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5778991
  • 上传时间:2024-0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8.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留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一 培养学科兴趣,种下思维的种子二 思维之花的温床沃土——自由的发展平台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 培养问题意识,唤醒思维种子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二) 探究式教学——让思维之花自由开放 1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建构 2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三)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让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四) 专项思维训练——给思维之花施“追肥“如何思维比思维什么更为重要”世界级哲学大师歌德如是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的能力”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物理学家劳厄似乎正在告诉我们他斩获诺贝尔奖的独门秘籍 论语中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维是我们人所特有的智慧,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不断总结内化的一个认识过程所谓思维能力“就是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形成了思维能力才能自觉地、深刻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习成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包括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时下很流行“快餐文化”,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就连电视剧都懒得看,只想看电影赶紧看结局什么时候大家都在你追我赶喘着气地往前赶呢?其实这也怨不得大家,怪之怪科学技术赶着神7、神8的速度飞跃发展,科学知识成倍增长,我们若想同社会顺利接轨得如神8和天宫一号那样顺利,我们的脑子还真的要有海纳百川的容量,神舟飞船的速度这就向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不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给他们以“点石成金”的指头,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有研究指出,人类知识总量每隔7至l0年要翻一番估计50年后,世界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2倍这就促使人们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我们要解决知识不断增长,不断更新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矛盾,除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有意识的启发引导,课内外结合,学生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就要紧跟节奏,及时在活动中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培养学科兴趣,种下思维的种子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不得不说兴趣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内在动力的源泉,它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不断的激励你在探索的路上前进学生只有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出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兴趣如此重要,怎样培养呢?人生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旅游,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获奖,第一次观赏良辰美景......但为什么大家还是能很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呢,答案大家都知道:因为第一次给人的影响最深!案例1.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拿出一大把花生供人品尝,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颗花生最好吃?众人揣摩半天都没回答上来,后来提问题的人说,应该是第一颗最好吃众人仔细回味,频频点头,事实果真如此当把第一颗花生放到嘴里咀嚼时,那香甜的滋味真是不逊色世界上任何佳肴,但是吃下去,也就会觉得不过尔尔了这就是首次感知心理,那我们怎样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机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呢?化学的《绪言》是同学和化学的初次见面,《绪言》里囊括了化学史,化学趣闻,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的未来发展等内容,资源是相当的丰富。

      在这里老师就应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化学趣味实验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爱上化学利用化学的独到之处——实验,在同学们面前一展化学的绚丽多彩和神奇科幻一旦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会怕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思维得不到开发吗?这就要求老师在演示实验时就要选择那些具代表性的,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且易操作的实验案例2】比如说“烧不着的手套”,事先在手套上沾上酒精,将手套点燃,熄灭后,向学生展示没有烧坏的手套;“铁树开花”,将事先喷洒过酚酞的纸花放到浓氨水瓶口熏一会白纸花就开放成鲜艳欲滴的红花;“魔棒点灯”,表面皿里盛高锰酸钾然后滴入浓硫酸玻璃棒快速搅拌,然后用玻璃棒就可点酒精灯,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放出的强热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这些变魔术似的实验,肯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脑海里会产生许多“为什么”,从而激发求知欲望魔术实验过后可以列举一些化学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事例,如生活出锈可以用酸;;化肥的合理利用;自制米酒;卤水点豆腐;真假酒的鉴别;各种织物,衣服的护理;石油的开采利用;用于医学、交通、建筑、航天的各种材料等等,生活中的小到一针一线,大到探索宇宙的应用,都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的化学无处不在,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看到化学的神通广大,难道孩子不会动心,不想努力探索化学世界到底有多神奇吗?课后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开展趣味实验,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生活小区让他们去发现和学习生活中的化学 兴趣培养了,思维种子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地破土而出,为了让思维之花能够顺利开放,温床沃土——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二 思维之花的温床沃土——自由的发展平台自由是深受教育家、哲学家宠爱的蒙台梭利称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这是她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卢梭认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教育必须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自由不仅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所在,而且也是康德整个哲学的基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要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才顺利学习,轻松学习;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六大解放”中谈到,要解放学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不把学生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学生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获得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袁隆平,在大学毕业表格“爱好”一栏填写的是“自由”,“特长”一栏竟填写了“散漫”两字,这两栏连起来正好是“自由散漫”他就是在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中完成了震惊世界的科学发明的无独有偶,美国女作家 J·K·罗琳以她的小说《哈利·波特》成为“世界百强女性年度风云榜”上的人物,其成就与她的“自由女人”身份有关,一个人在咖啡馆自由写作,用文字创造着自由的意象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由的神奇力量,自由心境对于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莫大关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不会给学生自由的留白满堂灌”成为了老师们的“尽职尽责秀”,总想把一节45min的课上成54min,想来老师们还真是物尽其用可是大家想这样的课堂效率会好吗?学生会统统接受老师们的好意吗?为何要把一节课设计得满满的呢?何不留给学生一点自由思考的时间,理一下本节,本章,本单元的知识点,画一张知识概念图查漏补缺一单元的知识就像是一座迷宫,错综复杂,各种交织,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画知识概念图就可以让学跳出自己现在所处的知识迷宫,理理路线,让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脉络,有层次,有交织知识概念图可以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其实这就是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系统思维由一个知识点引申挖掘出与之相联系的知识,层层下去,最后就会理出本章所学的所有知识甚至是以前的知识;知识又是系统的,一单元就是一个小系统,那么知识概念图就是在归纳总结这一单元或更多的知识,需要形成一个网络,那么网络也就是系统性的了久而久之,学生的系统思维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案例3(思维火花笔记)(手枪模型)案例4 在《读者》这本很多人都熟悉的期刊上曾刊发过一文——《被“标准答案”统治的世界》其中提到一个教育案例:一个春天的夜晚,久别家乡漂泊在外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唱一首诗老师问学生,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说答错了,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下,类似的情景在中小学课堂上并不少见,引人深思的是,这种“标准答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让自由的思想翱翔,如何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我国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仅占14.9%。

      在高考、中考指挥棒下,家长、学校及学生的注意力都盯着“标准答案”,以获取高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试教育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之于自由,就像鸟儿之于翅膀鸟儿失去翅膀就只能禁锢在地上,再也不能翱翔于天际;学生失去自由,心灵就会干涸,思维也随之僵化自由是人类的本性,当人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时,就被异化了学生失去自由,哪还会真正的学生主体,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谁来发挥;失去自由,平庸就成为了必然那时学校就真的成为了规模化的生产“统一”产品的大车间自由发展的人就是独创性、创造力、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的人,而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就是自由的实质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由天性,在把握自由限度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时间的主人学生只有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获得应当具备的各方面知识或满足活动的各种要求人只有自主地、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地发展,才能达到人的自由发展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就是要让所有学生在学校所设定的这块空间内,自由地展示他们内心的活动,表现他们对在社会或媒体上所学到的一些东西的理解的思维方式,满足他们对这些东西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心的情感得以释放。

      我们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只是一名导演,警卫战士和疏导工在这个平台上,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价值的尊重在学生自由展示的平台上,主要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认识: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陈旧观念树立一种师生平等互相新生的新型师生观,以教师宽容的胸怀、严谨的作风、文明的语言、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和感化学生,做学生的表率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培养问题意识,唤醒思维种子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产生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长进”。

      这是对学习中问题意识非常科学的阐述;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