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让我们荡起双桨1.doc
5页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2、理解文中的“红领巾”,“阳光”等词语的含义3、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难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 教学课件 音乐四、教学课时:2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你们瞧这都是咱们熟悉的公园(展示图片)去公园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放松身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北海到底有多美呢?想不想看看北海公园的样貌?(展示图片)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板书课题时可以学生字:桨边做动作边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巩固识字:(媒体出示生字词)之前老师已经布置了大家,预习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下面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2、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首歌的歌词读完课文思考问题:( )在( )干什么?3、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吧!(三)精读感悟,学习第一、二小节1.细读第一、二小节圈画出描写美好景物的词语四周指的谁的四周?听过环绕这个词语你有何感受呀?是呀,四周都是美丽得景色!2.如果我们给这个画面起个名字,叫什么合适呢?学生回答 发言,教师总结:美好风光图3.你们瞧,孩子们刚开始是怎样划船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1)、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2)、为何后来变成漂荡在水面?他们被什么吸引了呢?“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是呀,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色彩美“倒映”这个词看出来水怎么样?水很清澈 水美孩子们荡舟在水面上心情怎么样? 快乐 人美相机板书:欣赏美景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四)、学习课文第三、四小节: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段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②“红领巾”是谁?(“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③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 那此时的“阳光“又代表什么?(“阳光”既是写实,又喻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④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2、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3、 小结板书:歌唱 共产党(五)、学习课文第五、六小节1.孩子们终于完成功课,可以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2.“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中国共产党)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共产党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3.板书:感激 祖国4、指导朗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5.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这在歌词中叫做副歌,在写法上称为反复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环节二、情感升华——朗诵诗歌1.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 听歌曲教学板书15.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 美景歌唱 共产党感激 祖国 教后反思:教学中我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我相信这节课学生能够在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