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地震伤员康复体会2732.ppt
33页何龙文(lónɡ wén)等第一页,共三十三页背 景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2、2008年5月22日至5月28日,上海市残联组建 “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上海分队”赴四川德阳开展(kāizhǎn)康复医疗服务第二页,共三十三页背 景3、7天共为420例地震伤员提供(tígōng)康复训练及指导服务,建立康复病历240份,其中骨折179例、脑外伤4例、截肢5例、其他损伤57例4、由医疗队的康复治疗师直接提供训练服务的病人有31例,其他病人基本由当地康复医生、志愿者及家属帮助实施康复训练第三页,共三十三页一般(yībān)资料1、病例:31例2、性别:男性 12例 女性 19例3、年龄(niánlíng):20岁以下 9例 20至60岁 13例 60岁以上 9例第四页,共三十三页一般(yībān)资料4、损伤情况:四肢骨折 23例脊柱(jǐzhù)椎体骨折 8例骨盆骨折 1例脑外伤 2例截肢 3例复合骨折 10例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一般(yībān)情况5、功能障碍情况: 上肢或下肢活动受限 27例 平卧位制动 11例 截肢伤员(shāngyuán)髋关节呈外展外旋位 3例 受限关节运动时发生疼痛 26例 坐起时出现头晕 11例第六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根据伤员的特点采取有针对的康复治疗方案1、骨折伤员: 在骨折有石膏和内固定、关节及皮肤水肿的伤员加强肌肉(jīròu)的等长收缩训练.非受累关节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以伤员主动运动为主,在肌力减退的病人适当给与辅助运动第七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2、骨盆骨折伤员: 采取平卧双下肢转移到床边在固定(gùdìng)髋关节的情况下行膝踝关节全范围的关节运动训练第八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3、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 经检查腰椎CT属稳定性骨折,指导伤员仰卧位进行腰背肌训练,在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轴向翻身(fān shēn)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第九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4、颈椎(jǐngzhuī)压缩性骨折伤员: 经X线检查属于稳定性骨折,给与佩戴颈胸固定支架后,进行体位转换训练,鼓励伤员坐起,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位平衡训练等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fāngfǎ)与对策5、截肢伤员 分别进行(jìnxíng)残端康复训练,残断弹力绷带的正确的使用,相邻关节正确体位的训练,纠正髋关节的外展外旋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6、脑外伤伤员: 主要指导功能位的摆放,使用踝足矫形器进行踝关节的正确摆放,四肢的关节运动,肌肉按摩,翻身(fān shēn),呼吸和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方法(fāngfǎ)与对策7、在伤员中出现的创伤后应急障碍(zhàng ài)的伤员3例辅以心理康复治疗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结果(jiē guǒ)经过5~7天的训练1、骨折伤员: 关节(guānjié)僵硬的情况明显改善 关节疼痛症状也明显缓解 骨折远端皮肤水肿消退 非受累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结果(jiē guǒ)2、颈、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员: 腰背肌疼痛症状(zhèngzhuàng)缓解 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消失 肌力也明显增加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结果(jiē guǒ)3、截肢伤员 残断的水肿明显(míngxiǎn)消退, 髋关节外展外旋位得到纠正, 关节僵硬疼痛症状缓解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jiē guǒ)4、脑外伤伤员(shāngyuán): 已能做到正确摆放功能位 呼吸和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已能正常进行 受压突出部位经按摩未出现红肿情况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结果(jiē guǒ)5、功能康复与心理康复结合治疗对创伤后应急(yìng jí)障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3名伤员心理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讨论(tǎolùn)1、康复(kāngfù)必须从早期开始,但在地震区域内,由于伤员较多,急救处理的任务非常重,加上当地康复(kāngfù)力量严重不足,导致较多的地震伤员不能及时得到康复(kāngfù)指导和康复(kāngfù)训练,从而造成了上述的功能障碍 (一)早期介入对伤员减少残疾(一)早期介入对伤员减少残疾(cán jí)发生和最大限度发生和最大限度降低残疾程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残疾程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2、根据《地震伤员康复指导规范》骨折介入(jièrù)时间是:▲在骨折固定术后、复杂性骨折手术后伤口初步愈合、无移位的外固定骨折后1-2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上下肢截肢术后伤口愈合一周,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感染和出血征象即可康复介入;▲脑外伤的康复应贯穿急性期到恢复期;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1、地震中,骨折、截肢、脑外伤又是最常见的地震伤,2001年印度大地震中多数也是骨折伤员,他们的经验表明对于骨折病人不仅仅是固定,而是要建立功能在接触的多数伤员,发现在手术后没有接受正规的康复指导,不但(bùdàn)骨折邻近关节处于制动状态,有时无牵连的关节也处于制动二)康复不仅仅是肢体功能训练,要注重(二)康复不仅仅是肢体功能训练,要注重康复理念康复理念(lǐ niàn)介入及心理康复等介入及心理康复等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2、我们康复医师在做评估时伤员就感到关节疼痛,接触的三个截肢伤员,两个大腿和一个小腿的残端都是不正确的摆放,伤员采取(cǎiqǔ)仰卧位或者坐位,残断下垫上枕头,加上伤员的随意性,三名伤员无一例外地出现髋关节外展外旋,其中一例在训练时平卧位已不能伸展髋关节,经过两天的俯卧位训练髋关节已基本能完全伸展,外旋也明显好转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3、四名脑外伤伤员相对较好,当地的护理已很到位,这些伤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肢体摆放没有在功能位,踝关节已有跖屈内翻,我们的康复医生就对功能位的摆放以及各期康复要点进行,包括(bāokuò)各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肉力量的维持训练等。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4、在地震中出现创伤(chuāngshāng)后应激障碍都比较多,我们这次组队时也整合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分别给三名伤员进行了认知行为治疗,加上肢体康复训练后,伤员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已基本恢复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1、对于(duìyú)一些稳定性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员,在佩戴硬质腰围后鼓励他们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很有必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能障碍的出现; (三)康复辅助器具在康复医疗救援工作中(三)康复辅助器具在康复医疗救援工作中起到非常起到非常(fēicháng)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2、颈椎骨折稳定或者已经行内固定的伤员给于颈托或者稳定性不高的给于颈胸固定支架(zhījià),然后进行站立位训练,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等,能达到一定的康复效果;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3、对截肢伤员早期给他们拐杖(guǎizhàng),让他们早期进行站立位的训练,可以减少并发症,还可以给他们树立信心;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4、对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的病人(bìngrén),适时把石膏固定改为热塑板材固定,进行功能训练,防止功能障碍的发生;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1、作为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员来说,要善于在整合和协调的工作中,发挥其在心理治疗上的特点和优势,即结合肢体伤残(shānɡ cán)的康复治疗进行心理的康复治疗;(四)工作中积累(四)工作中积累(jīlěi)的几点经验的几点经验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2、带备必要的宣传教育资料和培训教材,以便及时普及康复知识(zhī shi)和技术,中国残联及时印制的地震伤康复手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3、从此次任务中也看到,整合康复医疗队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也有心理治疗师,还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员(rényuán)进行组织协调,才能使得我们这次任务完成得较好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内容(nèiróng)总结何龙文等2、2008年5月22日至(rì zhì)5月28日,上海市残联组建 “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上海分队”赴四川德阳开展康复医疗服务采取平卧双下肢转移到床边在固定髋关节的情况下行膝踝关节全范围的关节运动训练2、颈、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员:5、功能康复与心理康复结合治疗对创伤后应急障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3名伤员心理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三)康复辅助器具在康复医疗救援工作中四)工作中积累的几点经验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