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技术变迁路径:理论与现实.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556327
  • 上传时间:2021-10-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8.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技术变迁路径:理论与现实——基于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杨新铭*(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300071)内容摘要:发达国家衍生、发展的是资木密集型技术,与其要索禀赋结构特征相吻合, 发展家要索禀赋的结构特征与发达国家存在根木的差异,但所使用的技术却与发达国家 存在趋同,与其劳动力要素丰富的禀赋特征相悖,诱导式技术变迁理论对此缺乏足够的解释 力考虑到发展家资木缺乏的现实与来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冲击,发展家选择资 木密集型技术就成为其技术变迁过程中的必然,而关键是在经济起飞后如何向与发展家 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相一致的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冋归关键词:技术变迁 要素禀赋 转折 瓶颈THE PA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Xinming Yang(Nankai University)【Abstract] What the developed country derived is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y, and it inosculates with the endowment structure.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ndowment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1, but they are converge nt in technology they used,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ory lacks enough explanation to this. Consider the reality of capital lack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1 and the advaneed technology impac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1 choosing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y is necessity in tech no logical cha nge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key is there must be a regress to labor-intensive tech no logy after the economic taking-off ・【Keyword] lech no logical progress; En dowme nt; Transfers; Bottle neck技术变迁路径:理论与现实杨新铭•南开人学经济研究所博士 •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感谢陈宗胜教授在木丈写作过程小给打的指导。

      基于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一、引言希克斯一一速水——拉坦——宾斯I圧格所提出的要素相对价格诱导技术变迁假说和施 莫克勒一一格里克斯提出的市场需求假说,很好的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但是由 于他们所研究的技术是以“干中学”的方式实现变迁的,因此他们祁忽略了技术变迁白身的 成木对于发展家来讲,无论是物质资木还是人力资木都存在较大的瓶颈,而在考察发 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穆中必须将发展家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发展家的要素禀赋结 构以及技术变迁所需要的成木等考虑进去费景汉和拉尼斯具冇启发性的研究,为发展家的技术变迁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选择 费景汉和拉尼斯根据发展家的要素禀赋特征将技术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 型技术,而发家获得技术方式与发达国家也略有不同,发展中国家既可以自己研发适用 技术,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技术费景汉和拉尼斯一方瓯强调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节约研发成木、节省时间,势一方面他们又强调发展家应该充分运用劳动力资源,发挥 比较优势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发展的是资木或技术密集型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索禀赋 特征不相符,因此,费景汉和拉尼斯的观点白身存在看矛盾笔者认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木缺乏现实,要 把技术创新本身的成木考虑在内;另一方瓯,还要同时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要素禀 赋的特征。

      木文从发展家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的现实出发,建立了一个将技术研发成木考 虑在内的模型,试图从理论上对发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做出解释木文的结构如下,第 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家的不同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解释技 术变迁的路径,第三部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选取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第二部分的理论进行验 证,第四部分根据前三部分得出简要结论二、假说——技术选择模型选择适用的技术是一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而适用技术是指适用于具有不同要素禀 赋特征的技术,如劳动力要素丰富而资木稀•缺的国家适合采川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木丰富并 且劳动力稀缺的国家适合采用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技术一)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 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的,这一过稈存在以下前提首先,劳动 与资木是可以替代的,这就保证了微观经济主体在选择技术变迁时不存在不可得的技术即 选择何种技术本身不存在成本上的羌异,差异在于所选择的要素纽•合此时适用技术的发展 与选择将依据一国资源禀赋的结构特征,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一来描述 图一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稈上图刻tai了两种不同技术条件,其中Ui(i=o,D曲线为等产量线,b为边际替代曲线, Iili与Li (i=O,l)曲线相切于Ei (i=O,l)点,纵轴代表资本投入,横轴为劳动投入,Ei点的 斜率为边际替代率,根据单位等产量Illi线(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与资木组合)来选择技 术。

