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指导.doc
13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指导重庆电大文法部一、课程考核说明部分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技能,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考核对象教育管理专业3.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的方式4.命题依据依据教材、下发的教学要求和期末复习指导5.考试要求这次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为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6.试题的类型及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即填空题、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7.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 概述1.了解教育科学的定义2.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3.了解科学方法及类别4.掌握研究的程序与评价 第二章 确定研究课题1. 了解教育研究选题方法、内容和过程2. 理解内容效度的实质3. 理解应试教育的危害。
4. 了解现代教育目标的内容及相关的研究问题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1.了解并掌握研究设计的目的、意义,了解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2.理解效度和信度的意义,掌握保证信度、效度的方法3.了解取样的不同形式,掌握使用不同的取样方法4.了解研究指标分类和操作性定义的方法5.掌握撰写研究计划的方法和步骤第四章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1.了解研究文献的类别、特点和文献查阅、搜集的原则与渠道;了解内容分析的用途和基本模式2.掌握文献阅读、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掌握内容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和使用第五章 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1.了解问卷法的基本概念、类型、灵活运用访问中常用的技巧2.了解问卷法的特点、意义和功能3.学会在教育和科研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访问法4.掌握正确编制问卷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解释 第六章 观察法和测验法1.了解并掌握观察法的特点、类型和作用2.掌握观察法设计的步骤和基本要求3.学会设计记录代码、对资料进行编码,进行定量分析和定型分析4.了解测验量表法的特点和应用5.了解测验项目分析的常用方法6.了解测验编制的一般过程。
7.掌握评价测验的常用统计技术 第七章 教育实验法1.了解教育实验研究的程序,包括研究假设的提出与假设的建立,被试的选择,实验的控制,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综合2.了解实验中选择被试、及实验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3.了解教育实验中各种变量的标识(识别)与控制的内涵及其意义,以及如何操作和控制这些变量4.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设计方案,及其所选用的条件5.掌握实验设计中控制各种无关变量的方法6.掌握实验研究中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采用适当的措施以提高测验的效度 第八章 行动研究法1.了解行动研究法的概念、特征2.了解行动研究法与实验研究的区别和联系3.了解行动研究法的意义4.明确研究的过程5.了解研究日志的作用5. 了解研究日志的种类及其记录方式 第九章 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1.了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2.了解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的概念、方法3.掌握研究数据的整理和制作统计图标的方法4.会计常用的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并作适当说明 第十章 假设检验1.了解假设检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假设和检验过程。
2.理解假设检验所下结论的意义,以及正确解释假设检验的结果3.了解假设检验的不同类型及其前提条件4.了解不同类型假设检验所用的统计量的不同6. 掌握假设检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及对结果的解释第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评价1.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2.了解人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生中心教育的原理和特征3.了解建构主义理论对素质教育的主要启示4.掌握教育研究评价的价值标准5.了解教育研究评价的形式和方法三、综合练习一、填空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 )、( )和( )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 )( )( )( )这四个要素 3.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 )、( )、( )和( ) 4.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 )和( ) 5.科学抽象中的逻辑方法包括:( ) 6.科学抽象中的非逻辑方法包括:( ) 7.“三论” 方法包括;( )8.系统理论方法包括;( )。
9.( )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10.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 )的性质 11.( )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12.(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13.传统教育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 14.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是( ),第二位是( ),第三是( ) 15.( )是成功人生的核心条件,也是其他三种智力的催化剂 16.教学效果的三个层次是服从、( )和同化 17.( )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18.加纳1983年所出版的《智力架构》一书中,所发表的( )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点 19.一个具有信度的程序,不论其测量的是什么,其结果总是非常( )的 20.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有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按( )的方式选择样本 21.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 ),假设,( ),时间表7 部分。
22.文献是把人类知识用多种记录形式和各种媒体记录下来的,具有一定( )、( )和( )的材料 23文献的搜集方式主要及有两种:( )查找方式和( )查找方式 2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 )( )和( )三种 25.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 )( )、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 ) 26.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 )( )和( )27.按结构的控制程度分,调查访问法有( )( )( )三种类型 28.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有( )( )( )三种 29.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 )( )两种类型; 30.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 )之间最好 31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的( )的考察与研究的方法。
32.观察法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 )、( )( )、( )等特点 33.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现察分为( )和( ) 34.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核查记录、( )、( ) 35.测验量表法具有评估、( )与预测三种功能,是发展教育理理论不可缺少的一种研究方法36.( )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 )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37.研究日志一般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和( ) 38 )是最常见的日志形式 39.( )记录的内容包括研究者的感受、解释、创见、思索、推测、预感等 40.教育科学研究结果定量描述的数学工具是( ) 41.审核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2.教育研究必须提倡_________的思想 43.“学生中心教育”认为建筑艺术关系包括真挚、( ) 和同感 44.对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评价形式有( )、验收鉴定、专家评议 45.罗杰斯等人提倡的( )。
大力宣传人的尊严与价值,治理于发展一套基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心理学二、名词解释1. 科学 2科学研究 3科学方法 4.假设 5.数学方法 6.黑箱方法7.人际智慧8.存在智慧9内省智慧10.四会能力11.取样12.自变量13. 因变量14.零次文献15.一次文献16.二次文献17.文摘18.内审19内容分析法20问卷法21.调查访问法 22.观察策略23信度24内在效度 25 构想效度 26.行动研究 27.集中量数28.加权算术平均数三.选择题 1.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哪几种叙述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E.在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2.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C.量表尺度越大,测量越精确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E.题目叙述不宜过长3.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D.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4.一般情况下,问卷不宜太长,以( )答完为宜。
A.0—30分钟 B.30—40分钟 C.40—50分钟 D.50—60分钟5.对于邮寄问卷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样本大,效度增加B.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C.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D.问卷回收率最高E.邮寄问卷经费高 四、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4. 简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5.简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