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doc
6页《桂花雨》教案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以“桂花香”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时可以从“桂花”切人,按课文记叙的顺序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桂花雨”切人,从课文的中间突破学情分析: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较容易,但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较难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利用本文可以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和词语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桂花的“香”与摇花的“乐”3.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带着问题小声读或默读课文。
4.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善于联想,将思维和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重点难点: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品味语言,感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文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准备:教师:1.《桂花雨》教学课件2.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些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学生对她有较多了解学生:1.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2.找有关桂花的文章来读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细读课文,探究解疑→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2.读书交流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1)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2.重点理解摇桂花时的乐趣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老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情景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理解“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这句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喜爱桂花桂花雨 摇、收桂花 思念家乡 怀念“摇花乐” 教学反思: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将学习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重点难点:重点:发挥想象,描述文中的情景难点:理解句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教学流程:复习导入→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体会思乡之情→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桂花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把第1自然段背下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实际用自己的话来说)2.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第l自然段好好地读一读二、学习第2自然段1.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她美好的童年时光,去闻一闻桂花香,摇一摇桂花树,淋一淋桂花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找出来仔细读一读指两名学生读,两种情况:①你找得对,读得很好,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②你找得对,还有谁来补充,谁愿意把大家找到的语句来完整地读一读?)2.交流出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哪些字词写得好。
要突出“最茂盛”、“香飘十里”和“浸”大家都浸在花香里,写出了桂花香的浓郁持久、香飘十里;桂花的香气味儿可以飘出很远很远,可见桂花开得有多茂盛了)(2)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两名同学读:A.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D.你希望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3)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感受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看着大屏幕,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3.(出示)俗话说得好: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当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谁来把课文第21自然段的第2、3两句话读一读?要是能去摇一摇桂花,那该多好啊!三、学习第3自然段1.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好好体会一下摇桂花的乐趣学生自主学习)2.谁愿意把这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请读得好的学生来读)(教师评价:要针对情境来评价,如,你读得真好,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也深深地陶醉了)3.摇桂花对童年的“我”是一件大事我”缠着母亲问,盼着摇,可为什么母亲一开始不答应,后来又同意了呢?4.请你在文中找到描写摇桂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1)让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先读找到的句子,再出示文字)(2)请你再仔细读一读,看看哪些语句最能表现出“我”的快乐心情。
3)(说完出示插图)如果此时桂花纷纷往下落,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4)(说完之后配动画、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齐声读一读5)指名读一读不强制点评,想说的可以说)5.桂花摇下来了,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一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多么虔诚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6.摇桂花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家”沉浸在对吉祥、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中,激动之余,父亲即时口占一绝出示诗)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体会“我们一家”此时的喜悦心情7.摇桂花是“我们家”的大事,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也寄托了“我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好齐读)8.父亲是儒雅温和的,如他爱作诗,体现了他的修养和书生本色;母亲是敦厚慈祥的,桂花的清香淡雅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文中的作者是天真无邪的,父母的温情如桂花雨般滋润着童年的“我”的情感世界四、学习第4自然段1.摇桂花也是全村人的大事,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全村人都在做些什么2.桂花还能做成好多食品呢,你们吃过哪些?3.全村的人都在为桂花忙,为桂花乐,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五、学习第5、6自然段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2.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完后提问:怎样读好母亲的这句话?(对家乡摇桂花的回忆、难忘家乡的感情)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把这句话读好4.“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同学们,每到这时,“我”还会想到些什么 呢?请你联系全文来说六、总结全文1.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将永驻我们心间……当桂花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时,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现在就让我们再把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也把这个镜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七、作业写一写自己童年的记忆板书设计:12 桂 花 雨桂花香 摇花乐 思乡情教学反思: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需要学生认真读,细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生活的那份情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