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南县林草“十四五”规划.docx

3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8271830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35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甘南县林草“十四五”规划甘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第一章新时代全县林草行业面临的形势 1一、全县林草行业基本情况 1二、“十三五”时期林草行业工作成效 2三、“十三五”期间林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第二章总体要求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0三、规划目标 11四、发展定位 12第三章总体布局 13一、空间布局 13二、生态型产业双循环布局 13第四章重大战略任务 14一、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14二、提升林草产业水平 14三、推动林草改革创新 15四、完善支撑体系功能 16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19一、草原保护修复工程 19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2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23四、林草产业提升工程 25五、林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27第六章投资概算 30第七章保障措施 31一、加强组织领导 31二、把控资金使用 31三、强化科技支撑 31四、执行考核评价 32五、加强法制保障 32六、构建统一体系 32七、营造良好环境 32八、做好档案管理 33第一章新时代全县林草行业面临的形势一、全县林草行业基本情况(一)全县林业和草原资源现状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

      平均海拔160米,地势为西高东低,丘陵与平原各占一半全县幅员面积718.8万公顷,县属面积534万亩全县有林地面积46.64万亩,森林总蓄积258万立方米,到2019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1%全县草原面积35.62万亩,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主要为温性草原按草原资源分布、类型及生态生产状况划分为松嫩平原草原区全县草原所有权Io0%以上为国有,以确权给草原所在地的村委会、国营农场、乡镇草原管理部门等长期使用为主全县自然湿地面积30.56万亩主要为草本沼泽、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等,分别占比42%.24%、11.4%.10%、2.9%其它9.7%o全县有自然保护地1处是音河水库湿地自然公园,面积4.13万亩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动物有狐、貂、灌、山兔、白鹤、草根鱼等野生植物有黄花菜、防风、蘑菇、车前子、羊草、芦苇等二)全县林业草原主管部门组织架构情况在县级层面,县林业和草原局为县政府直属机构,正科级,机关行政编制10名,现有工作人员4人,均为干部局下设3个直属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个直属事业单位编制21名,现有工作人员18人,均为干部。

      在乡级层面,全县共有10个乡镇,16名工作人员,均不单独挂林业站牌二、“十三五”时期林草行业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甘南县林草行业在省、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生态安全主题,围绕“建设生态强县”的奋斗目标,在维护县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一)主要指标达到预期森林覆盖率2015年为10.6%,到2020年能够达到11%的目标,森林蓄积量达到258万立方米;湿地面积稳定在30.56万亩,能够完成目标十三五”时期,在省、市指导、县委直接领导下,县林草局几项重大工程任务均完成规划目标,主要包括林业三北工程、封山育林、退化林分修复、工资田还林、新开垦林地还林、村屯绿化等重大工程2016-2020年,五年完成造林绿化任务4.764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25万亩、封山育林L08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54万亩,工资田还林L2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0.12万亩,新开垦林地还林0.04万亩,村屯绿化0.5587万亩,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0%。

      截止2020年末,“十三五”期间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林业建设资金14772.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709万元,省财政资金1781.25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282万元,为林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本保障二)资源保护全面加强一是森林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年来,全县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森林经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三五”期间,5年累计抚育中幼龄林面积2万亩,累计增加立木蓄积44万立方米,林木生长率提高20-40%,平均每亩年可增加0.1立方米,使得林木径级逐年加大,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森林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森林稳定性增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森林督查案件查处、林地回收、追责问责“三个到位”总体要求,高质量完成森林督查工作,国家森林督查疑似违法判读图斑数量大幅下降根据国家林草局关于林木采伐“放管服”的管理措施,规范县域林业采伐限额管理工作和林木采伐许可工作,严格把控灾害木采伐限额,规范退耕还林实施森林抚育的办法,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全县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持续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提升,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国土绿化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通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森林面积实现持续增长,森林资源分布更加合理,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全县林业国土绿色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一是完成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省林业和草原局下达我县造林绿化任务是4.7647万亩截止2020年5月,我县完成营造林面积4.764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L225万亩、封山育林1.08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54万亩,工资田还林L2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0.12万亩,新开垦林地还林0.04万亩,村屯绿化0.5587万亩,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0%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二是村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县2018-2020年共计完成村屯绿化面积5587亩,全县村屯绿化覆盖率由16.2%上升至18.3%o全县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确保我县造林绿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建立林木良种基地、以国有苗圃为重点、个人苗圃为补充的林木种苗生产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实现了品种多样、规格齐全、数量充足(以自产、自育、自给自足)和质量合格,确保了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以中药材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建设等对林木种苗的需求,确保了全县造林绿化快速发展。