      在资木与劳动可以完全替代的情况下,技术的选择完全依赖于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IoIo 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密集技术,而I山曲线则代表技术或资木密集技术从图中可知Lo的斜 率小于L],当工资(劳动价格)利息(资本价格)比处于5水平时,选择Iolollil线所代表 的技术是有利的,因此应该选择E)点处的资木与劳动投入组合,此时,雇佣的劳动力较多, 而资木运用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符合一国发展初期资木稀缺的要素特征当劳动力资源的 运用达到上限时,相伴随的必然是工资的上升,这一过稈可以用下图描述图二工资变动与劳动当T资水平上升,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更加有利的选择应该是E点的组合,然而这并 不是最佳选择,因为E]点所在的I山曲线代表的生产成木更低,因此该技术也更有效率, 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LiVLovLo,而K]>Ko>K(),这说明资木密集型技术更加适用工资水 平很高时的情况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稈发展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存在根木性区别,这种区别肖先表现为资源禀赋 结构特征的不同,发展家劳动力要素丰富,存在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要素,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要索抑制丁资率的上升,使资木与劳动力的替代率长期维持在相近水平上。

      其次, 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木与技术瓶颈,因此其技术变迁不可能只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发 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实际上是技术引进与技术的自我研发Z间的选择图三发展家的技术变迁注―代表技术变迁的实际过程,........A代表技术变迁的可能决策过程发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可以用上图来描述,图中Ll L\ L?和L4为一组斜率相同 的约束线,15斜率大于U、l\ i?的斜率;Io、h、h为劳动密集型技术,「、【2和I;代表 资木密集型技术,【3代表劳动相对密集型技术;Eg、E|、E】、E”|、E、E‘2、E3分别为在既 定的要素禀赋与技术类型的条件下最优的要素组合假设,发展家的经济发展起步于 1(),此时最优的要素组合与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带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如 果不存在任何约束和外来干扰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技术变迁的方向应该是11 位代表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即更加充分的运用劳动,直到要索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工资上 长到足以使用资木或技术替代劳动力有利为止,进而导致技术向资木密集型变迁,这一・过稈 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是一致的然而,发展适合的劳动密集世技术需要大最的资本投 入,即所发展的劳动密集型技术h的位置上移至I "而I】所在的约束曲线L3高于实际的 Lo,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木瓶颈,因此对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法实现劳动密 集型技术的白我研发。

      与此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处于技术上的领先者,因此存在大量成熟的 资木密集型技术,又因为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而只需付岀引进技术的成木,所以在L2 的约束水平上完全可以得到资木密集型技术I?选择【2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技术研发时 间,从而快速实现发展家的赶超策略;另外,可以跨越发展家的资木缺乏瓶颈rti 于选择了资木密集型技术,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不相符合,因此,大量劳动力闲置、 失业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经济得到发展,相对摆脱了资木瓶颈以后,发展家就再 次面临技术创新的选择新的预算约束为L4,在L4的预算约朿下,技术I;、【3都是可得的, 但区别在于,【2更加沿着资木密集的路径发展,而【3则更多的运用劳动力——属于劳动相 对密集型技术,【3与发展家的要素禀赋特征更加吻合,因此,发展家应该选择【3而不是I;实际上发展家的H资刚性并不明显,在存在大量失业的前提下,预算约束 会变得更加平坦,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更加有利当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与资 木的相对价格向资木倾斜时,技术再次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演进,实现与发达国家技术发展 的趋同下图描述了发展家技术选择的决策过程与实际发生的技术变迁过稈,尽管发展 家在发展以后采用与木国要素禀赋相悖的技术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以上分析谄缺乏实 证的证实,下面选择我国乡镇企业的作为对以上分析的左证占术诜軽的决笛过稈IoI)■III2f2=【3反展豕买际发匸的技术变迁过程图四发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程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考察——对发展家的技术变迁过程理论的验证在对乡镇企业进行考察Z前,有必要对选取乡镇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要说明Z所 以选取乡镇企业而不是T•业验证上述理论,原因在于我国城市的工业体系从建立Z初就具有 两种特征,而不具有发展家的一般性其一,工业体系的建立具有严重资木密集特征; 其二,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决策主体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依据,带有非理性的特 征建国以后,尤其是“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在强大的计划和赶超战略的支配下, 逐步建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T业体系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不合理工业结构得到相 应的改善,但受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反,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H发展受政府的干扰较少,因此,乡镇企业的 技术变迁过稈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所以,用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来验证该理论最适 合一) 乡镇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们首先冋顾乡镇企业的发展丿刃程。

      改革开放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坏 境,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1描述了 1978年到2003年乡镇企业的发 展情况o 1978年乡镇企业有152.42万家,到2003年发展为2185.08 7?家,增长了 13.34倍; 实际总产值由493.07亿元增长到43948.24亿元,增长了 88.13倍;实际固定资产年末值由 229.58亿元上升到11726.63亿元,增长超过50倍农村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成就就是在农村 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D.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