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细电子纱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
6页超细电子纱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 玻璃纤维行业的主要特征玻纤作为基础原材料,因其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而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无明显的周期性虽然受一定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因我国人均占有量较小,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玻纤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等地,具有较强的集群效应在销售方面,玻纤因其优异的性能,各地经济发展都会使用玻纤产品,因此不具有区域性玻纤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某些玻纤材料因冬季建材行业开工量减少,对应的玻纤产品需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二、 玻璃纤维目前主流生产方法玻璃纤维(Fiber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玻璃纤维生产工艺主要有坩埚拉丝法和池窑拉丝法,坩埚拉丝法工艺繁多,但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等缺点,目前已经被大型厂商淘汰池窑拉丝法是先将叶腊石等原料在窑炉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气泡后经通路运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成玻纤原丝,这种工艺工序简单、节能降耗、成型稳定、高效高产,已成为国际主流的生产工艺三、 玻璃纤维下游产业分析电子布隶属于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刷电路板产业链。
电子纱织造成电子布,电子布是生产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构成了电子电路产业链上紧密相连的上下游基础材料行业,最终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2020年我国约94%的电子纱需求来源于覆铜板领域,另外有少量的电气设备等行业的需求电子布的直接下游行业为覆铜板行业,与铜箔、树脂同为生产覆铜板的三大主材覆铜板行业的直接下游行业为印刷电路板行业印刷电路板在电子设备中起到支撑、互连部分电路组件的作用,在智能、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汽车电子及其它高科技电子产品有广泛应用印刷电路板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印刷电路板行业产值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占据一半以上的产能Prismark数据显示,我国印刷电路板行业产值由2017年的297.3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4%,高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同时,随着通讯设备、汽车电子、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智能及个人电脑、VR/AR及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多层挠性板等中高端印刷电路板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整个产业链不断升级,朝着高端化、集约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四、 玻璃纤维制品产量电子用毡布制品方面,近年来电路板行业产能扩张显著,带动覆铜板及覆铜板上游玻纤布、铜箔和树脂三大原材料出现较大需求增长,电子用毡布市场保持高景气发展态势,电子布价格持续攀升从细分产品看,2019—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产量最多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584万吨,同比增长14.5%;其次是各类电子布/毡制品总产量约为80.6万吨,同比增长12.9%;再是各类工业用毡布制品总产量约为72.2万吨,同比增长10.6%五、 玻璃纤维行业概况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其单丝的直径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数千根单丝组成玻纤能够替代钢、铝、木材、水泥、PVC等多种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等产业玻璃纤维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1)根据生产时选择的原材料的不同,可将玻璃纤维分为无碱、中碱、高碱及特种玻璃纤维;(2)根据纤维外观的不同,可将玻璃纤维分为连续玻璃纤维、定长玻璃纤维、玻璃棉;(3)根据单丝直径的差异,可将玻璃纤维分为超细纤维(直径小于4μm)、高级纤维(直径在3~10μm)、中级纤维(直径大于20μm)、粗纤维(直径在30μm左右)。
4)根据纤维性能的不同,可将玻璃纤维分为普通玻璃纤维、耐强酸强碱玻璃纤维、耐强酸玻璃纤维、耐高温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纤维等玻纤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上游对应矿石、化工、能源等产业,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及一些新兴产业等六、 全球玻璃纤维产业发展历程玻璃纤维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1938年,OC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玻璃纤维企业,其采用铂金坩埚拉制连续玻璃纤维的生产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玻璃纤维生产,为现代玻璃纤维制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二战期间,玻璃纤维主要用于航空工业方面,如飞机雷达罩、副油箱等二战后,玻璃纤维逐步向火箭发动机外壳、船舶材料等领域延伸,并且逐步在交通、建筑、风电、电子等民用领域被大量使用1958年,美国率先采用池窑拉丝法进行玻璃纤维生产,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的生产规模及效率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通过改变玻璃成分研究了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各种增强型浸润剂的应用,使增强型玻璃纤维制品在复合材料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七、 玻璃纤维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系矿物原料主要为高岭土、硼钙石、石灰石、石英砂等,其中高岭土用量最大。
矿物原料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配合料,经池窑高温熔制、拉丝后便形成了玻璃纤维原丝的外观物理形态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浸润剂、处理剂等其中浸润剂是由成膜剂、润滑剂等相关助剂多元复合配置而成的水基乳液或溶液;处理剂是硅烷偶联剂、润湿剂、分散剂等配置而成的水基乳液或溶液浸润剂能够有效地将纤维单丝粘合成为原丝并在退绕过程中避免纱股间粘结,同时在纤维的各种制造阶段中保护纱股不受磨损,提高电子纱的织造性能处理剂能够改善玻璃布与树脂的结合界面,提高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浸润剂和处理剂的原材料及配方技术是体现各类玻纤制品内在质量的最关键技术,玻纤及其制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浸润剂和处理剂的原材料及配方技术,由于该技术直接关系到各类玻纤及其制品内在质量,已经成为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电子级玻璃纤维产品生产所需的能源主要为电力、天然气、蒸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