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K****
  • 文档编号:346630347
  • 上传时间:2023-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一) 产房护理工作管理制度1. 产房助产人员除具备护士资质外,需经过专科培训、考核,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可正式上岗2.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更换工作衣、帽、鞋,戴口罩,非本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3. 孕产妇进入产房需更换衣服和鞋,产妇衣物一般不带入产房4. 产房内应保持室温22-25°C,湿度40-60%5. 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6. 对产妇提供持续的生理、心理和信息支持,帮助和指导正确的体位、呼吸、放松及活动产后1小时内应进行新生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至少30分钟产后产妇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如无异常,护送母婴返回病房,日间与责任班、夜间与夜班护士做好交接7. 保持产房清洁,每日常规清洁,每周一次彻底清洁(每周一)每季需做空气培养,每季做工作人员手,物品表面细培养,菌落结果达标,做好记录8. 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分别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顺序排列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标记明显,无过期包 (二) 产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产房的设施与布局:1)产房宜临近手术室、母婴同室,周围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源,相对独立。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3)墙面、地面、天花板应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4)产房分娩室平面净尺宜为4.20m×4.80m应有调温、控温设备,温度保持在24-26°C,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抢救台温度在30-32°C,注意通风及空气消毒5)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根据要求配备洗手液,消毒液和干手用品,室内配备空气消毒装置6)按外科洗手法洗手2.产房工作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患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暂时离开产房工作3.使用后的污染器械初步冲洗,湿式保存于密闭转运箱内送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复用器械器具用后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消毒供应室回收单独处理4.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护理和助产按隔离技术要求进行,根据病原体不同,做相应的清洁与消毒5.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6.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和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7.接生和手术中的感染预防措施:1) 接生或手术前,外科洗手,穿防渗透的无菌手术衣,戴外科口罩,无菌手套2) 无菌产包打开4小时未用,需重新更换无菌敷料一经开封,24小时内有效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且每台一套夹取无菌物必须用无菌持物钳,禁止跨越无菌区3)保持无菌单及手术衣干燥,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4)氧气湿化瓶每人更换,吸氧管一次性使用5) 助产器械包内备断脐专用剪及无菌纱布等,禁止断脐器械与其他产器械混用,婴儿脐带结扎线需达无菌要求6) 可疑宫腔感染时,立即进行细菌学培养7) 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一用8) 可重复使用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送消毒供应室进行消毒或灭菌9) 手术或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10) 吸引器、吸引瓶等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干燥保存8.产房的清洁卫生1) 产房保持清洁,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湿式卫生每日≥2次(工友早上6点--下午4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清洁消毒≥2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每周一大扫除,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打扫(工友负责墙面、地面、台面、窗户、窗框、门、门把手、门框的清洁消毒;当日值班负责所有柜内及抽屉内清洁消毒)。

      2)接生后或连台接生之间及时清洁手术灯的表面、台面、仪器、地面等若有血迹、体液污染,立即以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产房专用拖鞋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若有血迹、体液污染,立即以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4)洗手池每日清洁,有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抹5)待产床及产床使用后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及时更换防水床单(垫)6)室内每天通风换气,每天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接生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及空气消毒9.一般产妇的胎盘由产妇决定是否取回,医务人员做好记录,并请产妇或家属签字,不取回的胎盘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患有传染病产妇的胎盘不允许自行取回,应由产科护士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并做好与院内收集工作人员的交接记录10.死胎的处理:死胎死产胎儿按殡葬管理进行处置11.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过的敷料、棉签等直接丢在医疗废物袋中,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达到3/4满时,应采用有效的封口式妥善封口;针头、刀片等丢在利器盒内每次接生结束后将医疗废物清理掉12. 隔离产房要求1)产妇分娩前应进行HBV、HCV、HIV筛查。

      阳性者及急诊产妇(按感染患者对待)在隔离产房分娩,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2)所用物品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放入双层医疗废物袋内,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3)分娩结束后对房间进行终末消毒4)产床、地面及仪器等环境物表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先去污染物,再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消毒5)每天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接生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及空气消毒6)使用后的清洁物品,如抹布、拖把等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7)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用后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8)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胎盘应放置在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处理13.每季度进行产房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监测 (三) 新生儿腕带使用管理制度1.新生儿应使用“双腕带”识别标志,分别系在双脚踝(特殊情况下系手腕),提高新生儿两种身份识别方法2.新生儿出生时巡回护士即将婴儿录入在母亲病历中并打印腕带,将双腕带系于新生儿脚踝部上。

