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轮建造中船厂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docx
14页邮轮建造中船厂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罗逸仁摘 要:邮轮建造难度较高,我国部分船厂刚进入邮轮建造行业,但缺乏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经验为此从船厂角度对邮轮建造中供应链质量管理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船厂的总体供应链质量管理应从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质量以及装配质量三个维度对上下游各个节点进行管理,并从收益影响、产品数量、供应风险等角度对属于不同预算类别的供应产品制定了质量管理策略关键词:邮轮建造 供应链质量管理 供应商分类 预算分类 产品质量:F274 :A :1674-098X(2021)02(a)-0130-06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of Shipyard in Cruise ShipbuildingLUO Yiren(Sino-US Global Logistics Institut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The cruise shipbuilding process is difficult. Nowadays some shipyards from China have just enter in the cruise shipbuilding industry but lack the experience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difficulties i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ipyard. The overall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product quality, logistics & warehousing quality and assembly quality.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each kind of supplier products classified by budget categories are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nue impact, product quantity, supply risk and so on.Key Words: Cruise shipbuilding;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upplier classification; Budget categories; Product quality邮轮旅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邮轮建造行业的发展,目前邮轮船型是在造船行业整体萧条下为数不多还保持增长的船型之一。
然而与普通船舶建造不同,邮轮属于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型,其建造涉及大量零部件的集配,部分模块技术壁垒高,在按订单设计(Engineering-to-Order, ETO)生产模式下还需要满足船东的定制化需求[1],因此邮轮建造复杂度高,难度巨大,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邮轮建造攻关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完善邮轮生产与服务配套产业链;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邮轮建造及配套装备产业发展,重点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在船舶建造的供应链网络中,供应链质量的实现依靠网络中船东、船级社、船厂、供应商等各个节点之间的协同与高效运转,船东总质量需求随着供应链被分解为船厂与各个供应商的细分质量需求,而船厂与各个供应商细分质量目标的实现又汇集成了船舶建造总质量目标的实现,船级社对整个过程进行质量审核与认证我国已有部分船厂具备了客船、滚装船等相似船型的建造经历,也开始进入邮轮建造领域,但由于邮轮建造供应链结构更加复杂,质量要求更高,船厂需要在供应链中加强质量管控,才能确保满足船东质量要求并按时顺利交船。
因此本文将分析邮轮建造中供应链质量管理存在的难点,并为船厂设计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1 文献综述管理者对质量的关注点在不同行业中一般存在差异,顾客满意度、平均故障时间间隔、缺陷率、退货率、交货速度等指标都可以对质量进行评价而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顾客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2]隨着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变化,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开始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竞争需求,多企业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供应链质量管理(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CQM)开始出现大部分学者认为供应链的协同合作以及核心企业的领导是SCQM的关键Parast(2019)[3]提出SCQM是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融合,SCQM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在于供应链协同一体化,各企业相互合作与相互信任,共同为最终产品满足顾客质量需求而努力陈忆文(2019)[4]认为SCQM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给到用户的过程中,供应链上各企业以质量为目标,整合资源与流程、通力合作,从而提供满足或超过最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Phan等(2019)[5]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对上下游采取质量管理的企业比仅对内部进行质量管理的企业在最终产品的质量、成本、配送等绩效的表现更优。
