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对联欣赏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doc
53页古今对联欣赏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洪亮,号九牛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古今对联欣赏来源:四川省德阳市鄢家初级中学春联小史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上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也是古代遗风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始祖”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chǎng)写的,现在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春联”名称的诞生是在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注:因对联最早源于春联对联种种春联:是对联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节日用联,多数是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春联,有的地方又叫“春贴子”、“门贴”、“门对”、“对联”、“挥春”等婚联:即结婚用联多含有祝福新人幸福、白头偕老等意。
寿联:祝寿的对联多含长命百岁、赞颂德行等自作寿联的,也有对自己一生作总结或对人寿、康宁等进行描述贺喜联:因亲朋有喜事而赠送之联,多有恭贺、祝愿之意题赠联:指题赠友人、晚辈、下级或河山风光等的联语,多有劝勉、赞颂等意集句联:将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集拼而成的对联,又称作诗词集句联趣对:指游戏笔墨、具有趣味而雅俗共赏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活泼,诙谐有趣戏台联:旧时演戏,往往在戏台两旁贴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观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有的戏台联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名胜楹联:是指风景名胜之处的对联这类对联,有的写景咏物,有的抒怀叙情,有的评人论史,有的借景说情其风格多样,或诙谐纤巧,或明快豪放,或庄严深沉口语联:指包括对联的口头创作、俗语对和白话对联其特点是通俗、口语化,或富趣味性口语对联中有相当部分还有斗智、试智的内容讽刺联:这是用于讥讽某种人或某类事物而用的对联其语言往往尖锐泼辣,入木三分,令人深省格言联:这是格言、警语一类的对联或用来自勉,或题赠他人,有的挂在中堂,有的置于座右挽联:为对死者表示哀悼而专作的对联有为已故者作的,也有专为自己作的内容或歌功颂德,或借题发挥,也有正题反做,讽刺或揭露死者。
行业联:指各行业专用的对联,如商业、服务行业等我国长联前十名昆明大观楼长联,被称作“天下第一长联”,乃因其出现得最早,也被最早介绍(梁章钜《楹联丛话》,1840年)其“长”实际只是清乾隆年间“之最”,现在发现比它长的又有一大批且按字数由多至少,介绍长联的“前十名”1.清人钟祖棻(fēn字耘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作者作于狱中据说,江津有关部门准备将其镌刻悬挂起来2.今人华武赞长城联,1000字此联获1985年春节全国征联纪念奖3.清人钟祖棻(字耘舫)六十自寿联,890字作者作于1906年,时在狱中4.今人李芸青题长沙天心阁联,456字,为1983年天心阁重修而作5.今人马连明题辽宁千山山门,426字6.挽友联,412字,作者不详,可能为清末民初人7.清人张之洞题湖南洞庭君山屈原湘妃祠联,400字《对联欣赏》引自《荩箧(jn qe)集》,原缺16字,后由史树青据《对联杂录》补出8.清人李善济题四川青城山山门联,394字作者四川通江人,作于1910年9.挽昆明“121”惨案烈士联,392字作者不详,作于1945年10.清人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联,350字这些是“十长”,而不是“十佳”。
排前十名,可靠性还大些,再往下排,就必然会有“遗珠”之憾了据资料看,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要排到50名左右了对联十七种1.拆字例一:“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例二:“妙人兒倪家少女;搞弓长张府高才例三:“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种重木,犁利牛,十口为田例四:“户羽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革圭不正,江南女子靸(sǎ)歪鞋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例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2.谐音例一:“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例二:“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例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是“一’’的谐音,即缺衣;下联少“十”,“食”是“十”的谐音,即少食横批意为没有东西3.回文例一:“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例二:“柳如是如柳;华来士来华例三:“秀气云山云气秀;山青霭秀霭青山4.叠韵相同或相近音的字紧挨在一起例一:“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例二:“嫂扫乱柴呼叔束;姨携破桶叫姑箍例三:“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5.异字同音例:“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例二:“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6.同偏旁部首例一:“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例二:“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7.数字例一:“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幅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例二:“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相传为苏东坡与二位学友赶考时所作例三:“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8.复字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例:“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9.叠字例一:“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例二:“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10.加词急转在原有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
