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姑娘》课后反思.docx
2页棉花姑娘?课后反思 真是没有想到 ,学完?棉花姑娘? ,我班学生就能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且还不愿下课!想一想 ,是有原因的一、 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我注重了“体验〞的过程有人说:体验是语感活动的桥梁 ,是语文素养的土壤作为语文素养 ,无论是能力培养、智力开发 ,还是情感培育 ,都需要结合具表达实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 ,更需要以生动真实的情境去激活和感召 ,以引发积极、愉悦、美好的心理感受 ,进而使之受到感化、得到熏陶 ,获得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感动学生 ,首先要感动自己;要想感动自己 ,教师就必须要深入研读教材 ,找准情感态度渗透的突破口 ,并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在备课时 ,我发现 ,虽然一年级的课文内容并不难懂 ,但是有些语句中也包含着一些思维的转变过程比方:三句棉花姑娘的请求 ,看似一样 ,其实第三次多了“快乐〞一词按照常理来说 ,前两次求救都没有成功 ,棉花姑娘可能会觉得失望 ,可是第三次青蛙来了 ,她为什么却快乐地说呢?再仔细读读课文 ,就不难体会到两次的失败 ,使得棉花姑娘把青蛙看成是最后的希望了 ,所以才会快乐地说。
因此 ,在教学“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分三个层面进行突破:1.在学完第一自然段 ,体会了棉花姑娘的心情之后 ,我让学生猜猜此时此刻如果医生来了 ,棉花姑娘会对医生说什么?相机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在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时也让学生体会棉花姑娘说此句话时的心情3.最后把三次对话全部出示 ,这不仅是对文本的整合 ,更是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棉花姑娘的心理变化 ,是一次比一次着急在课堂上 ,我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 ,确定了主人公棉花姑娘的情感变化主线:“盼望〞——“快乐〞——“惊奇〞——“笑了〞 ,并以此为根底 ,将学生的读书、识字 ,与孩子们评说、表演、歌唱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 ,将学生的活动安排得充实、丰富 ,使学生调动全身感官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我也注意以教师的情感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 ,重视语言的鼓励 ,与学生平等交往二、 采取了合作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根据本文的内容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我着重以合作读演的学习形式 ,让学生参与、交流、生成我们都知道文章再生动 ,毕竟是以文字作载体 ,而让学生走进角色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表演式朗读是低年级孩子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不但有利于更深刻地感知课文 ,而且是培养和开展学生再创造的有效手段。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开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在这堂课上 ,教师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 ,学生之间屡次合作读演 ,在交流课前收集资料时引导学生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拓宽了交流的信息空间 ,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强化了主动参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 ,在相互交流中启发 ,情感和认识水乳交融 ,学习兴趣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