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药应用学复习提纲.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6000611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0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农药应用基本方法第一节 农药应用方法及原理一、喷雾法用药械将液态农药喷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称为喷雾法,是防治农、林、牧有害生物的最重要的施药方法之一,也可用于卫生消毒等一)喷雾法的分类1 .根据施药液量分类( 1)高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药液量在 600L 以上(大田作物)或 1000L 以上(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法,也称常规喷雾法、传统喷雾法高容量喷雾法田间作业时,粗大的农药雾滴在作物靶标叶片上极易发 生液滴聚并,引起药液流失2)中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药液量在 200〜600L (大田作物),或500〜1000L (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法与高容量喷雾法之间并无严格区分,仅是施药量的多少3)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药液量在 50〜200L (大田作物),或200〜500L (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 法低容量喷雾法雾滴细、药液量小、工效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高4)很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药液量在 5〜50L (大田作物),或50〜200L (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法很低容量喷雾法工效高、药液流失少、农药有效利用率高,但容易发生雾滴飘移 5)超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药液量在 5L 以下(大田作物) ,或 50L (果树或林木)以下的喷雾方法称为超低容量喷雾法(ULS,雾滴直径小于100 d mi其雾化原理是采用离心雾化法或称转碟雾化法。

      2.根据喷雾方式分类( 1)飘移喷雾法利用风力把雾滴分散、飘移、穿透、沉积在靶标上的喷雾方法称为飘移喷雾法飘移喷雾法有比较宽的工作幅,比常规针对性喷雾法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并减少能量消耗在防治突发性、暴发性害虫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缺点是喷施的小雾滴易被自然风吹离目标区而产生飘移 2)定向喷雾法 ( 3 )针对性喷雾法 ( 4 )置换喷雾法 ( 5 )泡沫喷雾法 ( 6)静电喷雾法 ( 7)循环喷雾法 ( 8)精确喷雾二)喷雾法基本原理1 .雾化原理( 1)液力式雾化药液受压力后通过特殊构造的喷头和喷嘴而分散成雾滴喷射出去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药液受压后生成液膜,由于液体内部的不稳定性,液膜与空气发生撞击后破裂成为细小雾滴 2)离心力雾化利用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滴飞离圆盘边缘而成为雾滴其雾化原理是药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转盘边缘而延伸称为液丝,液丝断裂后形成细雾3)气力式雾化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的拉伸作用而使药液分散雾化的方法,因为空气和药液都是流体,也称为双流体雾化法2.雾滴沉积流失原理( 1)喷雾过程中农药雾滴在生物靶标上沉积规律①润湿过程:润湿是指在固体表面上一种液体取代另一种与之不相混溶的流体的过程,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粘湿、浸湿和铺展。

      ⑤生物最佳直径(BODS理论:最易被生物体捕获并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的农药雾滴直径或尺度称为生物最佳直径不同农药雾化方法可形成不同细度的雾滴,但对于某种特定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特定部位,有一定细度的雾滴才能被捕获并产生有效的致毒作用, 生物靶体的最佳直径范围一般均在 10〜30 dmi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最佳直径理论,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喷雾过程中农药流失规律作物叶面所能承载的药液量有一个饱和点,超过该点,就会发生药液自动流失现象这一点称为流失点发生流失后,药液在植物叶面达到最大稳定持留量三)喷雾质量的检查1 .直接测量法 在保持雾滴原形,直接测量其直径的方法直接方法适合于实验室内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 1 )激光雾滴粒径测定仪; ( 2 )雾滴全息摄影法2 .间接测量法 测量雾滴在特殊靶面上留下的印迹,再计算求出雾滴直径的方法,也称印迹法多用于田间喷雾作业中的测量常用的特殊靶面有水敏纸、油敏纸、卡罗米特纸等纸卡或者用氧化镁板法等二、喷粉法和粉尘法(一)喷粉法 喷粉法就是利用机械所产生的气流把低浓度的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和靶标上的施药方法其特点是操作方便、工效高(一般是喷雾法的 10 倍以上) 、粉粒在作物上沉积分布均匀,节约水源,在干旱、缺水地区更为适用。

