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世界植被地理提纲..docx
12页整理)世界植被地理提纲. 第5章世界植被地理 概述: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 生态气候图 第一节热带植被类型 一、热带雨林 定义 (一)自然条件(环境特征) 赤道多雨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高而温差小;雨量充沛而均匀)(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最丰富:多、杂、密 2、结构最复杂:5-8层 3、生活型(外貌):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季相变化不明显 乔木层:茎花现象、板状根 灌木层:滴水叶尖 草本层:吐水作用 层间植物:藤本、附生、寄生(大花草)、绞杀植物 4、生产力 (三)地理分布 1、美洲雨林:王莲沼泽雨林、山地雨林、低地雨林 2、印度-马来雨林:龙脑香科 3、非洲雨林:棕榈科 4、大洋洲雨林 5、我国的雨林 (四)雨林的利用与保护 二、热带季雨林 (一)自然条件(环境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比雨林相对减少、贫乏,有一定落叶成分 2、结构最复杂:比雨林简单,通常乔木2-3层 3、外貌: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70-80%);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三)地理分布 1、亚洲的季雨林:柚木、婆罗双树 2、我国的季雨林: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 (四)季雨林的利用与保护 三、热带稀树草原 定义 (一)气候特征 热带干旱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显著不均 (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以旱生大型禾草占优势,在草本群落背景上散生着乔木种类 2、外貌:季相变化十分明显 3、结构:简单,一般三层 4、各层有明显旱生特征 (三)地理分布(各洲分布) 1、非洲:最典型,猴面包树 2、美洲:龙脑香科 3、澳大利亚:瓶子树 4、亚洲 5、我国 (四)稀树草原的利用与保护 四、红树林 定义 (一)气候特征 1、严格的气候与水温条件 2、风平浪静和淤泥深厚的海滩 3、滨海盐土 (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相对贫乏,由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组成,红树科 2、外貌: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3、具特殊的呼吸根和支柱根、板状根 4、特殊的胎生现象 5、具盐生的生理特征 (三)地理分布 1、东方红树林 2、西方红树林 3、我国的红树林 (四)红树林的利用与保护 热带植被比较表 项目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 气候条件 年均温 年降水量旱季持续时间 年较差 群落特征 种类组成 外貌 结构 各层 特征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层间植物 第2节亚热带植被类型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照叶林) (一)气候特征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干寒 (二)群落特征 1、区系组成: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 2、外貌:终年常绿,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70%) 3、结构:比雨林简单清楚,明显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内,广泛分布着裸子植物构成的暖温性针叶林,如杉木林、红杉林、马尾松林等。
(三)地理分布 1、美洲:亮叶栎;暖温性针叶林:红杉林 2、非洲:加那利月桂 3、大洋洲:桉树 4、亚洲:日本为北缘 5、我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 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利用与保护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一)气候特征 地中海式气候:冬雨夏干 (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较简单:硬叶栎类齐墩果 2、外貌:常绿,有许多旱生适应(叶子坚硬革质,机械组织发达,叶表面常有绒毛,气孔深陷,叶子排列与阳光呈锐角,叶子退化等) 3、结构:简单,乔木不高也不密 4、开花鲜艳,多芳香味 (三)地理分布 1、地中海地区:油橄榄 科西嘉----马科维斯群落法国南部----加里哥宁群落 西班牙----托米里亚群落希腊----佛利干那群落 2、美洲:沙巴拉群落 3、非洲:银树(唯一乔木),高达15m 4、大洋洲:黄万年青 (四)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利用与保护 3、荒漠 定义 (一)气候特征 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 1、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 2、空气湿度低; 3、夏季高温酷热 4、日照强烈,蒸发量大; 5、荒漠土壤 (二)群落特征 1、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2、外貌:十分稀疏,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3、生态类型多样:旱生植物、短生植物、盐生植物等 (三)地理分布 1、非洲荒漠: 撒哈拉荒漠:藜科、十字花科、蒺藜科 南非荒漠:纳米布荒漠。
