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素周期律学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6226835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第一课时)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2.学会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处理数据课堂学习】1、阅读课本P13的内容,然后完成以下内容:(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它们分别在能量不同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 ,填写下表内容: 表1—1电子层序号1234567电子层符号电子能量电子离核由 到 ,电子能量由 到 (2)电子排布规律探究:【思考与交流】看表1—2总结每层最多可以排布的电子数目 表1—2为稀有气体的各层所容纳的电子数,仔细观察和阅读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总结与归纳】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n为电子层数)2)、最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电子。

      注意: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须同时遵循这几条规律局部训练】(1)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指出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K、L、M层的电子数和元素的核电荷数;(3)某元素原子的K、L、M层电子数分别为a,b和b—a,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2、理解“量变引起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讨论内容】通过分析教材表格,讨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引起的变化(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学习与分析】1、完成课本P14-15科学探究中的表格12、表格1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 223~1011~1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变化2、表格1中原子的原子半径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3~90.152nm 0.071nm大 小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的变化3、表格1中元素的化合价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的变化1~2+1 03~10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 11~18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 的变化局部训练】(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l>S>P B、最高化合价:Na>Mg>Al C、原子半径:Li>Be>C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P>Si>Al(2)关于下列各组中的原子之间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与Li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S与P电子层数相同 C.B与Al最高化合价相同 C、Na原子半径大于K(3)某非金属元素X它的最高正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4,它的下列化合物一定不可能的是 A、H2X B、XO3 C、XO2 D、H2X(4)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则A、B分别为A、Si和Na B、B和N C、C和Cl D、C和Al(5)下列事实不能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间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第二课时)二、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 设计实验论证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学会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学习内容】1、有哪些方法可用于比较钠、镁、铝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呢? 2、Na、Mg、Al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对比实验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将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3:将实验2中试管加热至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钠镁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实验4: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段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镁铝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3、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NaOH Mg(OH)2 Al(OH)3 碱性 4、有哪些方法可用于比较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5、Si、P、S、Cl的非金属性强弱对比 [阅读]课本P16表格,然后填写下列空白:硅、磷、硫、氯单质与氢气反应由 到 ,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由SiH4到HCl由 到 ,它们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 到 。

      充分证明了这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 到 归纳与小结】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结论与表达】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性质呈现 【局部训练】(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 Na、Mg、Al B. N、O、F C. P、Si、Al D. C、Si、P(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3)原子序数为3~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B、C、N、O、F原 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课本P19页:1、4、6)(第三课时)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2.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学习内容】1、阅读课本P17-18,完成下列问题:参考书后元素周期表,在下表中画出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写出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族 周期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O1234567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2、 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位置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位置3、主族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它的最高正化合价= 金属元素只有 价,没有 价非金属元素既有 价,也有 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它们分别存在于 、 、 、 、 和 等物质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负化合价为 它们分别存在于 和 物质中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以找到 材料 通常用于制农药的元素,在周期表的 位置。

      在 可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局部训练】(1)下列关于物质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