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命体征监测课件.ppt
17页小儿生命体征监测1小儿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评价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小儿生命体征监测体温—T•体温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是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脂肪的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3小儿生命体征监测测量方法正常范围操作方法测量时间口测法36.3-37.2℃放在舌下,紧闭口唇3分钟腋测法36-37℃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体温表5-10分钟肛测法36.5-37.7℃将肛表头部润滑后,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3分钟4小儿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异常体温异常升高低热 37.5-38 ℃ 中度发热 38-39℃高热 39-41℃超高热 41℃以上降低轻度 32-35℃中度 30-32℃重度 30℃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25℃体温每升高1 ℃,脉搏增加 10-20次,呼吸增加3-5次5小儿生命体征监测高体温•密切监测体温密切监测体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新生儿应以物理降温为主)Ø温水擦浴或温水浴,新生儿不主张冰敷,忌酒精擦浴Ø降温床、冰敷Ø降低环境温度Ø松开盖被、减少衣物•口服退热药等,要注意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口服退热药等,要注意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6小儿生命体征监测低体温•密切监测体温•保暖:预热衣物和包被、保暖台、暖箱、暖风机、热水袋•减少散热7小儿生命体征监测脉搏-P与呼吸-R•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动脉管壁的搏动,称为动脉搏动,简称脉搏。
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叫脉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除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8小儿生命体征监测脉搏的测量•测量部位:身体浅表、且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胫骨后动脉、足背动脉,临床上常选桡动脉;•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模按在桡动脉表面;•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于2,危重病人测一分钟;•5岁以内小儿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9小儿生命体征监测呼吸的测量•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放在患儿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半分钟,将所得的呼吸乘于210小儿生命体征监测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min)年龄(岁)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3<130-40110-1301:3-41-325-30100-1201:3-44-720-2580-1001:48-1418-2070-901:411小儿生命体征监测异常脉搏与呼吸婴儿(1岁)幼儿(1-3岁)儿童(3-6或7岁)心率↑>160>140>120呼吸↑>60>50>40心率↓<100<80<60↑12小儿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运动,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测;•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脉搏短促者须同时测量操作,一人听心率,一人听脉率,由听心率的人发出始停的口令,计时1分钟。
13小儿生命体征监测血压-BP•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射血,使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的数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期,动脉血压下降至最低的数值称为舒张压14小儿生命体征监测各年龄段血压正常值年龄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计算公式(收缩压)新生儿70-8230-38<1岁:月龄×2+681-6月70-10030-456-12月90-10535-451-2岁85-10540-50>1岁:年龄×2+80舒张压=收缩压的2/32-7岁85-10555-657-12岁90-11060-7515小儿生命体征监测谢谢聆听!16小儿生命体征监测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17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