质的旅游线段的连接之处,它是游客的旅游方式切换点,常常也是不同游客群体的游线分岔点规划要求转换节点的分布相对集中,转换节点(游线枢纽)避开核心区;节点地带一般须安排车场、交通换乘中心;在转换节点安排适当级别的服务设施 2021/8/2652七、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l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形式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向导式解说服务和自导式解说服务两类l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l向导式解说系统亦称导游解说服务,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其职责包括:信息咨询、导游活动、向团队演讲、现场解说它的最大特点是双向沟通,能够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服务2021/8/2653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l向导式解说系统的具体规划要注意以几点:向导式解说系统的具体规划要注意以几点: l1)、解说主题力求变化。
l2)、以提问方式开始解说,造成一种悬念,引起游客的好奇心和怀疑,进而引起求知欲 l3)、运用对比方法 l4)、注意游客的反馈.l5)、讲解内容的健康性 2021/8/26542、、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 l自导式解说一般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它的形式多样,包括音视设备、书面材料、自导活动、室内展览、游客中心、景点外或淡季时媒体等其中标志和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旅游景区使用的标志,分为行政管理标志、方向标志、限制标志、解说标志等若干种2021/8/2655解说系统的优劣比较2021/8/2656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