郭本海等(2019)[6]通过模型证明核心企业主导下SCQM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应该突出核心企业的主导地位周金华等(2020)[7]验证了通过核心企业的质量奖惩与成本分担机制能更好实现对供应链质量的控制在造船行业中,供应链质量近几年开始被人们关注,田娜等(2016)[8]以现代船舶为例,指出复杂产品的供应链质量管理需要由总装核心企业主导实施,与供应链各企业之间协同进行质量管理,开展关键质量特性分析、关键节点识别、供应链质量绩效评估等工作翁雨波(2019)[9]在国外船厂经验基础上总结了邮轮建造供应链管理的特点薛雷等(2019)[10]对造船企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了船东的质量意识与要求是影响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最根本因素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模式,意味着核心企业不仅对自身的设计制造质量进行管理,同时还对供应链上下游节点进行协同质量管理2 邮轮建造供应链质量特性与管理难点分析2.1 邮轮建造供应链质量特征概述2.1.1 邮轮建造供应链结构邮轮建造的供应链结构与大多数船舶建造的供应链结构类似,均以船厂为核心,并由下游船东驱动,船级社监督,逐级向上游供应商发散。
与大多数船舶不同的是,第一,邮轮建造中供应商跨多行业、多领域,船厂、船东、船级社、各类供应商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第二,邮轮建造中供应商承担了大部分的工程量,对船厂的过程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约80%的建造工程量由各类供应商和分包商完成,其中一些预制舱室模块舾装率可达近100%,为工时的节约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船厂仅承担20%左右的总装工程量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2.1.2 邮轮建造质量控制体系邮轮建造质量控制体系一般由强制认证、质量认证、船东监督三层组成第一层是强制认证层在我国,强制认证部分由国家海事局、船级社综合国际海事组织的有关决议要求与我国船舶检验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与船舶行业特点的强制质量检验要求,一般包括海事局的法定检验和船级社的入级检验,目前我国依照2016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船舶检验管理规定》实施第二层是质量认证层造船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一般会自愿按照ISO9000族标准等国际质量标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体系经过了多次改善,目前最新的标准为《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版本,由于ISO9000质量体系是为多行业设计的比较宽泛的标准,因此造船企业还需结合船舶行业的特点进行适配,从而让ISO9000质量体系在造船行业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第三层是船东监督层船东为了保障自己个性化定制的质量需求得到满足,会派出船东代表组建驻场小组,按照船东与船厂的合同对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并将质量监督内容形成备忘录,作为船东检验的依据由于邮轮是由船东主导设计的高附加值船型,邮轮建造中有非常多的定制化质量需求,因此船东监督层是保障邮轮船东质量的关键一层2.1.3 邮轮建造供应产品分类邮轮建造中,上游供应商种类多、数量庞大,质量管理难度高首先,船厂对不同类型供应商的管理权限存在差异,由于船东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力,有一部分供应商会直接由船东指定、或者由船厂选择并经船东审核通过,船厂的管理权限受到约束其次,船厂与各供应商的合同关系复杂,船厂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单只是采购合同关系,还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等存在服务合同关系,与定制模块产品供应商、设计院等存在技术合作协议等由于邮轮建造周期较长、工程量大,在造船合同中不同供应产品存在不同的预算本文根据供应产品在造船合同中所属预算,将供应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包含在固定船价预算的供应产品(Ship Price Items, SPI),第二类是包含在可变总价预算的供应产品(Lump Sum Items, LSI),第三类是船东负责购买产品(Owners Delivery Items, ODI),三类供应产品的特征如表1所示。
SPI产品与LSI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SPI产品一旦签订造船合同其采购价格便无法更改,而LSI产品在满足建造合同的要求下,如果船厂在购买上实际花费大于总价合同规定价格,船东需要向船厂补上超过部分费用;如果船厂实际花费小于总价合同规定价格,则船东有权用节约部分费用抵扣船价或支付其他费用设计可变总价合同的目的在于减弱供应产品市场波动、国际汇率等因素对邮轮建造的影响而ODI产品与其他两种类型产品的区别在于,ODI的订货责任在船东,船厂不对产品质量负责,仅在仓储、安装等方面协助船东完成装配2.2 船厂面临的供应链质量管理难点分析船厂面临的供应链质量管理难点主要来自上下游1)下游船东主导下对邮轮子系统质量要求高在三層质量控制体系中,供应产品是否满足质量需求,关键在于船东监督在船东监督中,一般在建造合同中指定母型船(Reference Vessel)并约定各子系统的质量要求按照指定母型船的质量来衡量,缺乏普遍认可的行业规范,难以形成具体的要求指标,由此赋予船东更多的决策权力,实际上提高了船厂对各类子系统和供应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2)上游供应商类别众多,质量管理难度高由于邮轮建造中供应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同时船厂与供应商的关系复杂,决策权力有限,并且不同供应商与其供应产品对船厂的利润影响差异较大,船厂不能采用统一标准对各类供应商和供应产品进行质量管理,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和供应产品设计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案,多种质量管理方案的并行和交织给船厂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 船厂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3.1 总体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针对船东质量要求高以及供应商种类多数量大的难点,从管理内容、管理对象两部分析船厂在邮轮建造中的总体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3.1.1 管理内容由于邮轮建造是一个从零部件生产、集配到船厂总装的过程,因此在邮轮建造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船厂需要管理供应链中供应产品质量、物流与仓储质量与装配质量第一,供应产品质量是邮轮建造供应链质量的基础在供应产品质量管理中,由于大多数供应产品并非标准件,船厂应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