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15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255416555
  • 上传时间:2022-0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0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15篇)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15篇)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欢迎大家分享六年级数学日记1数学真有趣,遇到难题开动脑筋想一想马上就有好办法今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题它是这样的110+120+130+140+150=?我开始列了好长的一串竖式终于算出来了结果,得650哎!好麻烦呀,到底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绞尽脑汁的想着……第二天,老师上课刚好讲了这一题,老师让我们想一想这道题除了直接计算外,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说:“大家看这一串数字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以一个数为基准把它们转化成同一个数呢?”在老师的启发下,我豁然开朗,先从150中拿走20补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两个130,再从140中拿走10补到120里又得到了两个130,最后用4个130加上本来的一个130共得5个130,5个130不就是650吗列式为:110+120+130+140+150=130×5=650我立刻举手,兴奋地讲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师给我了一个赞许的目光,立即表扬了我,并告诉同学们: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

      同学们也对我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通过这道题的计算,我忽然明白了这到题原来还有别的解答方法还使我更加体会到数学真有趣六年级数学日记2今天,学完小数除以小数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爸爸给我出了两题(1)小李批发了13.6吨水果,他租了一辆载重量是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运完?(2)兴旺服装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我一看到题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将把这两题解决了:(1)13.6÷4=3.4(次)3.4次≈3次(2)50÷2.4=20.8(套)20.8套≈21套心想:这太简单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数吗?我迅速将答案告诉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真的是这样吗?我疑惑地看着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这时爸爸说:你做题时要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第一题剩下的0.4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0.8够不够做一套呢?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像运货,装油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

      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3.4次≈4次50÷2.4=20.8(套)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爸爸,并告诉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这两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和去尾法通过爸爸给我出的两题,使我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恰当运用六年级数学日记3x月x日星期x天气x今天晚上,我刚好做完作业,此时,门钟响起来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妈妈回来,妈妈好久也没有跟我聊过天了我在门铃响起的5秒后从书桌上飞快地跑去开门,妈妈一进屋子里就对我说:“嘿嘿,我拿了1盒日本巧克力回来哦!”我马上欢呼:“好耶,妈妈真好,快,快给我吧!”妈妈说:“妈妈不好哦,我不能直接给你巧克力,你要回答我的问题才行哦听了这番话后,我心里想:又想考我,我才不怕!妈妈可是出题了:我看这次就出一个有关推理的问题吧小明昨天就和小东说:“昨天,我们家来了10个同学,我妈妈就拿出了一包糖果,里面有54颗糖,都拿去送给小客人了,但是每个人的数目的不一样,最多的那一个有10颗小东听见就立刻说:“你骗人,你说了假话!”我问你为什么小东说小明说假话?这时候,我便灵机一动,想到了我以前学过了“简单推理”,这题还不是差不多嘛,我开始计算了:最多的拿到10颗,那么又不可以有重复的数,那么就假设是第一个拿了1颗糖,第二个拿了2颗糖……第十个拿了10颗糖,那么就是1+2+3+4+5+6+7+8+9+10=55,啊!小明是在说谎,因为他说那包糖里一共有54颗,实际上一个人是要55颗,所以小明在骗人。

      我把刚才想的都告诉妈妈了,妈妈说我聪明,就送了这个我最爱的日本巧克力给我,我想呀,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连拿这些巧克力也要用数学我拿到了,是我的努力的结晶,嘻嘻!六年级数学日记4学校的数学题不难,题都会做,但是拿到满分的时候却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没看清,就是忘写单位名称,要不然就是计算有误,总是扣个一两分问问同学,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怜答卷时潇潇洒洒,发卷后后悔不已这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认真!计算和审题是个难啃的骨头,为了它,老师可费尽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数题时为了让我们找好单位1,老师绞尽脑汁想出个好方法:先判断1是否已知或间接已知,如果已知则用乘法,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审,标出易错的地方这方法实施了没几天,则在审题方面大有改观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这样审题太麻烦,耽误时间,没几天又开始犯老毛病,做题屡屡出错,无论老师如何嘱咐、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同学栽跟头因为考试出错毕竟是少数,大家老怀有侥幸心理,而且总想快点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细活,速度一快,错误也就接踵而来其实,考试时间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细些,就算是平时,成绩不很重要,但最起码也要做到认真,我们的老师做题时都圈圈点点,更何况我们呢?老师经常说:认真可以弥补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足。

      真的是如此,或许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因为认真而给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机会,少丢了许多分数,而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小马虎却在做题时给自己判了死刑六年级数学日记55月20日 星期六 晴今天,妈妈交给我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我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与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我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我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想到这里,我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我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六年级数学日记6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六年级数学日记7上一次,我们拜访了老朋友“百分数”,这一次我们继续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数上一次,我们只探索了百分应用(1)的“第一扇智慧门”,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单位“1”的应用;之后,我们去拜访一下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吧,你有勇气去陪我去探索吗有的就来吧!一进去,看到有一道题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阳光超市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价便宜80元电磁炉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我们慢慢去探索吧,张教师告诉了我们:“这一道是百分数的应用里的一种‘逆叙’,遇到这些题目,我们先要把重点句补充完整比如这一道题我们先在“比原价便宜80元”前面补上“售价20元”,这样一来,我们就好去探索了我们就能够先算出单位“1”,原价:320+80=400元,我们已知了相差(80)那我们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们拿到了第二小扇门的钥匙了,我们继续开了第二小扇门,只看到有一个公式“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相差除以单位“1”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此刻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一种我们不明白相差,第二种我们知相差;第一种我们知单位“1”,第二种我们不知单位“1“第一种我们做起来简单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单位”1“就行了而第二种相当于第一种会难一点吧,但我们只要把句子补充完整,再求单位“1”,再用题目中的相差除以单位“1”就行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8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9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此刻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日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能够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妈妈明白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