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聊斋自志》有感 (3).docx
3页读《聊斋自志》有感 读《聊斋自志》有感 原创:潜牛说 《聊斋自志》是蒲松龄给《聊斋志异》写的序言,全文并不长,但极富情感色彩 这篇自志写了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聊斋,将一个很脸谱化的文学大家,很丰满的表现出来了,感觉是有一个朋友给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很有画面感,可见蒲松龄文笔的功力 《聊斋自志》全文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逐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 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黏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竟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康熙己未春日 虽然《聊斋志异》看过不少篇,这篇日志还是第一次看,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蒲松龄,了解到对他自己难以实现抱负的无奈,借助这部小说集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这些,多少有点感动,穿越时空,一个孤独,悲愤却又不坠青云之志的形象跃然纸上 穿越时空的感悟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从这个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就能看出来,这位大师的厉害 他为什么能写的很深刻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自己郁郁不得志,靠小说抒发情怀蒲松龄虽然19岁时就考中秀才,但考了一生一直没有考中举人,所以他的才能无法通过当官来表现,只能从文字上寻找寄托 2、自己的见多识广蒲松龄一直给别人当老师,也经常给周围的小人物写点东西,还有过南游,寄情山水,见识了不同的风俗,官场的腐败,百姓的疾苦,给自己带来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3、爱好民间故事,善于积累蒲松龄很喜欢民间故事,奇闻异事,不管在哪里听到,他都会记录下来,自己编纂整理,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1、积累的重要性我们经常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就是因为积累不够,在积累方面,蒲松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罗马不是一天盖成的,虽然每篇《聊斋》故事都很短,但是491篇也用了蒲松龄很多年,才成为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我需要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知识卡片,给自己的知识库增砖添瓦 2、兴趣的重要性蒲松龄不是什么富贵闲人,为什么能坚持很多年写下这么多深刻的奇异故事,他是真的热爱这件事培养自己对一件事的兴趣,可以给自己加入很大的动力,有利于把事情过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