海雾芦荟、百岁兰 中部卡拉哈里与卡鲁荒漠:多汁植物 2、亚洲荒漠:面积大、类型多样 阿拉伯荒漠、小亚细亚荒漠、前苏联荒漠 3、澳大利亚荒漠:猪笼草 4、美洲荒漠:蒿荒漠、滨藜荒漠、仙人掌荒漠 5、中国的荒漠: 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 (四)荒漠的利用与保护 第3节温带植被类型 一、落叶阔叶林(夏绿林) (一)气候特征 温带湿润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带季风气候:夏热多雨,冬寒晴燥;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二)群落特征 1、雨热同期,种类组成相当丰富且中生植物得到繁盛发育 2、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 3、结构简单,林相整齐,常由单一优势种构成 (三)地理分布 1、欧洲夏绿林:种类贫乏单调,欧山毛榉 山毛榉林;落叶栎林 2、美洲夏绿林:美洲山毛榉、糖槭 3、亚洲夏绿林: (四)落叶阔叶林的利用与保护 二、寒温带针叶林 (一)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十分严寒,夏季温和潮湿 冬季低温会形成永冻层 (二)群落特征 1、区系组成:松杉类植物 2、外貌:特殊,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纯林,林相整齐 阴暗针叶林----云杉、冷杉 明亮针叶林----松、落叶松 泰加林(群落):Taiga 3、结构简单: 乔木层单优种 (三)地理分布 1、北美针叶林: 2、亚欧大陆针叶林: 德国云杉、欧洲赤松;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落叶松 3、中国针叶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兴安落叶松、云杉、冷杉、红松 (四)寒温带针叶林的利用与保护 三、温带草原 定义 (一)气候条件 介于荒漠和夏绿林之间,温带半干旱到半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二)群落特征 1、区系组成:以多年生低温、旱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禾本科、豆科、莎草科植物占优势,特别是禾本科针茅属 2、外貌:相当浓密,呈暗绿色,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为主 3、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一般4-8个季相,华丽草原 4、旱生生态适应明显:叶狭窄、卷曲、气孔下陷,叶面积缩小;机械组织发达;叶退化;根系发达等 5、草原无林 (三)草原分类: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四)地理分布 1、欧亚大陆草原: 匈牙利草原:普施塔群落 前苏联草原(北方华丽草原、南方草原) 我国草原 2、北美草原: 3、南美草原:潘帕斯群落Pampas (五)温带草原的利用与保护 第4节寒带植被类型——苔原 定义:苔原是极地或极地高山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占优势,层次不多的草本植被型。
一、生态条件 1、夏季短促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2、年降水量200-300mm,蒸发量低,气候湿润,风大 3、具特殊的光照条件:极昼、极夜现象 4、土壤为冰沼土:永冻层 二、群落特征 1、植物种类贫乏:以多年生、常绿、匍匐状和垫状的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占优势,无乔木 2、结构简单,层次少而不明显 3、生态适应特殊:1)灌木常绿,且多有旱生结构; 2)生长极缓慢;3)多长日照植物 4)能够忍受低温适应而不损失营养器官 5)泥炭积累是普遍现象 三、地理分布 1、欧亚大陆苔原: 森林苔原亚带、灌木苔原亚带、藓类-地衣苔原亚带、北极苔原亚带 2、北美苔原:地衣苔原 3、我国苔原:高山苔原(长白山) 四、苔原的利用与保护 第5节隐域植被 一、草甸 草甸是发育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与草原、沼泽的区别 (一)群落特征 1、外貌非常茂盛,具有浓密和相当高的草本,土壤完全生草化 2、植物区系相当丰富: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菊科、豆科等 3、生态类群多样 (二)草甸类型 1、按地形部位分:河漫滩草甸、大陆草甸(旱地草甸、低地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 2、按生态特性分: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荒漠化草甸、沼泽化草甸、盐生草甸、高寒草甸 3、按起源分:天然草甸、人工草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