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陶渊明 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羟羟
  • 文档编号:339784506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9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3 陶渊明【教材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拓展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陶渊明其一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①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注】①谢:此处为“告诫”的意思,告诫年轻人交友不要意气用事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连用两组叠字,两个典型意象,既描写出居所环境的优美,也寓指两人之间感情的纯洁和深厚B.诗歌三、四句写别离的憧憬,上承一、二句的情感,下与九、十句形成强烈对比,抒发了抒情主人公的伤感C.诗歌七、八句通过想象“君”与嘉友不需交谈,也不需借助外物,自然沉醉,侧面表现了“嘉友”的魅力D.诗歌尾句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了与“天涯若比邻”相似的观点,卒章显志,有力地突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2.本诗最后四句与《诗经·氓》最后一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待感情的态度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陶渊明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①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注】①巽(xùn)坎:《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这里借指风浪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说明过去就有很多人对仕途感叹,“知之”说明诗人有切身体验,表达出对官场的厌倦B.“山川一何旷”描写了山川的秀丽景色,以乐写哀,诗人借自然风景表达仕途的艰险C.“久游”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情,悔恨自己误入仕途,认为不应该在仕途淹留D.尾句与“乐夫天命复奚疑”相似,都写出了诗人的心志,从“复何疑”“复奚疑”可看出诗人的决心4.“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归园田居(其六)陶渊明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①注】①三益:语出《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东皋种苗、荷锄劳作,见禾苗遍野,归家之后酌酒自饮,辛劳之倦随之消减B.夕阳、巾车、暗路、归人、烟火、稚子等意象组合巧妙,虚实结合,画面温馨宁静。

      C.“问君”两句借用设问,巧妙地将描写田居生活场景过渡到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悟D.全诗以时空转换为序,叙事抒情结合,“素心”二字收束全诗,表现诗人人生志趣6.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外罕人事”是指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的轻松愉悦B.“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C.诗歌写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田园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8.诗歌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所见的美景,诗人与友人登高饮酒,其乐融融B.“相思”指农闲下来想到意趣相投的友人,即便已经睡下也要穿上衣服前往相见C.诗歌第五联使用反问,表现了诗人不愿急着离开这种生活的心理,道出了久居的意愿D.在诗歌最后两句中诗人悟出了自然之乐的真谛:人生必须自食其力,尽力耕作必有收获10.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十二首(其四)[东晋]陶渊明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注】!【注】谢灵运有诗亦云:“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二句借用典故,寄托了诗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心愿B.三四句既写出了诗人对骨肉亲情的眷恋,也暗示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C.五六句写诗人终日纵情沉湎于饮酒抚琴,展现了诗人归隐生活的自在随心D.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率,蕴含哲理,体现了陶诗“淡而有味”的风格。

      12.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①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①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诗人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14.本诗中“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两句是什么含义?体现出了怎样的劳动观?请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七)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②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通“浥”②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赞秋菊的佳色,不待露水消融在其色香俱佳时采撷,尽显对菊的独爱之情B.诗人撒菊花于酒中,自斟自饮,解忧忘俗之外,别有一种高洁洒脱的雅趣C.日晚鸟归之景频见于陶诗,很有象征意味,多是诗人辞官归田的形象写照D.东篱采菊,凭轩饮啸,生活简单,精神丰赡,诗人以清高傲视着俗众生活16.有人说诗的后六句流露出诗人“喜乐与寂寞兼有”的心绪,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九、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酬刘柴桑①陶渊明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②周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墉,嘉穟③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注]①此诗写于409年,陶渊明约44岁②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③穟,同“穗”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告诉朋友刘柴桑自己的居所鲜有人事应酬,自己时而会忘记四季变迁B.三、四句和《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样,写出了居所的清幽娴雅C.七、八句写诗人看见新葵、嘉穗心生感慨,不知道来年是否还能看见像这样的盛景。

      D.全诗有多处矛盾之处,如“时忘四运”与叶落知秋,精微地传达出诗人的多重人生感慨18.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中评此诗“知苦趣乃益添乐趣”,请结合全诗谈对这句评论的理解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荆轲(节选)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从太子丹养士引出荆轲,三四句写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提剑出京B.诗歌叙述了荆轲刺秦王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等场面C.“图穷”两句描绘刺秦的画面,正面表现了荆轲的果敢和雄姿勃勃的形象D.“其人”两句直接抒情,肯定其人虽已逝去,但精神犹在,传载千古,充满赞叹20.本诗是怎样塑造荆轲的英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pptx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6.2师生交往.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课件:6.1学无止境-课件(共30张PPT).pptx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3第1课时 生活在民主国家.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3.1维护秩序.ppt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课件(共20张PPT).pptx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共40张PPT).pptx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7.1《单音与和声》.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3让家更美好.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课件:7.2走向未来课件.pptx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4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课时 基本经济制度.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4.3诚实守信 (共23张PPT).ppt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课件:9下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共35张PPT).pptx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8上 第二单元 做守法的公民.pptx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4.2《情绪的管理》.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5.2网上交友新时空.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课件:5.1走向世界大舞台课件.pptx 【高中语文】《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