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一).doc
11页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船舶工业,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骨干船舶企事业单位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研究船舶工业的发展问题,相继出台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1)》、《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21)》、《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等文件,极大地鼓舞了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国际航运市场萧条带来的严峻挑战的信心我国船舶工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推进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不变、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取得突破的较好业绩不过,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全面显现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造船三大指标同比下降 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60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4%;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0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3.6%;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0695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8.7%。
(二)工业总产值小幅增长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64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903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船舶制造业为5951亿元,同比下降0.1%;船舶配套业为1130亿元,同比增长15.1%;船舶修理业为181亿元,同比增长11.6%;船舶改装业为317亿元,同比增长23.6%;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为282亿元,同比增长19.1% (三)船舶出口持续下滑 2021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494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9%;承接出口船订单149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5.9%;年底手持出口船订单884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3%出口船舶的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2.2%、73.3%和82.7%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684亿元,同比下降11.6%其中,船舶制造业为2443亿元,同比下降12.6%;船舶配套业为115亿元,同比增长7.5%;船舶修理业为44.3亿元,同比下降5.8%;船舶改装业为25.2亿元,同比下降15.7%;海工装备制造业为17.6亿元,同比增长32.7% 2021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额为365.7亿美元,同比下降8.1%。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77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我国向亚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212.5亿美元,占比58.1%;向欧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57.6亿美元,占比15.7% (四)经济效益出现下跌 202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6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船舶制造业为4568亿元,同比下降4.2%;船舶配套业为949亿元,同比增长17%;船舶修理业为135亿元,同比增长8.7% 202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8亿元,同比下降29.1%其中,船舶制造业为225亿元,同比下降35.3%;船舶配套业为44.3亿元,同比增长1.8%;船舶修理业亏损9000万元,利润同比下降134%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造船市场持续低迷,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不变 2021年,全球造船市场受经济发展、海运需求、船舶运力和造船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2021年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下降7%、44.6%和35.5%,但中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按载重吨计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二)特种船承接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21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接船舶订单中,按合同金额计,特种船占比高达55.2%, 17.4万立方米双燃料电力推进型液化天然气(lng)船、3.8万吨特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4.5万吨集装箱滚装船、5万吨化学品船、8.3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船均实现了批量接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船型研发,重点开展了线型优化、轮机系统优化等节能环保技术及实船应用开发,提升了32型船舶的技术指标,完成了11万吨冰区油船、汽车运输船(pctc)、风车安装船、海工辅助船、钻井船、公务船等多型新船型的设计、开发,促进了船型升级换代,为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太平洋造船集团推出了crown6 3、crownmhi8 2、crown121等3型极致节能环保散货船,分别出击6万吨级、8万吨级、12万吨级散货船细分市场这3型产品均以“节能环保”为首要设计理念,油耗降低20%以上长航重工金陵船厂批量承接6700车位汽车滚装船,该船采用了trimwedges/pbcf等节能环保装置,将从2021年起开始交付。
(三)自主研发成绩显著,海工装备收获颇丰 2021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在多型海工装备自主开发、设计、建造上取得突破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海工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021年的不足10%提高到15%以上 具体来看,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子江船业集团、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分别交付了国内首座深水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世界顶级深水三用工作船等海工装备,承接了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作业平台、钻井船和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及多用途海洋平台供应船、多用途支援船、三用工作船、水下工程作业船等近百艘(座)海工装备订单在海工配套领域,多家船配企业研制的海洋平台起重机、多功能管子装卸机、ar绞车、天然气发电机组、数据采集设备、系泊链、齿轮箱、压载水处理系统、推进系统、管子、自升式平台抬升系统、钻井设备包、液压升降系统等已在多种海工产品上安装使用 (四)银行助力船舶工业,造船航运共同发展 2021年,各类金融机构有保有压,加大了对骨干船舶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船舶出口。
