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组的动力课件.ppt
35页第一节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第三章 小组的动力什么是小组动力?一、小组动力研究的背景心理学对小组动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他于1939年在一篇关于“社会空间实验”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小组动力学”的概念从1945年库尔特勒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小组动力学研究中心”后,小组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始了以科学实验研究为主的走向目前,关于小组内聚力的研究已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的关注,许多学科如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及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二、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包括小组的形成、发展、运作、互动、吸引、排斥、改变、结束等所有过程第一节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一、群体动力学理论小组动力学又叫群体动力学它是一门探讨小组结构及其成员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小组动力学关注小组凝聚力、次小组、小组压力、小组目标、小组结构、小组冲突等内容 小组内聚力是小组动力学的核心基本观点: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是吸引、组织与影响小组成员的最重要的力量。
它被看作是小组的精髓,能营造一种小组成员甘心归属于其中的动力与气氛 小组压力:为了使小组成员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保持一致性,小组“求同的压力”会对小组成员个人施加影响小组目标与成员个体动机小组结构次小组小组冲突 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小组动力学运用于小组工作,可启发小组工作者认可人们需要各种不同的小组经验,并有责任给予个人不同的小组经验,满足其需求 小组凝聚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提升小组凝聚力就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小组工作者可借助小组共同活动这个中介来增进小组凝聚力二、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强调人类行为的习得性即教育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观察与模仿是学习的重要过程;人在学习中具有特殊的自我调节过程 基本观点:(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环境与个体的影响是双向的,环境刺激或内在素质并非单向地引发有机体的行为他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是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尽管在某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
(2)观察学习的过程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的作用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怎样行为形成怎样从事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其行动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及动机等心理过程 对小组工作的贡献第一,由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角色的行为范例,获得自身行为的调节与改变,形成新的行为表现 第二,行为的强化不仅可以通过其自我强化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 第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相互作用分析是美国心理学家柏恩(Eric Berne)所创立的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能促进人的自我改变,建立自我控制与自我引导,同时帮助人们分析在我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关系的优劣,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领悟,从而促使人们改变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更加成熟、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观点:(1)结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1)三种自我状态与人际交往 家长自我状态(P) 儿童自我状态(C) 成人自我状态(A) (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我行,你也行” 对小组工作的贡献:(1)关于个人三种自我状态的描述与分析,可以帮助小组工作者或小组成员认识其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特点,保持交流的顺畅和小组活动的顺利进展2)相互分析理论着重描述和分析的是人际互动、沟通的特点,因此为小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为与团体过程的分析方法论3)相互分析理论中关于人生态度的理论分析,启示小组工作者关注小组成员早年的生活状态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一、小组动力的含义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理及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二、小组动力的主要来源1.希普(Heap,1977年)2.福斯诗(Forsyth,1990)3.国内学者刘梦、张和清(2003年):静态影响因素包括机构、小组特性、领导者个人特性、小组成员动态影响因素包括小组的领导方式与形态、小组的沟通和冲突、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以及小组的评估 小组影响因素一、静态因素1. 机构2.领导者3.小组特性4.小组成员二、动态因素1.小组的领导方式与形态2.小组的沟通和冲突3.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4.小组的评估一、静态因素1.机构机构是有目标、有组织体制和拥有资源的实体,包括学校、医院、各种青少年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机构(养老院等)、妇女小组以及政府或民间的各种组织。
