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移动应用技术在水电站现场作业标准化业务中的应用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062583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6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移动应用技术在水电站现场作业标准化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郑凯?汪卫平?温国强?牛晓波?宋湘辉摘 要 随着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站设备运维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电站运检作业及设备规程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电站现场作业标准化分析,提出了基于移动终端实现检修作业指导书、治理控制记录单、风险控制提醒单、检修协调会、现场机组及主要设备关键进度展示,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提供以移动作业终端和移动应用技术等为支撑的作业风险管控和运检质量保证体系,通过采集作业现场的作业记录信息,跟踪现场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为现场作业标准化的充分落实提供可靠支撑关键词 水电站;现场作业标准化;HPMS;移动应用技术引言现场作业标准化是以电站运检规程为统领,设备树为框架,现场作业指导书为抓手,日风险预控单为保障,移动作业终端等为支撑的作业风险管控和运检质量保证体系移动应用作为新时代“大云物移”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应用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技术组成更加丰富,实现形式也更加多样,用户体验良好公司大集中水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Application statu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HPMS))中与移动应用技术充分结合,主要用于实现作业指导书的现场执行。

      1现场作业标准化公司管理提升报告提出,要构建以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检管理穿透力为方向,以“电站运维一体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状态评价专业化、运检管理精细化”为主要特征内涵,具备信息汇集、过程管控、预警研判、指挥协调等功能一体的运检智慧管控体系其中,现场作业标准化是指以运检规程为统领,设备树为框架,现场作业指导书为抓手,日风险预控单为保障,移动作业终端等为支撑的作业风险管控和运检质量保证体系1.1 应用背景随着国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水电检修设备逐渐呈现“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作业范围广,施工人员多,作业环境复杂”的新特点,现场作业管控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力度由于不能对当日所有现场作业点进行全面集中管控,尤其对于现场作业标准化以及安全风险等情况无法实时监督,致使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项目专责采用驱车前往作业现场的方式开展工作,不但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现场监督工作也不能全过程跟踪此外,针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以往而言相关工程的规模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与之对应的施工工期也随之延长,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建设单位现有人员不足以支撑开展项目建设,多采用“劳务外包”方式组织外协人员参与施工,这些外协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成为现场作业中最大的隐患。

      因此,加强施工人员作业操作指导和入场准入,提升施工工艺控制、风险预控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移动应用管控手段,已成为现场作业标准化的必然趋势[1]1.2 必要性及可行性新时代呼唤新技术,传统信息化管控手段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将作业指导扩展到移动终端层面,利用其移动性、实时性、方便快捷、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等特性,为公司員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手段,脱离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施工工艺控制、风险预控能力1.3 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生产单位运、维、修、试业务的现场作业管理①“运”主要包括值守与操作业务将传统运行执行的定期轮换和切换列入试验业务范畴②“维”主要指机组设备的巡检、点检、定检、D修,输变电和公用设备的巡检、点检和停电维修③“修”主要指机组设备A、B、C级检修;输变电和公用设备大修、小修④“试”主要指各类试验、检测工作1.4 应用需求使用移动终端,实现对重要工艺进行录音、拍照、拍视频等,丰富检修过程资料,使其更直观准确;终端通过网络与HPMS系统关联,作业指导书在终端执行完毕,逐步实现‘无纸化作业要求;HPMS系统自动记录并完成工单关闭,无须重复填报项目验收信息通过终端推送信息至各层级验收人员,每个人员都可以通过终端对项目详细信息进行查阅,及时完成验收,提高验收效率并提高质量控制;通过终端上项目完成情况的动态联动,还可及时反映检修进度、自动生成检修协调会相关内容等,提高检修维护作业管理效率[2]。

