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唐时期春节饮食习俗.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759581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汉唐唐时时期春期春节饮节饮食食习习俗俗汉唐是由立春节庆向现代的春节大年节的过渡时期它表现为两个演进过程:其一为节庆日期由以立春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正月初一为中心,如《荆楚岁时记》所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所以汉唐人称之为元旦;其二为单一型态的立春农事节庆逐渐过渡到复合型态的新年节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其主要表现就是饮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五辛盘、胶牙饧等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崔《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耐)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

      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元旦中的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元旦吃“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不脱落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每人赐醪酒二升宴会上,“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即有几种说法,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太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灯火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元,汤元始于宋代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唐代时,人们在晚上观灯之时,喜食一种粉果和焦(饣追),焦(饣追)是一种油炸的带馅圆面点,焦(饣追)与汤圆的外形和内馅完全一样,所以有人认为,焦(饣追)实为炸元宵,不过它是用面制作的上述汉唐时的元宵节食俗,主要为一些小点心,宋代以后,元宵节的饮食就日益丰富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