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食用豆类作物课件.ppt

7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92554920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22K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 概述 •食用豆类作物:收获籽粒或嫩荚供食用的豆类作物统称•主要包括:绿豆、豌豆、蚕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利马豆、四棱豆、小扁豆、鹰嘴豆、木豆等•大豆虽属豆科,但习惯上不包括在食用豆类之中,而是划为油料作物•我国常见:豌豆、蚕豆、绿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 一、绿一、绿 豆豆 •学 名:Vigna radiata (L.) Wilczek•英文名:Mung bean,Green gram•通用名:绿豆•别 称:植豆、文豆、吉豆•古 名:菉豆、植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印度、中亚(包括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主要在印度(75%)、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产量:一般100~150斤/亩,高的500斤/亩•特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二、小二、小 豆豆 •学 名: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 Phaseolus angularis•英文名:Adzuki bean,Small bean•通用名:小豆•别 称:赤豆、赤小豆、红小豆、红豆•古 名:赤菽、小菽•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中国、日本、印度、朝鲜、孟加拉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华北、东北•产量:一般150~200斤/亩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三、蚕三、蚕 豆豆 •学 名:Vicia faba L.•英文名:broad bean,field bean•通用名:蚕豆•别 称:胡豆、佛豆、罗汉豆•分 类: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中亚、地中海•种植:亚洲最多,占世界55%,其次为非洲和欧洲。

      中国、埃塞俄比亚面积最大•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产量:一般200~400斤/亩,高的1200斤/亩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3. 植植 株株 形形 态态 四、豇四、豇 豆豆 •学 名: Vigna unguiculata (L.)Walp•英文名: cowpea•通用名:豇豆•别 称:饭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非洲•种植:主要分布于非洲,尼日利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中国最多•我国种植历史:已有1400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五、豌五、豌 豆豆 •学 名:Pisum sativum L•英文名:Pea•通用名:豌豆•别 称:麦豆、寒豆、荷兰豆•古 名:毕豆、冷豆、国豆•分 类: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攀援性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地中海、北非•种植:苏联、中国、法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种植最多•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四川、河南、云南、青海产量:一般100~200斤/亩,高的1000斤/亩•荷兰豆:软荚类型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六、普通菜豆六、普通菜豆 •学 名:Phaseolus vulgaris L.•英文名:Common bean ,Garden bean,Kidney bean•通用名:普通菜豆•别 称:芸豆、四季豆、扁豆•分 类: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中、南美洲•种植:南美、亚洲和非洲。

      印度、巴西、中国、墨西哥等国家最多•我国主要产区:云南、贵州、陕西、河北、黑龙江等省•特性:荚用和粒用两种类型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七、利马豆七、利马豆 •学 名:Phaseolus lunatus L.•英文名:Lima bean•通用名:利马豆•别 称:荷包豆、金甲豆、雪豆、玉豆、洋扁豆•分 类:豆科菜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南美洲:秘鲁(利马)•种植:美洲国家最多•我国种植:广西、广东、云南、江西、江苏等省有零星种植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八、四棱豆八、四棱豆 •学 名:Vigna radiata (L.) Wilczek•英文名:Mung bean,Green gram•通用名:绿豆•别 称:植豆、文豆、吉豆•古 名:菉豆、植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印度、中亚(包括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主要在印度(75%)、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产量:一般100~150斤/亩,高的500斤/亩•特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

      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九、小扁豆九、小扁豆 •学 名:Vigna radiata (L.) Wilczek•英文名:Mung bean,Green gram•通用名:绿豆•别 称:植豆、文豆、吉豆•古 名:菉豆、植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印度、中亚(包括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主要在印度(75%)、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产量:一般100~150斤/亩,高的500斤/亩•特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十、鹰嘴豆十、鹰嘴豆 •学 名:Vigna radiata (L.) Wilczek•英文名:Mung bean,Green gram•通用名:绿豆•别 称:植豆、文豆、吉豆•古 名:菉豆、植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印度、中亚(包括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主要在印度(75%)、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产量:一般100~150斤/亩,高的500斤/亩•特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

