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各庄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河北省秦皇岛市柳各庄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夏至日,绍兴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B.正午影长不断变化C.越东越先看到太阳到正午 D.中纬度四季变化明显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 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9.造成C地比A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是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B C3. 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12点,则纽约(74°W)的区时是:( )A.7月7日16点 B.7月6 日 23点04分C. 7月6 日 1点 D.7月6日23点参考答案:D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7日12时,纽约(74°W)的区时是(西五区)7月7日12时-(8+5)=7月6日23点。
选择D项4.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8.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49. 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资料不足,无法判断50.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玄武岩参考答案:48. A 49. B 50. B试题分析:48. 根据图示的岩层的破坏和被破坏关系分析,后来生成的地质构造可能破坏前面生成的地质构造故图示断层被丙侵入岩体破坏,故判断丙发生于乙断层之后;而断层破坏了甲褶皱,故判断乙断层形成于甲褶皱之后49.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丙侵入岩脉是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所以B正确50.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⑤附近的原始岩石为石灰岩,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而生成大理岩,所以B正确5.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8-39题。
38.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39.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参考答案:38.D 39.B6. 我国某一满载铁矿石的远洋轮从秘鲁返航回国,途中越过180°经线时,会发生哪种情况:A.日期减1天,钟点不变 B.日期加1天,钟点不变C.日期不变,钟点不变 D.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7.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A. 4个 B. 3个 C. 2 个 D. 1个12. 二分日,图中A--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参考答案:11. D 12. B试题分析:11. 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故与B点的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的只有C点。
12. 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昼长都相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故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故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同的点有D、C、F3个点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的基本规律;昼夜长短和地方时分布的基本规律8.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4~5题 4.若图为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5.若图为近地面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③ 或⑦ B.① 或⑧ C.② 或⑧ D.② 或③参考答案:4.C 5.C 9.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27-29题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吨)420.75铁矿石(吨)21.81.327.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地点最适宜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9.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适宜在伯明翰 B.②适宜在塔兰托 C.③适宜在上海 D.④适宜在加尔各答参考答案:27.B 28.B 29.A略10. 读图9,回答28~29题。
图9 28.岩层A、B、C、D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是( )A.A、B、C、D B.A、C、B、DC.A、C、D、B D.A、D、C、B29.若A层含有珊瑚化石,E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C.大理岩 D.石灰岩参考答案:28.B 29.C11. 图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8. 此时图中( )A. 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B. c地刮西北风C. 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D. b地雨过天晴9. 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8. C 9. D8.读图可知,为锋面气旋系统,中心为低压,垂直方向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故A错误;C地盛行西南风,故B错误;a地为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出现降温,升压,并有大风降水,故C正确;b地为冷气团控制区,暖锋在此形成雨区,有连续性降水,故D错误9.读原图可知,甲乙线所经天气系统为暖锋,故AC冷锋错误;读图可知,甲位于冷气团,乙位于暖气团,符合条件的选项为D,故D正确。
12. 某地震发生在海域上,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前后、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参考答案:A13.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 日地距离适中 B. 昼夜交替周期不长C. 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 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既有其本身的内因也有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外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稳定的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C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形成原始的大洋14.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参考答案:A15.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水稻生长对气候尤其是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引起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条件的改善16.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①不同的功能活动 ②城市环境的优劣 ③距离市中心远近 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17.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 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下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技术因素 D.地形因素参考答案:D18. 在赤道上,你看日出第一缕阳光应在( )A、6点 B、6点30分 C、5点 D、不确定参考答案:A19.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46-47题 46.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47.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参考答案:AB20.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海陆分布 C、南极冰川 D、洋流参考答案:B21. 读右图,完成12~13题12.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13.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参考答案:12-13 CB22.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下列39~40题39、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40、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的破坏还依然 存在,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参考答案:A D23. 如图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