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629077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而思网校 第 1 页 共 5 页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 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25 题, 每小题 3分,共 75 分1.“中药不过是些树皮草根,多用少用没关系”、“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无毒、无副作用”等观点.导致一些人过量用药产生不良反映这一情况告诉我们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B.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D.传统思想和传境观念不利于事物的发展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3.下列看法中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4.“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获得正确的意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C.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8.“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 ”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A.相互转化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相互排斥9.其实,被随意丢弃的硒鼓有着极大的再生利用价值一个旧硒鼓经过修复再生过程,比生产新品可节约 50%的成本,而售价却只是原来的 70%因此,我们应该 ( )A.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C.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 长,不同以相 辅相成据此回答 10—11 题学而思网校 第 2 页 共 5 页210“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蕴涵了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规律的客观性 D.联系的多样性11.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这就要求我们 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在矛盾激化时把握对立,在矛盾缓和时把握统一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2."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意识具有反作用13.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更广泛地参与世界贸易活动,中国与欧美各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但是,只要立足互利双赢,即使遇到再多的摩擦,也是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的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达成,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从哲学角度看,在贸易谈判中立足“双赢”,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做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14.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指出:要全力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令人不寒而栗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了清洁、方便的能源这表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C.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能动作用15.我国三代领导集体都主张: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上,必须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案上,可以有多样性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C.坚持适度原则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6.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的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①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遍性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大长今》等韩剧在国内的热播,是 值得我们深思的文化现 象 据此回答17~18题17.一部《大长今》浪漫者见到唯美爱情,奋斗者看到励志追梦,美食者寻找养身美味,文化人看其儒家精神……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 )A.意识是复杂的,无所谓对错 B.矛盾具有特殊性学而思网校 第 3 页 共 5 页3C.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D.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人而异的18.有专家分析:“韩国文化能引起中国人的关注,首先是给了我们足够的新鲜感,再深入说,就是文化认同感从他们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久以来被我们忽视了的纯净和温暖而且儒家思想在现在的韩国依然保存得很好这些都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述分析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富有个性的事物才会被欣赏C.具有共性的事物才会被接纳 D.矛盾的普遍性是不确定的19. 5 月 21 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有的放矢、适时适度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任务重要而紧迫。

      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和建设的好形势,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适时适度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哲学依据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2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材料论述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21.倡导和实践绿色消费,应当统筹安排,防止矫枉过正,防止“绿色消费”变成“绿色消耗” 、“绿色浪费” 这一说法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②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③坚持矛盾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④树立正确观念,发挥意识能动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2. 有诗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又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不准确的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 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待问题C. 事物的矛盾双方是不平衡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 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2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词蕴含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的存在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4. “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 学而思网校 第 4 页 共 5 页4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②.抓主要矛盾③.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5.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春江水暖鸭先知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表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37. 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超过9%,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GDP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 也有人认为:"GDP 并不能涵盖一切,追求 GDP快速增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专家指出:“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为什么“不能不要 GDP,也不能只要 GDP”?(13 分) 35.北京的城市规划,要处理好 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的关系既符合 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城市区 别于另一个城市时,她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 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地丧失掉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如何使北京成为和谐家园?(12分)学而思网校 第 5 页 共 5 页5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B B D D D B B A A A A B C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A C B A C B A C B B C26、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保持较快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