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招考7名工作人员强化训练卷(第7次).docx
119页福州市城乡建设局招考7名工作人员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_____A: 计划B: 金融C: 市场D: 财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C【解析】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中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金融和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不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以A、B、D三项都不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主要内容的顺序是_____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⑤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A: ①②③④⑤B: ③④①②⑤C: ④①③②⑤D: ①③②⑤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某日,小刘开车与小王约好一同去郊游,途中因闯红灯驾驶当场将行人甲撞死,并致行人乙重伤小刘欲送乙去医院救治,小王因为害怕阻止其救治,二人驾车逃离事故现场因时间延误,乙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_____A: 小王不构成犯罪,小刘构成交通肇事罪B: 小刘、小王均构成故意杀人罪C: 小刘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小王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 小刘、小王均构成交通肇事罪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 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本案中,小刘因闯红灯驾驶,应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后又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排除B、C两项另根据该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案中,在肇事后因小王阻止小刘救治重伤者乙,使小王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因此小刘和小王均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题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_____次围剿A: 三B: 四C: 五D: 六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的时间分别是:(1)1930年10月蒋 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人,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2)1931年2 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3)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4)1932年 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5)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 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围剿故本 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刘某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刘某的行为属于_____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公务员遇到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处理行为必须实行回避,是一种_____A: 职务回避B: 地域回避C: 公务回避D: 岗位回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为了防止与某一公务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形的公务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处理该公务,或者施加影响,而对其执行公务活动所作的限制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不属于我市“五大人才开发工程”的是_____A: 实施“宜宾复合型党政领导人才开发工程”B: 实施“宜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工程”C: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D: 实施“宜宾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宜宾市“五大人才开发工程”包括“党政领导人才开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工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技能型人才开发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
实施“宜宾科技人才开发工程”不属于宜宾市“五大人才开发工程”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_____元A: 3000B: 5000C: 7000D: 气0000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根据此条规定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_____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D: 维新派的活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现有21朵鲜花分给5人,若每个人分得的鲜花数各不相同,则分得鲜花最多的人至少分得( )朵鲜花A: 7B: 8C: 9D: 10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要使分得最多花的人分到的花尽可能的少,那么其他人分到的花尽可能的多。
5人分到的花应尽量接近,以保证分得最多花的人分到的花尽可能少,所以最好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21÷5=4.2,所以5人先分花数为2、3、4、5、62+3+4+5+6=20,还剩1朵花未分出剩下的1朵花只能分给之前分到6朵花的人则分得最多的人至少分得7朵鲜花,正确答案为A11.我国2011年“三驾马车”拉动经济更出力,这“三驾马车”是_____A: 消费、投资、出口B: 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C: 创新产品、拓展消费空间、公共服务完善D: 宏观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减轻、衣食住行改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有人认为用电池驱动的电动车是解决未来空气污染问题的一个潜在方案,但他们却忽 视了电池是要充电的,而目前我们的大多数电力都是通过燃烧有机燃料产生的,使用的电动车 越多,就需要建越多的电厂,因此目前所有的电厂都在以最大的负荷运转即使所有的汽车都 被电动车替代,也不过是由一种燃料替代另一种燃料而已由此可见_____A: 用电池驱动的电动车替代汽车需要建立更多的电厂B: 除非人们少开车,否则,明显地减少空气污染是不可能的C: 在使用中,用电池驱动的电动车也会造成空气污染D: 用电动车替代汽车不是解决汽车造成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案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想用电动车替代汽车,通过原料的替换改善污染的想法不可取因为电 动车需要电,而电也需要燃料因此,D项正确A项太绝对,电动车需要电,未必需要扩建电厂,可以在现有电厂基础上扩张,错误B项,题干没有提到,表述也太绝对,错误C项,题干没有提到使用电动车是否会造成 污染,错误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_____A: 刑法定罪原则B: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C: 普遍保护原则D: 罪刑法定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张某因不服税务局查封财产决定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要求撤销查封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该查封决定违法,决定予以撤销对于查封决定造成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_____A: 解除查封的同时决定被申请人赔偿相应的损失B: 解除查封并告知申请人就赔偿问题另行申请复议C: 解除查封的同时就损失问题进行调解D: 解除查封的同时要求申请人增加关于赔偿的复议申请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据此,张某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应当在撤销查封决定的同时,责令税务局赔偿因查封决定给张某造成的财产损失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15.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是_____A: 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B: 对下级法院没有普遍约束力C: 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D: 有普遍的约束力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伺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如何具体运用法律法规拥有最高效力的解释权,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脘的审判工作,司法解释对下级法院有着普遍约束力。
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公里,共有_____个陆上邻国A: 14B: 16C: 18D: 20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