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厂区布置.doc
7页2.4.2 厂区总体概述本厂区布置为矩形,东西方向长为400m,南北方向宽为200m,总面积为80000m2工厂内可划分为行政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以及储运区根据建筑物的朝向,主导风向的影响(常年偏北风为主导主导方向),设立行政区位于分厂厂区的东北角,辅助生产区由于为了维修以便位于中西部,生产区设在西南部,储罐区于中东部本设计中,厂区内道路总体呈网格状布置,本厂区道路设计宽度为16米(双向四车道),次干道设计宽度为9米(双向两车道)整个厂区的道路及建、构筑物都进过严格规划,布置规整同步,人流与货流分离,并留有消防安全通道本厂区储存设施辨别为产品罐区和原料仓库本厂区有一块发展用地,是用来产区扩大建设的,位于产区的西边,生产区内本厂布局规划具有行政、生活全面有序,生产车间集中安全,仓储设施安全便捷,辅助公用设施便捷合理等长处,具体可见到下图2.4.3 厂区面积概算结合各项参数,涉及本厂的年解决量,产量,也通过参照实际化工厂布局,本设计基本拟定了本厂的建设规模与具体厂区内部的建设布局,下面为基本的厂区面积概算表2-2 建筑物构筑物面积一览表表2-3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2.4.4 工艺生产装置的布置规定设计规范规定工艺装置在厂区内布置应相对集中,形成一种或几种装置街区。
本设计中将反映车间和分离车间集中布置,设立在同一区块内,这样有助于集中铺设公用工程管线以及集中控制管理,并且工艺生产流程顺畅、衔接短捷,紧凑合理,与相邻设施也协调得较好除了有助于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外,集中布置工艺装置还便于施工、安装和检修工艺生产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合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位于厂区散发可燃气体的储运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本厂区集中人群的场合为行政区和停车场,位于东部,处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西风)的下风侧,同步储罐区位于生厂区的西部,是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2.4.5 辅助公共设施的布置2.4.5.1 蓄水池循环水场应接近重要用水区域,避免在工艺装置的爆炸危险区范畴内;避免接近火炬、加热炉、焦炭塔等热源体;不适宜布置在邻近的变配电所、露天工艺设备、重要运送道路冬季最大频率风的上风侧,并不应布置在受水雾影响而产生危害的设施的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本工厂中循环水场位于全厂的中部,能减轻了对易受水雾影响的设施所产生的危害2.4.5.2 发电厂设计规范规定发电厂应便于电线路的进出、不阻碍工厂的扩建和发展的独立地段当采用架空输电线时,应布置在厂区边沿地带本厂变电站位于厂区东边,便于高压进线和低压出线,离东门较近,以便电动变压设备的检修。
由于本厂区内反映工段耗电巨大,因而变电站设立在其附近,同步可与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变电站周边设立围栏,构成一独立区域并与储罐区距离较远,保证了安全2.4.5.3 控制中心中控室在变电站的南侧,与变电站的距离严格按照厂区布置规范执行厂区内车间上每个仪表的数据都要传送到中控室,需要有线路连接,实行通信控制在中控室附近设有消防阀和消防室,实时监控生产区,储罐区以及各辅助生产区设施的运营状况,同步负责与各部门的联系,调节生产指标2.4.5.4维修车间机修、电修车间宜集中布置在厂区的一侧、接近人流出入口的地段,并有较以便的交通运送条件;同步应避免机修、电修车间的噪音、振动对周边设施的影响本设计方案中机修、电修车间紧邻东大门,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运送条件同步维修中心位于生产区的东边,以便装置和设备维修及运送2.4.5.5 防爆墙由于本项目中反映的气体有易爆特性,容易对行政区导致安全威胁,因此本厂在行政区设立了防爆墙,其具有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能将爆炸的破坏作用限制在一定范畴内,减小危险发生时的损害限度2.4.6 厂区仓储设施布置原料、燃料、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仓库、堆场及储罐,应按其储存物料的性质、数量、包装及运送方式等条件,按不同类别,相对集中布置,并宜接近有关装置和运送线路,且应符合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的规定,为管理发明有利条件。
