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2021届高三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8119064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2014届高三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Na 23 Mg 24 Cu 64 S 32 O 16 Cl 35.5)6.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O4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B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C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2+D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该溶液中存在I-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1mol•L-1的NH4Cl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个NH4+ B.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含共价键数为5 NA C.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05 NA个阳离子 D.1mol冰醋酸和lmo1乙醇在浓硫酸加热下反应可生成NA个H2O 8.对①乙醇②淀粉③油脂④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②和③在人体内充分消化吸收时,③释放的能量更大 B.①能使④失去生理活性而变性 C.①可由②水解的最终产物反应制得 D.③和④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相同9.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10.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铜 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直流电源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 W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11.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 △H<0,反应经60s达到平衡并生成0.3 mol 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05 mol/(Ls)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至20 L,则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至5L,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23. (15分)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CH4 (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l则CH4 将NO2 还原为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 2N2(g)+3H2O(g) ΔH < 0 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条即可) (3)利用ClO2 氧化氮氧化物其转化流程如下: NONO2N2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 NO2 + HNO3 + HC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 。

      4)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浓度/mol•L-1/时间/minNON2CO200.10000100.0580.0210.021200.0400.0300.030300.0400.0300.030400.0320.0340.017500.0320.0340.017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56(保留两位小数).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减小CO2的浓度.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或“<”).24.(15分)某地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63%)、Al2O3(25%)、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如下:(1)“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酸浸”时铝浸出率的影响因素可能有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写出两个)(3)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碱溶”时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Fe3+ +3OH- == Fe(OH)3↓; ___ _4)已知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1和3.2,Al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1和5.4为了获得产品Al(OH) 3,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操作过程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5)以煤矸石为原料还可以开发其他产品,例如在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除铁后,常温下向AlCl3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可析出大量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25.(15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二主要流程如下:沉淀反应器过滤洗涤沉淀干燥高温焙烧MgAl2O4氨水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⑴制备MgAl2O4过程中,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如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⑶在25℃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 -34⑷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

      ⑸将Mg、Cu组成的3.92g混合物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1.79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8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g31.〔化学选考1: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VA族的氮、磷、砷(As)等元素的化合物在科研和生产中有 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N、P、A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 ;PO43-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4)PH3分子中P原子采用 杂化 (5)H3AsO4和H3AsO3是砷的两种含氧酸,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H3AsO4比H3AsO3 酸性强的原因 6) CuCl2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Cu(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32.〔化学选考2:有机化学基础〕(13分)有机物H是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G为合成涤纶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已知以下信息:①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②G为C和F一定条件下1:1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③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化学名称为 ;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H的结构简式为 ;A→D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C和F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