      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十一、木豆十一、木豆 •学 名:Vigna radiata (L.) Wilczek•英文名:Mung bean,Green gram•通用名:绿豆•别 称:植豆、文豆、吉豆•古 名:菉豆、植豆•分 类: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1. 名名 称称 •起源:印度、中亚(包括中国)•种植:亚洲最多,主要在印度(75%)、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我国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主要产区:黄淮海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产量:一般100~150斤/亩,高的500斤/亩•特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2.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第二节 生产概况 杂豆单产较高的国家:荷兰:4000公斤/公顷比利时-卢森堡:4453公斤/公顷爱尔兰:4524公斤/公顷:法国4579公斤/公顷 第三节 品质与综合利用 一、品质一、品质(一)营养品质 食用豆类营养成分•粗蛋白:22.9~25.7%•脂肪2.6~4.1%•碳水化合物53.5~59.5%•粗纤维4.4~5.6%•灰分3.3~3.7%•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氨基酸含量比谷类作物高出1 倍左右,其中赖氨酸含量是谷类作物的5~6倍 (二)有毒物质•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蛋白酶活性,阻碍蛋白质的分解。

      •外源凝集素:具有凝集血细胞作用•致甲状腺肿素:导致甲状腺肿大•生氢糖苷:具有潜在毒性,水解时产生氢化氰•抗维生素因子:对纤维素的吸收具有拮抗作用•金属结合物:干扰对金属矿物的吸收 •有毒物质在生豆中作用最强•加热可使有毒物质部分或全部破坏•豆类作物食品及制品最好要经过热处理后再食用•最好不要长期食用某一种豆类食品 二、综合利用二、综合利用(一)食用•主食:各种豆•副食:绿豆、豌豆、蚕豆做粉丝、粉条、粉皮蚕豆、豌豆做豆瓣•豆馅:小豆•甜点:绿豆•糕点:绿豆、小豆•冷饮:绿豆、小豆•豆制品:绿豆•配合粉(杂面):绿豆、小豆•罐头: (二)菜用•菜用:各种豆•豆芽:绿豆•豆苗:蚕豆、豌豆、小扁豆、四棱豆等 (三)药用•绿豆•红小豆•四棱豆•小扁豆 (四)饲用 (五)绿肥 第四节 植物学特征 一、根•直根系•有根瘤,可进行固氮作用 根瘤菌类型•豌豆族:豌豆、蚕豆、小扁豆共生•豇豆族:豇豆、绿豆、小豆、木豆、鹰嘴豆、利马豆、四棱豆、刀豆共生•菜豆族:普通菜豆、多花菜豆 二、茎直立型:绿豆、小豆、蚕豆、蔓生型:豌豆、豇豆、小扁豆、鹰嘴豆蔓生型:豌豆、豇豆、小扁豆、鹰嘴豆攀援型:普通菜豆、四棱豆、利马豆 三、叶三出复叶:绿豆、小豆、豇豆、利马豆、普通菜豆、四棱豆、木豆羽状复叶:蚕豆、豌豆、小扁豆、鹰嘴豆 四、花•蝶形花•花色多种•雌蕊一枚,雄蕊10 枚•多为自花授粉,少数为常异花授粉(蚕豆、多花菜豆) 五、果实•荚果•颜色多种•每荚含多粒种子 六、种子•双子叶•种皮多种颜色和性状 第五节 生物学特性 一、温度•喜凉:蚕豆、豌豆•喜温:绿豆、红小豆、豇豆、菜豆。

      二、水分•食用豆类的种子因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油脂,发芽时吸水较多•扁豆为112.6%•小扁豆99.6•豌豆为98.5%•菜豆为95%•蚕豆为88%•鹰嘴豆75.7% 耐旱性•耐旱:豇豆•较耐旱:绿豆、豌豆、蚕豆•不耐旱:红小豆、菜豆•“旱豇豆、涝小豆” 三、光周期•长日性:蚕豆、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短日性:豇豆、红小豆、绿豆、木豆、饭豆、多花菜豆•中日性或短日性:普通菜豆、利马豆 四、子叶出土情况子叶出土:发芽时下胚轴伸长(绿豆、豇豆、普通菜豆、利马豆)子叶不出土:发芽时下胚轴不伸长(蚕豆、豌豆、小豆、多花菜豆、小扁豆、木豆、鹰嘴豆、饭豆) 食用豆类生物学特性 第六节 栽培技术要点 •密度•播种•管理•施肥•收获.•(青荚):手工定期收获•(籽粒) :因不同部位荚果成熟期不一致,而且大多数豆类作物具有裂荚习性,因此应当分期收获一次收获时可在“三黄两青”时进行 参考著作•中国食用豆类学,郑卓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食用豆类栽培技术问答,郑卓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中国食用豆类营养品质鉴定与评价,李智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食用豆类作物,龙静宜,科学出版社,1989。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下),农业出版社,1991•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f Legumes,S. K. Arora ,Edward Arnold,198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