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四第八次间周考语文.doc
7页高四第八次间周考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北方,冬季通常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暖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个部分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做热源采取集中供热可以有条件地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腾出大批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然而,集中供热也有不足之处,如:一次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居住者日益提高的对供暖舒适度的要求;集中供热也不能适应在规定的采暖期前后气温骤降的特殊情况 相对于集中供热而言,分散采暖的规模可以小到分户采暖,也可以是整栋楼宇或整个小区。
其供热方式也多样化,如家庭用的烧天然气的壁挂采暖炉,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各种热泵,各种太阳能采暖装置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没有集中供热的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分散采暖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多分散采暖的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使用灵活,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人民冬季取暖需求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节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是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的关键对集中供热的热源部分,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效率对热网和用户端来说,都需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来增强换热设备的效率,同时减少输送蒸汽或热水的耗功其中,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比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提高25%,而流体流动阻力却降低25%,显著增强了热网的经济性 对有条件分散采暖的区域应尽可能采用热泵技术和充分利用太阳能热泵是一种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就像水泵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一样,它可以从环境中抽取热量用于供热热泵的供热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的热量,另一部分热量则由机械能转换而来。
热泵工作原理与制冷装置相同,但热泵的目的不是制冷而是“制热”,即热泵以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为代价来“制热”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都可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 利用太阳能采暖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如果将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的高温热水和地源热泵获得的中温热水混合起来给住宅供热,就可以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而且,白天太阳辐射强时可以不开或少开热泵,甚至还可以将白天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夜晚使用这种复合采暖系统将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实现热、电、冷三联供这将是改善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居住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都必须以节能为核心B、集中供热主要在我国北方使用,我国南方地区是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C、分散采暖的方式避免了集中供热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使用不灵活等缺点D、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源包括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等2、下列对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用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代替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是通过采用强化传热技术的方式来增强热网和用户端的经济性。
B、充分利用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等低温热源,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热量由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的转移C、混合通过太阳能获得的高温热水和通过地热能获得的中温热水,可以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D、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热、电、冷的三联供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热泵技术和强化传热技术,都是提高效率、实现节能的新技术B、热泵通过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来达到制热的目的,这是运用了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C、集中供热除了为我国北方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还可以改善卫生,绿化环境,美化市容D、分散采暖比集中供热更具有优势,这说明可以在全国大力推广分散采暖,逐步取代集中供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
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供亿不匮,民赖以安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帝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朕复何忧?卿其视事!”民德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初,开平人张弼,家富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直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帝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夺其印绶而罢之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迎诏不敬,并杀之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泰定初,诏雪其冤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 饬:命令B.复命工写其像以赐 写:摹画。
C.终不为直 直:平反D.仅夺其印绶而罢之 夺:改变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贺胜深受皇帝信任的一组是(3分)①辄屏左右,独留胜 ②胜解衣,以身温之③遂相完泽 ④胜白帝,斥之⑤俾传示子孙 ⑥泰定初,诏雪其冤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胜十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因为贺胜严肃端庄不多说话,所以,世祖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担任身边侍卫B.贺胜举荐官员时能秉公进言桑哥当权失败后,权力归入中书省,皇帝询问谁适合担任宰相,贺胜从公论出发,举荐了完泽C.贺胜担任上都留守时颇有政绩他到任后,使商人自由经商,抑制豪强,财政收支有制度,供应财物不匮乏,百姓生活安定D.贺胜爱护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做过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在他蒙冤被杀后,百姓争相拿着纸钱在他的尸体旁哀哭7.把下面文中画线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5分) (2)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夜泊钱塘茅 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8.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 9. 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的内涵。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吴冠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回顾吴老的一生经历,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付诸的丹青事业做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这“不解”的答案,印在他坦荡执著的一生1946年以绘画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次年留学巴黎,1950年返国并开启创作生涯,及至近年厚积薄发,荣誉等身——他的艺途轨迹由命运的偶然和无奈铸就。
原先吴冠中迫于生计就读浙江大学工科,一年后与朱德群的偶然结识,重燃他对文艺的炙热,从此不管不顾痴魔献身丹青塞纳河畔,拳拳学子内心激烈的挣扎权衡,留在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朱德群、熊秉明、赵无极……诸多好友选择留下吴冠中,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归国的学子这两个貌似偶然的转折,底里潜伏着必然鲁迅弃医从文,忧民归国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吴冠中,在心中的使命感驱使下也选择了神似的道路50年代末,无奈的吴冠中走上风景创作的道路他把浓郁的情感映射在一张张风景中……塞翁失马,不成想囿此孕育出他浓柳成荫的独特艺术世界进入春风吹拂的1980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开始被业界接受然而,吴冠中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身影孤单《笔墨等于零》、《绘画形式美》、《油画的抽象美》——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文笔如同一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