      但由于喷粉法易污染环境,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二)粉尘法1 .粉尘法应用原理 粉尘法是指在温室、大棚等封闭空间里喷撒具有一定细度和分散度的粉尘剂,使粉粒在空间扩散、飞翔、飘浮形成飘尘,在空间飘浮的时间相当长,可很好地向作物株冠层内部扩散、穿透,产生均匀的沉积分布粉尘法施药喷撒的粉尘剂粉粒细度要求在 10 dm以下其优点是工效高、不用水、省工省时、农药有效利用率高、不增加棚室湿度、防治效果好但不能在露地和作物苗期使用三、种苗处理法种苗处理法 用农药处理种子或苗木使之在播种或栽植后不受土传性病虫或杂草危害的施药方法其# / 13特点是经济、省药、省工,对操作者安全须满足以下条件 : ①持续有效 ; ②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安全③可有效杀死病菌 , 但对植物无毒害作用 ; ④对野生植物或动物安全 ; ⑤在使用过程中对所使用的其它组分无拮抗作用 ; ⑥在植物和土壤中无有害残留 ; ⑦对于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来说 , 所用物质在种子表面长期吸附一) 种苗处理的原理种苗处理的作用原理包括两方面:①药剂可杀灭种苗表面上或在内部潜伏的病原菌,作用方式有触杀、 熏蒸和内吸(或内渗进入种皮)等②药剂在种苗周围的生长环境中形成扩散层。

      在扩散层内活动的病原 菌、害虫和杂草种子(或已萌发的杂草)均可被药剂杀死或受到抑制二) 种苗处理方法1 .拌种法 2 .浸种法 3 .湿拌种法 4 .闷种法 5.种苗浸沾法 6.种衣法四、土壤处理法将药剂施于土表,经机械翻耕或简单混土作业,把药剂分散于耕层中,防治有害生物的施药方法,称为土壤处理法或土壤消毒这种施药方法简单,受环境因素影响小,适用于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害虫和防除杂草但用药量要准确均匀,用药量一般依土质、有机质含量或土壤含水量而定一)土壤覆膜熏蒸消毒法(二)土壤灌溉法(三)土壤注射法五、茎杆处理法将药剂直接涂抹、注射到在植株叶部或茎部,依靠农药的内吸作用使药剂在植物体内运转、分布而发挥作用,这种施药方式称为茎杆处理法此法简单、方便,不存在农药飘移问题,农药有效利用率高一)包扎法(二)注射法(三)涂抹法(四)药环法和虫孔注射法六、烟雾法烟雾法是指把农药分散成为烟雾状态的各种施药方法的总称一)熏烟法(二)热烟雾法(三)常温烟雾法(四)电热熏蒸法(一)撒粒法 (二)撒滴法八、毒饵法毒饵法 利用能引诱取食的有毒饵料(毒饵)诱杀有害动物的施药方法此法具有省药、省工等特点,适用于诱杀具有迁移活动能力的、咀嚼取食的有害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如害鼠、害鸟和无脊椎动物如有害昆虫、蜗牛等。

      九、航空施药法航空施药 是用飞机或其它飞行器的施药方法,称为航空施药法1、航空施药技术的优势 ( 1 )明显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 2 )不受地形或作物影响 ( 3 )经济、社会和3 / 13生态效益显著 3 、影响航空施药的因素 ( 1 )风速风向 ( 2)温湿度与降雨( 3 )航空喷雾中飞机翼尖的涡流 ( 4)航空施药的导航第二节 农药的混用一、农药混用的优点1 、可一次用药兼治作物生育期内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发生的病、虫、草害 , 使多次重复性田间作业一次性完成 , 节省劳动力 , 防治及时 2、可以扩大防治范围 , 混用药剂间取长补短 , 提高防效或延长残效期3、可以防止和克服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 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 4、能降低农药使用剂量 , 降低成本 , 减少环境污染及对天敌的危害二、农药混用的原则1、混用品种之间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 如水解、碱解、酸解或氧化还原反应等 ), 保证正常药效或增效 ,也不影响药剂的物理性状 2 、不同品种混用后 , 不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3 、农药混用后不增加毒性 , 保证对人畜安全 4 、混用要合理 一是品种间搭配合理二是成本合理 5 、注意农药品种间的拮抗作用 , 保证混用的效果。