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11.藏字对联中藏入人名、物名、地名等等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曹锟出钱贿选总统后,章太炎题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把“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 ”巧妙地藏于其内12.叠字读音不同例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例二:“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13.反推例一:“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二:“无锡锡山山无锡;黄河河套套黄河14.哑联乾隆微服私访,对一锄地农民指塔出上联:“孤塔矗矗七层四方八角农民摇手而去,这个摇手动作就是下联:“双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所指处有一条大黄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佛印顿悟,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就这样完成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15.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例:“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由刘禹锡《陋室铭》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16.改字古时某地主家父子用钱各买了一个“进士”,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贫苦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在对联上改了几笔,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17.连环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了一个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有个农民对了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对联风格五类型对联与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由于作者的秉赋、性格、气质、素养、情思的差异,必然导致格调、气度、态势、风姿、神采、韵致、情趣的差异下面介绍五种类型:1.豪放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词夸张,内容豪放,气魄宏大,无所拘束如有一副写“虎”的对联:“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2.婉约这种风格表现在文词委婉,具有不失本意的温和与曲折感,常用比喻修辞格,如:“三春花满香成海;八月涛来水作山3.浪漫这种风格表现在对联的诗意浓,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加强读者印象如:“抚动琴弦,适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又如:“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4.朴实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语平常,直言快语,明白晓畅给人一种直切、朴实,稳重的感觉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5.诙谐这种风格表现在语言幽默,意味深长如:“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又如:“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皇帝年号嵌入对联清文宗(咸丰)在位时曾举行大寿,有状元萧景钟将当朝及前六朝共计七个年号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分别嵌入上下联句首,作颂联云:“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黎,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治宇内,熙政绩,正直洽朝,隆平洽野,庆云生五色,光华焕星辰日月,丰溢皇都在我国对联中,以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首者,实为罕见此对联用语精炼,对仗严谨,扣合工整,字句恰当,是名副其实的“绝对”据传说,萧景钟因私行不检,遭受革职的处分,因作此颂联而获得文宗的赏识,遂又复功名藏 谜 联谜语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藏意法:把谜底的意思隐藏在联语里面,例如:“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每句各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是:法正、孔明2.藏形法: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例如:“远树两行山侧立;扁舟一叶水平流谜底:慧这一副字谜联面底缀合、谜趣盎然,被谜界一致公认为藏形谜中的典型佳作。
3.组字拆字法:将联语中字的笔画、部位或增或减,另行组合或分解,例如:“苟不为非何所罪;皆因失口而伤吾上联谜底为“四”字,下联谜底为“五”字4.隐喻法:利用某些事物的特征来隐喻谜底例如旧时一商号开业时某秀才撰来贺联:“公鸡鲤鱼母猪肉;木耳黄花酒曲粑从字面上看,此联没有写什么“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但联中列举的六种食物,普通老百姓都懂得是“发物”,对于这家店铺来说隐喻着“开业大发”的意思,可谓高妙!歇 后 联有一类奇特的颇似歇后语的对联,以每联末字漏写或缺写用缩脚潜尾藏意,或隐去联语本意,让读者去体会潜藏的另一番意味这类联语,也有人叫“潜藏联”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以难对试人才智一次,小酒店掺水卖酒,朱元璋以“君子之交淡如”出联要秀才徐文属对,徐对以“醉翁之意不在”,联尾潜去“水”、“酒”两字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自杀,易君佐写一挽联:“与尔同消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下联各有意漏去一个“愁”字,既切莫愁的名,又隐含深沉的悼念之意古人作联嘲笑某庸医吉生:“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将“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两个成语中最后一字(也是庸医的名字)歇住不说,而字面又极尽嘲讽揶揄之能事这类歇后联,往往采用古代诗词文章中众所熟知的句子。
有的与上稍有不同,不是用的集句形式如旧时某地百姓送给一个外号“填不满”的贪官一副寿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粗看难知内里,略加咀嚼拍案称绝,原来用的也是潜尾法,上联缺“八”,下联少“耻”,寓“王八无耻”之意另一种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