      截止2020年11月,全县完成育苗面积0.9782万亩,年均0.1956万亩,总产苗量3942.45万株,年均788.49万株四)林草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我县是省林业厅确定的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从2006年开始进行桑树栽培试验,到2020年桑树种植面积达0.4779万亩,培养桑树苗8万株,成为黑龙江省西部重要的桑苗培育基地,家庭饲养桑蚕试验已获成功,2020年加工桑茶1吨,生产桑藕露酒5款计10吨,桑建果汁2款计5吨,果干500公斤整个桑产品市场已健康稳步发展,拓宽了科技兴林、产业富林的新路子2020年林果经济计划面积0.88万亩,现已完成0・88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地产水果李子小苹果完成0.1169万亩、坚果榛子和樟子松嫁接红松完成0.08万亩、蓝靛果完成0.3856万亩、桑树完成0.0975万亩、树莓完成0.2万亩全县两个国有林场和巨宝镇等乡镇发展林下中草药26311亩,同时,要结合我县李子、桑建、树莓、蓝靛果等规模种植,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和旅游观光等产业要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产业,提高林果业综合效益。

      它不仅为农民找到脱贫致富门路,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五)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林业草原改革发展,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林业和草原融合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2019年5月,按照县编委会下发的《中共甘南县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甘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的通知》(甘编发【2019】33号)文件精神,将原甘南县畜牧草原职责整合,组建甘南县林业和草原局我县林草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林业草原融为一体,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监管,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现集中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赋予实践,林草工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有林场改革保障政策落实通过改革,我县2个国有林场定位完全明确,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每个林场核定编制33人,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和原在编人员均按在编管理的过渡政策,统一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范围内;因停伐产生的富余职工通过公益林管护、森林经营、自主创业等路径安置,安置率达100%o社会保障性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均达到100%。

      林场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职工工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六)认真落实生态扶贫政策自我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我局大力发挥林业行业特点,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扎实落实生态扶贫措施,助推我县脱贫攻坚落实生态扶贫措施,助推我县脱贫攻坚从2016年-2020年,共聘用贫困护林员912人,五年共投入资金614万元积极开展机关单位帮扶工作,抽调干部职工对贫困户和一般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责任,取得较好的效果七)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我县林业和草原局下设林业和草原工作站、人员18人,十个乡镇都设立了林业工作人员共计16人其中:正高工2人、副高工8人、工程师6人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确保林业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国有林场设有技术室,1名副场长主抓技术和营林生产全县现有13个苗圃,育苗面积265L5亩,在种苗生产和抚育生产上都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经验在组织领导方面,县乡村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林业生态建设,实行年终业绩考核制度,有利地推动了全县林业工作三、“十三五”期间林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林草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林业草原融为一体,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监管,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现集中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赋予实践,林草工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林草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照新时期、新要求,全面查找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反思一)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缓慢(1)森林经营投入总量不足且国家投入标准低一是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十三五”期间,仅能完成国家计划安排的森林抚育任务量,无法完成本县实际规划需求的抚育量二是森林经营投入标准低,国家森林抚育补贴IOO元/亩,低于实际森林抚育作业成本平均300元/亩左右三是因现行政策限制及投入不足,低质低效林无法实施改造措施,生产力低、生态功能较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正常林分比相差数倍,急需加以实施改造措施;四是我县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下降2)草原生态修复能力有所不足一是所需牧草种子缺乏有效保障,种子来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种子,草种供给数量和质量缺乏保障;二是是小叶章草场和苔草草地一旦开垦破坏,难以恢复原生植被,没有好的替代修复方案;三是草原管理范围与湿地、保护区交叉重叠,制约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四是缺乏稳定资金投入机制,近年来我县草原生态修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资金,草原生态修复范围和修复规模均受到一定限制二)生态投资效益不均衡由于森林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