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方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559075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6.7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方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摘要]方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在当下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中似乎日渐没落但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言电视节目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全国又掀起了一股方言热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探讨在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对文化传播所起的作用[关键词]方言 方言电视节目 文化传播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讲方言,说“土语”渐渐成为落伍、土的代名词但随着方言电视节目在电视节目领域燃起的星星之火,全国上下又开始以讲方言为潮,一时间,东北话、陕西话、广东话等方言成为电视节目的宠儿,也成为大众竞相学习的新潮语言本文将以方言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方言电视节目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而阐述方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一、方言的解读与分析(一)语言学下的方言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方言( dialect)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在地域方面的变体具体来讲,它是指同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区,也有移民把它带来远离故乡的地方。

      这些远离故乡的方言久而久之会变为新的地域方言伍牡会方言是语言在社会方面的变体,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等不同,口音、措词、言谈也会有差别本文中所说的方言主要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极为密切,现代汉语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十分广泛,差异处表现为:词汇、语音、语法各个方面,其中语音间的差异最为明显由于这些方言与社会共同语相互联接,因此,它们不是单独存在的二)方言的特性分析1、方言的文化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闪烁着其独特的光芒众所周知,文化交流是促使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交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多民族的交流和地域的广博是我国方言多样化的成因方言虽然是“土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当地人的生活与交流中,它代表的是当地文化,有着这一地区的历史情感如对“媳妇”的称呼,南方人一般称为“新妇”新妇”一词在古代就一直存在南方方言中将其一直保留下来新妇”顾名思义是“家里新来的妇人”,这个概念反应出汉文化中长期以来妻子到夫家落户的婚姻制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这一称呼流传下来,不仅做为当地方言的一个特有名词,也体现了南方文化的一个方面。

      它说明,方言与当地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方言是有文化性的2、方言的群体性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产生的方言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产生的主要条件有三个方面:移民、发展变异、民族融合这三个方面说明,方言]是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的,单个人所说的语言无法构成方言它是一个地区人们集体参与传承的结果方言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体现,是民众在日常生活、劳作中使用的最一般的语言3、方言的继承性方言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传承性其表现在时间的纵向延伸和空间上的横向延伸我国的方言是通过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世代继承的产物我们的方言中遗留着祖先的语言和语音,记载着祖辈的历史文化许多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其对应的文字,这与方言口耳相传的特点不无关系而方言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传递一系列知识、技能、道德的作用,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方言本身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二、方言电视节目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随着上世纪90年代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正如一枚银币有正反两面,方言电视节目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有对立的两个方面1、就本土化而言,方言的使用增加了方言电视节目的亲和力,有利于拉近媒体与受众的接近,提高了地区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将“方言”作为地区特定文化口口相传。

      人常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方言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听到主持人用方言告诉受众什么事情,自然是自己人说的,可信度就要高多了本土的就是大众的在这里方言为新闻的本土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表达特点,有特殊的语音、词汇体系,有极富感染力的一面用当地方言,说当地的事,表现当地的人,再加上采访对象语言风格的统一,肯定是极富特殊感染力的新闻传递2006年7月5日,一档时长约30分钟的云南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大口马牙》亮相都市频道“条形码”时段大口马牙”是地道的老昆明方言,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不考虑实际而盲目的对一个事物的夸大,没有考虑后果如何在市井百姓眼里的“新闻”,如坑蒙拐骗、小偷偷东西或是刚刚发生过的事等等,是很难全部直击现场的对于这些,《大口马牙》有一绝招——将百姓提供的素材拍成小电影,让场景重现,在轻松搞笑中针砭时弊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生活,看到了自己和熟悉的人群,催生感动与共鸣这种将当地发生的事用当地的语言讲述出来的方式深受观众喜爱,许多离乡背井无法排解乡愁的人就是通过收看自己地区的方言节目来增加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其他地区的观众则可以通过观看方言电视节目来了解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这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起到了辅助作用。

      2、就社会融合而言,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容易使受众局限于当地狭小的区域,追求的是一种狭隘的认同感,并且这种认同感将会给外来者带来排斥感,导致该地区的社会融合力受阻不可否认的是:方言新闻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当地居民,受众群限于使用、明白节目所用方言的人方言电视节目在当地居民中成就身份认同感的同时也在受众群中有意无意的造成了排外效果方言毕竟是一方之言,“方言”的掌握是区分受众群体的标准,新闻传播的方言门槛甚至不能覆盖既有的行政区划,新进入居民以及城市中的流动人群更是被排斥在外对于外来居民来说,方言可以算做是文化交流上的一种阻碍和壁垒方言电视节目的播出势必会受到不懂方言的人群尤其是城市或地方新居民的抵触和排斥人际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而造成交流不畅通甚至产生误会、争议也是屡见不鲜的由于方言是一方之言,在传播过程中,如果不是当地居民或没有方言基础的人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的再以前面提到的云南方言新闻节目《大口马牙》为例,“吹把散牛,冲冲壳子,老钱师,小咪渣,天南地北款仙事……搞笑呢,稀奇呢,七点过点,大口马牙光听以上节目的开场白,非云南居民又有几个可以准确理解句中的意思呢?节目中的主持人(老钱师,小咪渣)既是演播室里的说书先生,用一口土里巴叽的昆明话议论着身边的各种奇闻逸事,对本土居民来说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而对于外地观众来说,有时却有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

      结语总体而言,方言类电视节目在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种类较多的环境下,为地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身份认同的机会地方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方言类新闻节目得到确认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实质上是基于对本土文化的自豪以及对家乡和自我的认同不可否认,方言的使用在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中也制造了文化壁垒,造成了沟通障碍参考文献①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③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④胡正荣:《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⑤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⑥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0:00(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责编:刘冰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