2.4.6.1 罐区设计规范中有关罐区布置的规定较多一方面,罐区应按照物料性质、从属关系、操作和物料输送条件,分别布置为原料罐区和成品罐区,其位置应满足工艺生产、储运装卸和安全防护规定,同步应留有必要的发展用地本设计中,原料储罐、产品储罐分开布置,既邻近工艺装备区,又邻近装卸区,充足满足了工艺生产和储运装卸的规定此外罐区正对南门,以便消防车的出入,达到了安全防护的规定设计规范规定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罐组宜布置在厂区边沿地带,同步应在人员集中场合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本设计也满足了这些规定,罐区远离了人员集中场合和易产生明火或火花的机修、电修车间,并处在她们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此外,液化烃、可燃液体罐组,不适宜紧靠排洪沟布置;与罐区无关的管线、输电线均不得穿越罐区2.4.6.2 仓库仓库重要用于寄存固体原料,应当设立在邻近重要顾客的场合,并以便运送和适应机械化妆卸作业;宜布置在厂区的边沿地带,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本厂区中仓库位于西南角,接近西大门和装卸区,以便运送并适应机械化妆卸作业,同步处在厂区全年频率最小风向的上风侧2.4.7 运送设施的布置2.4.7.1 罐区汽车装卸区罐区汽车装卸设施应当位于厂区边沿、空气流通的地段或布置在厂区外。
远离人员集中的场合、明火和散发火花的地点及厂区重要人流出入口和人流较多的道路本设计中,装卸区设立在厂区的西侧,紧邻西大门(重要货流运送出入口),同步远离人流较多的道路和也许产生明火和散发火花的地点2.4.7.2 停车场停车场的布置应当接近货流出入口或者仓储区布置,减少空车程;生产管理及生活用车单独设立车库时,应布置在辅助生产区本厂区内,专用于货品运送车辆的停车场位于装卸台的西侧,卸货后的车辆可以直接停在这片停车场内;而专属于生产管理区的车辆拥有独立的停车场,紧靠东门和周边各生产管理部门,交通极为便利2.4.7.3 厂区出入口设计规范规定厂区的出入口不少于2个,人流和货流出入口应当分开布置;重要人流出入口应设在工厂主干道通往居住区和城乡的一侧,重要货流入口应位于重要货流方向,接近运送繁忙的仓储区,并与厂外运送线路连接以便;重要出入口应设立门卫室本设计方案中共设立了2个出入口,分别位于东南两个方位,其中东大门重要服务人流,南大门和西大门重要服务物流北门重要为消防应急门,每个大门设有门卫室2.4.7.4 围墙设计规范规定建筑为与围墙的间距应不小于5米,道路与围墙的距离应不小于1米(围墙自墙轴线算起,建筑物、构筑物自最外边轴线算起,道路为都市型时自路面边沿算起)。
本设计中建构筑物与围墙的最小间距为6.5米,道路与围墙的最小间距为1.5米,均符合规范2.5 运送设计2.5.1 运送设计规定厂区运送线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足生产、运送、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规定,线路短捷,人流、货流组织合理;(2) 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重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宜呈环形布置,使厂区内、外部运送、装卸、贮存形成一种完整的、持续的运送系统;(3) 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4) 与厂外道路连接以便、短捷;(5) 建设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2.5.2 厂区运送设计本设计中,厂区内道路总体呈网格状布置,道路设计宽度为16米(双向四车道),次干道设计宽度为9米(双向两车道),满足消防车道宽度的规定厂内所有的道路最窄处不不不小于3.5m,可容许检修车辆的通行及保证消防车可以迅速地达到失火地点本厂地面所有达到无土化,地面以水泥和柏油两种构成,可以承受最大载重汽车引起的压力,同步利于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