      2移动应用架构3移动应用实现移动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和丰富配电网工程现场安全管控手段,为全面推进配电网工程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主要用于作业指导书的现场执行,取代目前的纸质作业指导书等,可承载作业指导书及作业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相关职能(如作业基本条件,作业项目及工序,质量控制记录单(QCR),风险控制提醒单(RCR)等),如图:3.1 作业基本条件完备的作业条件是现场安全作业的基本保证,通过对工单派发操作下达工作任务,现场作业人员工作当天利用作业终端,同步今日到期的工单任务进行执行现场作业人员根据检修作业内容通过钩选“是否完成”,填写“备注”确认现场作业基本条件,保证现场作业顺利开展3.2 作业项目及工序标准的作业工序是现场作业质量的必要保证,月检修维护计划根据作业项目类型制定标准化作业工序,现场作业人员参照作业项目工序列表要求,分批次分步骤开展现场作业并实时录入移动作业终端,实现工序工艺的实时把控从而促进项目管理的工作质量提升,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3.3 质量控制记录单(QCR)QCR单作为作业指导书的附表,是作业质量控制文件,代替目前使用的W/H质量控制点签证单,分为W/H/G三种类型。

      增加G单是为了让所有的检修检查结果都有记录,确保检修资料的完整性质量验收通过QCR单完成,展示详细验收标准,通过移动作业终端提交实测数据,以拍照、录音、录像等形式实时传输至服务端,并由作业负责人签名确认,保证验收过程无遗漏,确保验收材料完整性[3]3.4 风险控制提醒单(RCR)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有效的风险预控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RCR单是根据当前项目作业任务列举本任务工序存在风险及预控措施,针对本任务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违章作业行为进行监视、预警通过现场移动手持终端对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安全隐患以及违章行为进行记录,对现场沟通进行纠正针对关键点、难点提供指导或预警,实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全过程风险预控3.5 检修协调会沟通是项目建设的必备环节和桥梁,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在任何沟通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修协调会可记录相应检修时间、检修人员,根据检修内容进行作业进度、质量控制、物资供应等问题说明,确认工作可行性并发布相应作业要求及工作规范,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工作内容顺利下达及开展3.6 关键进度展示进度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现场作业时,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标准模板固化的作业步骤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步骤提供的危险点分析进行安全风险防范,关键步骤还需要对子步骤进行规范、约束和拍照查验等,从固化作业流程,防止跳步骤、错步骤作业,减少安全风险。

      根据现场作业类型的不同,选取相应作业指导规范,并根据提示提供关键进度展示,类型包含但不限于现场拍摄图片,录制音频、视频等,并实时传输至服务端展示 针对工程现场施工计划、准备、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最终体现对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应注重作业类型分类、策划和标准化流程设计,强调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设立施工标准化作业模板做到施工全过程的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减少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果[4]4现场作业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移动应用使用移动终端,实現对重要工艺进行录音、拍照、拍视频等,丰富了检修过程资料,使其更直观准确;终端通过网络与HPMS系统关联,作业指导书在终端执行完毕,HPMS系统自动记录并完成工单关闭,不再重复填报项目验收信息通过终端推送信息至各层级验收人员,每个人员都可以通过终端对项目详细信息进行查阅,及时完成验收,提高验收效率并提高质量控制;通过终端上项目完成情况的动态联动,还可及时反映检修进度、自动生成检修协调会相关内容等,提高检修维护作业管理效率[5]5结束语依托HPMS系统移动作业终端为支撑手段,用于水电设备作业指导书的现场执行,取代目前的纸质作业指导书等,承载作业指导书及作业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相关职能。

      丰富了作业数据记录方式,实现了作业数据的实时存储和结构化,为设备状态评价所需的大数据分析打好基础,加强运检作业全过程管控,提高管控质量和效率参考文献[1] 李建光,秦飞,王欣欣,等.水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移动作业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6,(6):35-41.[2] 戴先玉,杨军伟,马艳,等.基于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08.[3] 马皎.论APP界面设计中的信息可视化交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206.[4] 吴掬鸥.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硬件终端APP界面设计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06):388.[5] 付昕.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APP界面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24-2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