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总结.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8336217
  • 上传时间:2023-10-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奥数都有哪些学问点与重点?看看下面的大汇总,学习数学总归用得到哦!还包括小升初中常考的题目类型等有工程问题, 行程问题, 质数合数问题等等  1.,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削减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更的;  2,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植树问题总结〕:  根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3, 鸡兔同笼问题  根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 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局部置换出来;  根本思路:  ① 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与乙一样或者乙与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与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缘由;  ④再依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根本公式:  ①把全部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全部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4, 奥数学问点〔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  根本概念:确定量的对象,依据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依据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根本思路:先将两种支配方案进展比拟,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更,依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支配的总份数,然后依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此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缺乏;  根本公式:总份数=〔余数+缺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根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缺乏;  根本公式:总份数=〔较大缺乏数一较小缺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根本特点:对象总量与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与总的组数  5,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  根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依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缘由,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与总草量  根本特点:原草量与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根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6,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  根本公式:  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与÷总份数  根本算法:  算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根本公式①或②进展计算。

        〔基准数法:依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全部数比拟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全部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 求出全部差的与;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终求这个差的平均数与基准数的与,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根本公式②〕  7 ,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周期循环数〕  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更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假如年份能被100整除,那么年份必需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 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假如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8,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  抽屉原那么一:假如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与,那么就有以下四种状况: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视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觉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那么二:假如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学问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  关键问题:构造物体与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与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那么进展运算  9, 奥数学问点〔定义新运算〕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数列求与〕  数列求与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随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确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根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全部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随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与: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与,一般用Sn表示.  根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d, n, 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假如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与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假如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根本公式:通项公式:an = 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 ×公差;  数列与公式:sn,= (a1+ an)×n÷2;  数列与=〔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 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量与未知量,确定运用的公式  10, 加法乘法原理与几何计数  加法原理:假如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根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假如完成一件任务须要分成n个步骤进展,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根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局部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确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随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11 ,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与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与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假如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 ,其中a1, a2, 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质数:假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 ,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约数与倍数〕  约数与倍数:假设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 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 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 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 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 2, 3, 4, 6, 12;  18的约数有:1, 2, 3, 6, 9, 18;  那么12与18的公约数有:1, 2, 3, 6;  那么12与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根本方法:  1, 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一样的因数连乘起来。

        2, 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 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与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 24, 36, 48……;  18的倍数有:18, 36, 54, 72……;  那么12与18的公倍数有:36, 72, 108……;  那么12与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 两个数的随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 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根本方法:1, 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3 , 小升初奥数学问点〔数的整除〕  一, 根本概念与符号:  1, 整除:假如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 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二, 整除推断方法:  1. 能被2, 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 5整除。

        2. 能被4, 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 25整除  3. 能被8, 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 125整除  4. 能被3, 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与能被3, 9整除  5. 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终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 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与与偶数位数的数字与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终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 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终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