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存钱:一卡在手 走遍全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63918119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存钱:一卡在手 走遍全球   上个世纪80年代,部分支行从上级行调几千元的款就能够应付好几天甚至一周而到了2021年6月底,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已达成19亿张,上半年银行卡交易额已高达65万亿元  1965年,刚上大学的李女士常去储蓄所当初家里每个月给她寄5元钱,她总是到校内的储蓄所里存起来,用的时候再一元钱一元钱地往外取  1975年,李女士已经工作好几年了,每个月的工资是57元,满足基础生活之外的钱就存起来,两三年才存了100多元  2021年,已经退休的李女士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每到月底,单位就会经过银行将钱打到她个人账户上不放心的她还是会常常去银行,让柜台的工作人员帮忙看看钱是否到账  回想起建国60年存钱的改变,李女士感到,20世纪90年代有了计算机以后,存钱的方法发生了巨变存钱取钱开始有密码了,去银行柜台不用手写单子了,银行卡替代了存折再以后跨行取钱、异地存取全部已实现现在,当想看看账上有多少余额时,她也不用到银行看储蓄员的脸色了,自己到ATM机上或网上银行上就能够方便地查询到  一把算盘,一摞纸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宣告成立,同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分为10元、20元和50元三种。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迁到北京,成为新中国的国家中央银行  据了解,建国后第一款存折是红色竖式的存款折,封面写着“中国人民银行存款折”存折的封二列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存款简则  存折第一页是开户登记,登记存款种类、账号、户名、支取手续、经办行盖章第二页开始为存取款统计栏存折共四页,全部用完后就要换新存折回收的存折作为附件归档保管,期满15年后再销毁  建国后,中国市场上曾经多达几十家的外资银行陆续撤离,直到改革开放后,外资银行才又陆续进入中国  国家开发银行教授委员会委员许成军介绍,手工处理是银行当初关键的工作方法,“一把算盘,一摞纸”就是真实写照上海市浦东大道9号7楼的上海银行博物馆里,有一处反应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一家小型储蓄所的场景这是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储蓄所,门面、柜台、账台、厚厚的账户卡、陈旧的蘸水钢笔,甚至还有竹壳热水瓶、木盖饮水缸等物品,再现了当初的场景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很单一,全部储蓄所全部是人民银行的柜台上有存款单、取款单用户取钱时,先要在单子上写下姓名、取款金额、取款日期等,取款金额的大写数字甚至全部要自己手写工作人员依据账号、户名、开户日期找到卡片,记账员仔细填好数字,比如原来账户里有1000元,这次取了100元,余额为900元,盖章后传给出纳员,出纳员点钱,用户才能最终拿到钱。

      因为过程繁琐,有时取一次钱要十几分钟  不过,20世纪80年代的银行业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家的工资全部不高,存钱成为居民理财的惟一方法因为工资低,居民每次存的钱也不多,通常也就是几十元据媒体报道,1989年的时候,部分支行从上级行调几千元的款就能够应付好几天,甚至一周  当初,储户存取款只能在固定的一家营业部,在哪儿开户就在哪儿办理业务因为账本只有一套,即使去同一家银行的其它营业部,人家没有用户的账目,也无法取款因为还未实现电子化,银行工作人员的劳动很繁重用户来存取钱,工作人员就得现翻账本到了每十二个月结息、结算的时候,营业部里的职员们通宵达旦地计划盘,多的时候要连着打上4天4夜  卡式生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开始起步短短20年间,银行信息化经历了单机、联网处理、互联网处理等多个阶段  在单机时代,工商银行安徽巢湖分行引进了长城、紫金等国产计算机设备,一个网点只有一台计算机,带多个终端有了计算机后,银行网点实现了手工记账向计算机自动记账的转变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同一家银行的全国通存通兑才实现过去大家出差时,总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火车上也常有些人随身带着一提包现金,很不安全。

      当初的支票只能在一个城市内使用,出城后只能自己携带现金通存通兑后,大家再也不用带着现金四处跑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说实现全国的通存通兑后,跨省异地通存通兑通常全部会收取手续费  1996年,中国银行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我国金融业率先经过互联网提供银行服务1999年9月,招商银行推出了网上银行“一网通”到2021年12月,中国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已经有8家获批创办网上银行业务  相比有营业时间限制、需要耐心排队等候的传统银行网点,网上银行可提供7×二十四小时服务,提供的服务种类也丰富多样  中国第一张银行卡诞生于1985年,是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这是一张信用卡早期的信用卡在商场、酒店等地方使用时,工作人员全部是手工记账的信用卡下方有一行凸印的数字,就是供工作人员拓印下来的凭证据媒体报道,能够刷信用卡的地方全部有一本厚厚的本子,密密麻麻地统计有持卡人信用信息因为持卡人信用信息无法互联互通,曾经出现过外国游客经过信用卡在中国恶意透支几万元人民币的事情  陈静表示,借记卡对信息化的要求远比信用卡高借记卡是先存钱,后消费,是一个实时扣账消费者经过POS机消费时,电脑要进行信息的实时查对,确定该卡内确实有足够的现金,消费才能进行。

      这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更高  不过,直到1993年“金卡工程”开启,银行卡才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  刚有银行卡的时候,各家银行全部是独立发卡,标准并不统一,每个银行也全部独立发行自己的POS机和ATM机陈静还记得,当初的部分大商场,比如百盛商场就有12台左右的POS机,以服务于持不一样银行卡的用户当初一台POS机的价格要7000多元,再加上打印纸、通信线路等,每个银行的投入全部很大,POS机也无法普及到数量庞大的中小商户当中  “金卡工程”的关键内容就是推广普及银行卡应用和推进各类银行卡的联网通用2021年3月,中国银联成立,“银联”标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识别标志,使不一样银行发行的银行卡能够在带有“银联”标识的ATM机和POS机上通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已达成19亿张,上半年银行卡交易额达65万亿元大家钱包里的现金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银行卡很多年轻人全部不再使用存折,大家不但能够用银行卡进行存取款,还能够在商场、超市、酒店、餐厅、医院等很多地方使用  “金卡工程”成就一览  1993年6月,国务院开启了以发展中国电子货币为目标、以电子货币应用为关键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金卡工程。

      金卡工程广义是金融电子化工程,狭义上是电子货币工程它是中国的一项跨系统、跨地域、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以计算机、通信等当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经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账账式实现货币流通  新中国银行业60年发展大事记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宣告成立  1984年1月,工商银行成立,承接人民银行所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自此,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  1987年,交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运而生  1993年,“金卡工程”开启  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前后成立  1995年,《中国商业银行法》颁布,将四大行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21年3月,中国银联成立,使不一样银行发行的银行卡能够在带有“银联”标识的ATM机和POS机上通用  2021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以后,几大国有银行相继上市  2021年11月19日,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上线开通,存折实现了通存通兑。

        上世纪50年代的存折单据  各类银行卡走入大家的生活当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