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订造与出口,融资近70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船舶融资中心,并为扬子江船业集团万箱集装箱船订单的承接提供了5.2亿美元的融资支持;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授信、结算、蕴通供应链等多个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化与密切合作关系,以期实现双赢 为应对市场低迷,造船、航运方面的央企同舟共济、抱团取暖,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均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分别签订了2+2艘超大型油船(vlcc)建造合同 (五)细分市场找准定位,调整结构错位竞争 2021年,船舶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出现一批产品定位得当、细分市场准确、特色化发展的中型造船企业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新型海监、渔政船等公务船,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启东道达重工有限公司、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在各类远洋渔船,太平洋海洋工程公司在lpg船、海工模块,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福建东南造船厂在海工辅助船,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在内河工程船等方面优势逐步显现,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六)应对海事新规卓有成效,夯实基础持续发展 2021年,我国船舶行业较好地应对了船舶涂层新标准(pspc)经过之前长时期的认真准备,大多数骨干船企经受住了考验,相继交付了满足pspc要求的船舶相关部门、船级社和行业协会对《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船舶建造档案(scf)等一系列国际海事新规,进行了全面通报和宣贯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新船订单大幅减少,开工不足现象日益严重与世界造船产能供给相比,近几年国际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需求严重不足,虽然我国船舶企业在常规船型订单承接上抢占了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但由于新接订单量已连续24个月少于交付量,导致手持订单量加速下滑,开工不足的现象从中小船企向骨干船企蔓延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船舶企业手持订单量降至1.0695亿载重吨,较年初下降28.7%,以年造船完工量为6000万载重吨测算,现有手持订单不够2年的工活量,而且由于订单越来越集中到少数骨干船企,因此大多数中小型船企面临的开工不足现象将更加严重 (二)交船难度日益增大,产成品资金占用持续增加受航运市场低迷、船东经营持续亏损的影响,交船难的现象从中小船企向骨干船企蔓延。
船东更改设计、变更合同期、严格检验、调整船价等要求越来越多,加上国际新标准、新规范陆续实施,船舶交付愈加困难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我国手持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其中按原合同2021年应交付船舶8962万载重吨(含2021年延付),而实际交付6021万载重吨,约有2900万载重吨船舶或修改合同交付日期,或延期交付,甚至部分订单被撤销 (三)船企亏损、倒闭、减员增多 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在我国船企占据优势的三大主流船型领域,船价继续下跌,企业经营接单处于微利状态,成本费用稍有上升,船价与成本费用倒挂的矛盾十分突出统计显示,2021年1~11月,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0.78%,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9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4.7%,同比下降29%全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增加到323家,亏损额同比大幅上升158.3%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转产、倒闭、减员现象日益严重 (四)融资压力持续增大,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2021年,部分境内外融资银行把船舶行业列为高风险行业,实行信贷调控,收缩放贷额度,船舶租赁市场、证券市场融资大幅萎缩,致使船东、船企融资难问题加剧、融资成本增加,加上船东支付的新船合同预付款比例大幅下调,船企生产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
统计显示,全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利息支出、财务费用明显上升 四、预测和建议 (一)预测 2021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国际造船新规逐步实施、技术发展创新驱动、老旧船舶拆解量保持高位、新船价格低位企稳、造船完工量下降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专家预测,全球航运市场可能会比2021年略有改善,世界新船订造量有望达到6000万~7500万载重吨从船型分析,lng船、lpg船、汽车运输船、客滚船、化学品船,以及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型主流船舶市场相对看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仍将保持活跃,特别是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前景将更为乐观受手持订单量下降、完工船舶价低、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预计2021年我国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下滑,全年完工船舶约5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手持订单量将下降到1亿载重吨以下 (二)措施与建议 1.认清当前形势,坚定必胜信心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国际竞争激烈、交船难度增大、企业资金紧张、结构性产能过剩、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困难和问题,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后步入了调整发展的低谷期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作好过几年苦日子、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同时,我们又应看到我国船舶工业已具有较强的技术物质基础和国际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