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ppt
31页我国农业发展的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温家宝总理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避免世界粮荒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 u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u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u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刀耕火种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方式,该方法是用火烧的方法清理土地,然后种植植物,经过1~3年后撂荒闲置多年,用于恢复植被和地力,作物生产则转向新的地段进行 刀耕火种能够延续的关键是: ①有足够的周转的土地,能够让撂荒后获得良好的恢复; ②采用各种方法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平衡食品产出结构目前,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偏僻地区还有少量刀耕火种残留中国原始农业的特点中国原始农业的特点Ø种植业和原始农具Ø畜养业Ø采集狩猎Ø养蚕缫丝Ø 游牧种植业和原始农具• 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
• 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 畜养业• 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 采集狩猎• 采集是女子和小孩都可胜任的,狩猎则必须成年的男子追捕猎物开始时,男子们从固定的栖息地出发,狩猎结束后,又返回原栖息地,女子和小孩留在栖息地从事采集• 狩猎和采集的最大不同是,采集是各采各的,不需要几个人合采一个果实但狩猎要求合伙,只有合力围猎,才能捕杀动物特别是捕杀大型的动物也只有合作才能把猎物带回栖息地,进行分割、分食男子要把猎物的肉食分给女子吃,女子要把采集的蔬食分给男子吃,这就出现了男女的分工合作 游牧与养蚕缫丝 • 人能够在一个地方生活下去,丰衣足食也就成了应有的条件,足食自然仰赖农耕,丰衣却是从远古时期就着眼于种桑养蚕。
传说黄帝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方法,为后世所遵从• 战国时期,孟子推行王政,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作为王政的始基,要求每个人家都要种桑养蚕,虽然孟子所设想的王政只是一个遥而又远的梦想,但是种桑养蚕和耕田锄乐同样成为农家的大事 游牧 游牧是存在了七千年的,人类适应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游牧不是一种漫无边际、没有目的的流动,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社会边界,这种边界是依赖于社会的规范-它非常明确的规范着人们的行动 比如中国北方干旱草原区几千年来存在着游牧族群,他们并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解决人、畜的饮水,夏天则集体到各个固定的湖、河边生活 游牧民为了保护干旱区的植被,不论冬夏,最多两周就要搬家,以免过分践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他们适应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植被和水源的习惯法和成文法这种游牧方式和草原生态存在着和谐的共生关系中国古代农业的源头中国古代农业的源头• 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 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
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称之为"多元交汇"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六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六个发展阶段 Ø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Ø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Ø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Ø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Ø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Ø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
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证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2、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4、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重要贡献重要贡献中国农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农业取得的伟大成就•(1)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小康建设 •(2)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4)提高开发科技含量,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5)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财政支农方式 挑战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出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问题•1.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2.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3.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
•4.资源缺乏,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资源不断减少和被污染,耕地质量退化•5.生产技术的制约,农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不高挑战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对策发展对策1 1 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2 2 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3 3 建立完善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国家农技推广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消耗开发和消耗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这表明,仅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消耗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长,不但成本高、效率低,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的主要瓶颈,这种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降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降本、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方面的本、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
型经济增长转变•据了解,美国是世界上实施精准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上早在上世纪的世纪的9090年代中期,美国就将应用于海湾战争的卫星导航系统年代中期,美国就将应用于海湾战争的卫星导航系统安装在农业机械上安装在农业机械上,并取得了成功,从而领导美国农业机械在世界上率先走向了高科技、高性能、智能化 •带带GPsGPs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如带产量传感器及小区产量生成图的收获机械、激光平地机械、自动测量与控制的精密播种、施肥、洒药机械等将成为我国农机未来发展的主流,这也是我国节约型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实践表明实践表明该如何做呢?•不盲目效仿发达国家不盲目效仿发达国家 •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创新 “生态高值农业生态高值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生态高值农业”是包括生态农业及环境与农产品高产、高质、高效及科技、市场、产业经济价值相结合的总概念,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创新创新•另外,创意农业也是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创意农业 :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新的亮点•产业形态创意•农业科技形态创意•服务创意 •生态创意•农耕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创意产业形态创意 在法国大巴黎郊区 ,农业布局多样化、色块化 ,极大地美化了大巴黎郊区空间 ,每年吸引游客无数 ,这是一种耕种模式和布局形态的创意。
农业虽是传统产业 ,如能通过解放思想 ,创新农业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 ,形成创意农业 ,定然大有可为 农业科技形态创意农业科技形态创意 以“创意 ”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 ,大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服务创意服务创意 如上海菜篮子工程车等车辆不能只为少数生产单位服务 ,应整合资源 ,积极探索建立履盖全市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的、农产品营运和农资物流配送网络的可能性 生态创意生态创意 欧州式田园风光也是一种先进农业和农村 ,如荷兰以“欧洲花园 ”和“花卉王国 ”而驰名于世 ,荷兰花卉业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城市越发达 ,离大自然越远 ,人们对农业的生态期待越多 “出巨资买环境 ” 农耕文化创意农耕文化创意 一切文化源自农耕文化 近年上海渔文化、桃文化、瓜文化等作品不断出现 ,这是农业文化创意的良好开端 让全社会都来感恩农业、关爱农业 ,以时尚农业与情感农业的理念为农产品寻求新的销售方式 ,让农业闪耀文化和智慧的光芒 ,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