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福的字形变化.doc
4页浅析“福”的字形变化摘 要:本文以《甲骨文编》《金文编》《订正六书通》等书为材料, 对“福”字的字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选取典型字例,根据它们在甲骨文、 金文、篆书、隶书时期所呈现的特点及其演变方式,总结出“福”字字形 的演变规律关键词:福;字形演变;讹变自甲骨文到如今广泛使用的正体字,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 一个字拥有多种字形,通过简化、讹变、规范、整合等,到现在固定为一 种字形中国古代有“百福图由一百多种不同的福字样印制而成,是 以篆体为基础的字异性图案,可见“福”字自古以来字形众多故选取“福” 字,结合汉字演变规律,对其字与字义演变做出探究—A —A —A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佚三六二)(秦公钟)(说文?示部)(熹?易?牛)早期文字具有图画性的特点,此时汉字象形性很强甲骨文是处在从 未定型向定型化的发展过程中的文字,在过渡时期很容易几个字形共存, 因此构字方式多样,异体字较多,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以“福”字为例, 《甲骨文编》里记录的福字便有50个字形甲骨文中的“福,,字为合体会意字,有很多种构型,或者是从“酉”,从“两手”;或者是从“示”,从“酉或者是从“酉”,从“两手”,再 从“示二以早期甲骨文为例,第一个部分的两横一竖,是为“示”字, 象祭祀祖先或神灵的神主形象,一说是象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供桌之形,本 义为朝天祭拜,祈求天神显明之意。
第二部分的一竖穿过一条弯曲的横线, 是为“乂”字,像是伸手抓持的样子,此处表示的是巫师祭祀的动作第 三部分的是一个象形的酉字,象酒樽之状第四部分的两个斜放的交叉, 象双手之形,表示一个人双手捧着酒坛在奉献整个字形表示双手捧着酒 樽向神主进奉祭酒之状,表示以酒祭祀神灵或祖先,以求降福保佑之意 晚期甲骨文中,以(前四?二三?一)为例,与上文的早期甲骨文相比,“福” 字省去了双手与“乂简化为“酉”字和“示”字的组合结构而“示” 和“酉”的写法也略有不同,“示”字上方少了一横,“酉”字多了中间的 一横与下方的“日”状形体每一种构型又有很多异写字从“酉”从“两手”的构型有、、等异 写字;?摹笆尽贝印坝稀根墓刖陀小?、等异写字;从“西从“两手”, 再从“示”的构型有、、等异写字①与甲骨文相比,金文?r期,“福”字的图绘成分逐渐减弱,构字方式 趋向固定统一,但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异构字与异写字《金文编》中记录 的“福"字字形有42例,由《金文编》中看,金文中的“福”字开始呈 方块结构,都省去了双手《金文编》中“福”字的主要结构都是左示右 酉,有9个字形为左酉右示,另有2个字形例外,加了 “口”部,如(郡 太宰钟)。
示”部已基本统一为的形状,少数字的“示”部为或酉” 部的写法相法略多,但大体笔画结构相似,如和以为例,与上文的晚期 甲骨文相比,“福”字结构调整为左“示”右“酉并将甲骨文的“示” 上方加多一横,左右两边各加一撇;将甲骨文的“酉”中间的一横缩短, 改写成两横,下方的“一"改写成“十二篆题初期,字的构造进一步稳固,并旦笔画变得圆润,线条粗细如一, 方块结构更为明显,但仍存在异构字和异写字《订正六书通》中记载的 “福”字字形有31例,有异构字如、、等,从“示”从“酉”这一结构里 的异写字如、、等到了小篆?「期,字形开始固定下来,表现在偏旁形体、 偏旁构成、偏旁位置的定型,书写笔画数和笔顺也基本固定福”的小 篆字形为,《说文》:“福,?v也从示?w声②在这里许慎将“酉” 字讹作为“?w”字而“示”部的字形承续晚期甲骨文中的字形此前“福” 是合体会意字,由与酉部讹传为?w部,从示?w声,声符亦兼表字义,成 为形声字w”,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 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W”有腹满义与小篆、秦隶相比,汉隶的风格为字形扁平,结构左右对称,体势左 右相分隶书时期,相对小篆体而言,汉隶的“福”字结构不变,但书写 方面,圆转线条变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在“福”字中,“?W” 里的“口”与“田”的方直化较为明显而偏旁“示”略有变形,原本小 篆题里两撇是左右分开,长度均等的,在汉隶体里变成了两头交叠,左上 右下,?K且左撇比右撇长示”部与“?w”部的宽度也基本相同汉隶 的“福”字己是符号化,为梏体的“福”字奠定了基础楷体对汉隶的改进表现在波挑收敛、折角圆转楷题的“福”字的“?w” 部承袭汉隶体的形状,只是“口”和“出”原本分两笔写的上方一横与右 侧一竖,变成了连写的横竖钩,并且“ 口 "上面的“一字长度略为缩短示”的变化稍微大些,表现在上方的一?M变成一点,分写的中间一横与 左边一撇变成连写的横撇并且整体来看,汉隶里“福”字体势左右相分, 而楷体里“示”部比“?w”部要窄,楷体字形上更为修长美观,也更易于 书写从甲骨文到小篆,“福”字经历了?L期的规范和简化,删除异体,固 定写法,规整结构,由合体会意字演变为形声字,再经过隶书、汉隶等的 演变,最终呈现出今天的正体字形貌期间福字在演变中产生了讹变,由繁至简,由多至少,较好地体现了 汉字字形字义演变的规律注释:%1 杨亚.甲骨文常用字字形分期演变浅论[D] .西南大学,2010.%1 汉许慎.说文解字国].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7月1日第1版. 参考文献:[1] 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国].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国].北京:中华书局,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