      3.佩戴腕带时松紧度以新生儿脚踝部最细处上方1cm为基准,松紧度一指松4.腕带核对要求:腕带打印后需经第二个护士核对,同时让新生儿家属确认腕带上的各项信息5.腕带作为新生儿标志和身份证明,不能随意取下和遗失6.责任班每天早上负责检查腕带是否整洁,字迹是否清楚,观察外带部位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有无过敏,局部血运是否良好,松紧度是否适宜,有无脱落等,如有问题需及时解决若发现有损坏需要更换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无误后重新打印腕带并予以更换7.新生儿进行任何操作及外出检查前后务必仔细核对其腕带信息与住院床头卡、治疗卡上的信息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及外出检查8、作废的腕带要及时销毁以免带来隐患新生儿出院时由当班护士负责将腕带取下并销毁,若特殊原因没有及时取下应通知家属 (四)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1.住院分娩(含剖宫产)的新生儿均收入母婴同室2.指导母亲掌握正确哺乳体位和含接姿势,协助母亲学会正确挤奶方法等3.帮助产妇在产后一小时内喂奶若发现婴儿哺乳量不足,要宣传鼓励频繁吸吮,协助端正体位及正确含接,指导产妇加强营养及注意休息。

      4.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婴儿吸吮情况反应及大小便次数,认真做好评估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5.随时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等知识,指导新生儿经络穴位按摩6.坚持母婴24小时同室,若有医疗处置或洗澡要分开时,也不能超过一小时7.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次不超过2人),母婴同室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15—20分钟,探视后病室进行通风换气预防交叉感染,并注意母婴保暖8.常规出生后24小时开始每日洗澡抚触游泳一次,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均应经过消毒处理;保证一人一用消毒,整理婴儿床,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及预防接种工作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在接触新生儿时做到一接触一洗手;诊疗和操作时遵守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戴手套,保持工作服清洁,避免交叉感染10.母婴出院后,母婴床单位应做终末消毒处理每季对母婴同室区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院感检测11.加强风险管理与安全宣教,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新生儿坠床、窒息、烫伤、冻伤、错抱及被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新生儿除喂奶外常规放置在婴儿床,以免发生坠床及蒙被综合症。

      (五)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凡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2)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3)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2.环境管理1)母婴同室及婴儿床的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流通,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2)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清水拖地,上下午各一次有血液等污染时去污染物后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拖地3)母婴出院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清洁消毒3.消毒隔离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患感染性疾病时,暂停哺乳并及时隔离治疗2)产妇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3)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等,应一婴一用,其他治疗用品一婴一用一消毒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4.新生儿游泳室管理1)新生儿沐浴管理: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淋浴水温38-40℃,游泳水温39--41℃;先洗非感染婴儿再洗感染婴儿,最后是隔离婴儿;院外洗澡游泳用专用淋浴及游泳池;每个婴儿从头到脚,从清洁部位到污染部位;婴儿用品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婴儿沐浴时限制人员数量;室内所有物品及地面每天在使用结束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一次。

      2)新生儿沐浴流程:操作者实施手卫生--测--查对腕带--准备沐浴用物更换的衣物、包被、尿裤等--将婴儿床推至沐浴间在小床上脱去包被和衣物 --游泳10--15分钟(按需)--按照患儿沐浴程序沐浴--婴儿放置于备有清洁浴巾的操作台上--擦干后消毒脐带--抚触--穿好衣物,核对双腕带,放回小床--将婴儿送回母亲身边核对无误--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 抢救仪器、设备、抢救药品专人管理,保证备用状态2. 分娩区不准使用明火,消防通道不得占用3. 孕产妇进入产房前,卸去首饰及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4. 孕产妇进入产程后,专人护理,严密观察产程,发现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同时通知医生5. 定期检查产床,轮椅性能,确保功能完好产妇睡平车应拉好护栏,必要时锁定平车制动系统,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6. 严格执行新生儿识别流程,新生儿娩出后,接生人员即告知产妇新生儿性别,并让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协助护士核对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后,即时佩戴双腕带,腕带佩戴在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