      七、农药混用方法1、混剂研究基本准则①明确研究农药混剂的目的;②不产生药害,提高对作物安全性;③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④降低 对人、畜的毒性;⑤降低成本2、混剂研究程序( 1 )混配药剂选择 ( 2)室内毒力测定 ( 3 )混剂剂型加工 ( 4)混剂工艺程序研究 ( 5 )田间药效试验 ( 6)混剂示范、推广及生产第三节 农药的计量与配制一、农药的计量农药用量是通过对药剂进行生物测定和药效试验而确定的,其根据有以下 3 个方面1 、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敏感性 2 、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 3 、作物的生长情况二.农药使用中的配制(一)农药配制原则农药配制使用中要做到安全、高效、经济原则第二章 杀虫剂及其科学应用方法第一节影响杀虫剂药效的因素与科学使用杀虫剂的原理和方法一、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对杀虫剂药效的影响1、害虫的行为特性对杀虫剂药效的影响 2 、害虫抗药性 3、害虫再猖獗二、植物类型与杀虫药剂滞留量1、植物的亲水、疏水性雨水在叶片上的接触角小于 90°时 , 无论叶片与地面的夹角如何 , 雨水总能沾着在叶片上 , 叶片上有较多的滞水量 , 将这样的植物称为亲水型植物雨水在叶片上的接触角大于 90° , 只在较平坦的叶片上或叶片的平坦处有少量的水珠 , 叶片与地面的夹角较大时 , 雨水不能沾着在叶片上 , 叶片上的滞水量极少 , 将这样的植物称为疏水型植物。

      2、植物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临界表面张力值的物理意义是 , 凡小于此表面张力值的液体均能在此植物表面润湿展布 , 表面张力大于此值的液体则不能完全展布当液体的表面张力一定以后 , 固体的表面张力越大 , 越有利于被液体所润湿四、提高杀虫剂药效的基本方法1、治理害虫抗药性 2、控制害虫再猖獗 3、高效使用杀虫剂 (1) 针对防治对象选择正确的农药种类 (2)掌握正确的用药时间 (3) 掌握高效准确的农药使用技术 ( 4)合理利用杀虫剂增效作用 增效剂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杀虫剂品种之间的增效作用 同类杀虫剂之间的增效作用 、 不同杀虫剂之间的增效作用 第二节常用杀虫剂的应用一、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的结构及开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机磷杀虫剂大多是酯类 (或酰胺类 )化合物 , 本身性质不够稳定 , 容易水解和分解 , 因而有机磷杀虫剂在自然界中易于降解 , 在高等动物体内无累积毒性 , 正确使用残留量低 , 环境污染小 (2) 有机磷杀虫剂品种之间的个体差异缘于磷原子周围所连取代基结构的不同 (3) 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分子结构较为简单 , 原料易得 , 工艺上容易合成 , 因而成本低。

      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酷类杀虫剂具有以下特征 :①大多数品种作用迅速,持效期短,选择性强对叶蝉、飞虱等防效好,而对蜡类及介壳虫无效,一般对天敌比较安全②大多数品种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在生物体内及 环境中易降解,但少数品种为剧毒③不同结构类型的品种,其生物活性和防治对象差别很大④多数对 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表现增效作用的增效剂,对氨基甲酸酷类杀虫剂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⑤结构相对较 简单,合成较容易,一种中间体、一套设备可同时生产多个产品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3 、缺点 ( 1 )易产生抗性 (2) 高鱼毒性绝大多数的拟除虫菊酯对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