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共31页).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09719009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5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xkb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号码:区号+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板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

      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