1)机构对小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机构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理念、物质资源在此机构中的小组工作的性质2)机构对小组过程也具有影响机构通过对小组工作者的影响对小组间接产生影响,小组工作者是小组机构与小组间的桥梁2.小组特性(1)小组的类型按照性质和目的分类:社交小组、教化小组、服务或志愿小组、兴趣小组、任务小组、意识提升小组、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自助和互助小组、社会行动小组(2)小组的对象(3)小组的原理(4)小组的目标(5)小组的名称(6)小组的主题(7)小组的规模(8)小组的结构(9)小组的形式(10)小组的时限(11)小组的空间安排(12)小组的时间安排(13)小组的契约形式3.小组领导者小组领导者能力及其技能状况,直接影响着小组的运作情况和效果小组领导者具备的技能:建立目的性关系的技能、分析小组情况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发展和组织小组活动的技能、调动与应用机构及社区资源的技能、评估小组的技能4.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是小组工作的对象,是小组过程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他们的改变是小组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在在组建小组之初,需要对小组的工作对象情况进行特别的考虑,进行小组成员的筛选。
具体地说,小组成员的特性,如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小组的进程二、动态因素1.小组规范小组规范是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小组规范的类型: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程序规范、角色规范、文化规范小组规范的设定:领导者事先规定;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小组规范的功能:(1)保持小组的一致性小组规范一方面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又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彼此认同的依据小组规范的这种约束力促使成员与小组保持一致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小组规范往往能为成员提供衡量自己与他人言行的同一标准规范的惰性作用小组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扰这个人的努力2.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指小组成员欲留在小组的程度1)组员参加小组的可能动机第一,亲和力和安全的需要第二,获得资源及声誉第三,成员对小组的有利的及有害的结果的期待第四,对小组及其他小组的经验的比较(2)小组凝聚力的来源组员的吸引力、组员的相似性、小组的目标、组员间的互相依存、小组活动、领导与制定决策、小组结构的特征、小组的气氛、小组的大小等。
3)小组凝聚力的影响正面的影响:成员关系的维系小组对成员的控制参与和忠诚度个人安全感负面的影响:造成小组思考及鼓励病态性的服从一致造成成员对小组的依赖性,牺牲成员的个别差异3.小组冲突冲突是一种历程,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和过程小组冲突是指小组中成员个人内部、成员与成员间、成员与小组次级系统间、小组次级系统彼此间及小组整体与其他小组间,由于彼此目标、利益需求、期望及价值不一致等情境的刺激,而引起认知和情绪变化的一种敌对或斗争的互动行为.小组冲突的功能冲突的正功能(有益于小组目标达成)1.发现原本被忽略的问题;2.激发成员思考与创造能力;3.改善决策质量;4.导致革新与改变;5.增加小组向心力;6.促进彼此充分了解.冲突的负功能(有害于小组目标达成)1.破坏小组和谐气氛;2.使小组失去稳定性,甚而瓦解;3.促使本位主义产生;4.影响成员身心健康;5.降低工作满足感及组织绩效;6.阻碍沟通,关系恶化.4.小组中互动与沟通沟通是人际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互动历程,其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促进了解,凝聚共识,协助建立一致的行动。
小组成员的沟通方式语 言言动 作作身体身体表情表情手手 势语 言言第三节 小组动力模式小组中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动力因素要素如何整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力量,影响小组的进程? 杨极东的小组动力模式分析杨极东的小组动力模式分析小组动力流程图 艾丽斯和费希(Ellis and Fisher)输入因素:入因素:1 1个人方面(包括人格特质、态度、个人方面(包括人格特质、态度、技巧方法、讯息)技巧方法、讯息)2 2小组方面(包括小组资源、小组小组方面(包括小组资源、小组大小、小组目标)大小、小组目标)输出的出的结果:果:1.1. 小组小组决定的决定的品质品质2 2. .成员的满意度成员的满意度 3 3. .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的解决方法 4 4. .书面的报告书面的报告 5 5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6 6个人新生活技巧的获得个人新生活技巧的获得 7 7人际关系的成长人际关系的成长 8 8小组凝聚力的提升小组凝聚力的提升过程因素:程因素:1.1.沟通模式沟通模式 2.2.凝聚力凝聚力 3.3.工作规范与参与规范工作规范与参与规范 4.4.小组决定的程序小组决定的程序 5.5.领导领导 徐西森(徐西森(19971997年)的小组动力因素及流程模式年)的小组动力因素及流程模式 复习思考题1.了解小组动力重要的相关理论2.小组动力的含义和作用3.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小组的动力过程?4.小组动力的来源包括哪些? 5.杨极东的小组动力基本模式是什么?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