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级综合能力表格复习总结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92293093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级综合能力『表格』复习总结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   1、解释;2、猜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进展新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马尔科姆·佩恩:则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  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表十一:社会工作理论    学派 历史进展 主要观点或假设 原则或模式 在实务中的运用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对社会工作影响始于20世纪20年月美国,60年月成为临床社会工作主导伽瑞特首先分析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非理性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它们既冲突又统一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阅历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是要分析潜意识 强调个别化原则、根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阅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治疗过程分为:1、治疗情境的建立,2、治疗关系的建立,3、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认知行为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根底:巴莆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认知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斯提出了认知的“ABC”心情理论框架(大事·认知·结果)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熟悉和转变人的行为:前置大事、目标行为和结果将认知理论应用于行为修正,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的互动 界定问题原则、运用认知理论原则、助人目标原则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助人过程,即帮助效劳对象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掌握;供应外在监视,以实现自我掌握与外在掌握的结合含三方面:1、确定评估重点2、专业关系的建立3、社会工的角色:训练者、伙伴效劳步骤(P118):确定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要求效劳对象自我监控;发觉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社会支持理论 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学领域提出依附理论;柯伯和卡塞尔提出“工具性支持”和“心情性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心情支持、物质救济、效劳和新的社会接触。

      林南: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切伙伴所供应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引导、帮助、有形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表达性支持:心理支持、心情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三个因素:进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支持网络(来自于单位和正式机构的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网络(社会上的支持)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忙效劳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重点在于帮忙效劳对象学习1、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2、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在预防、治疗、恢复上发挥作用)干预模式:1、评估支持网络:构造(是哪些人)与内容(什么关系与强度)2、制定帮忙打算(连接哪些关系)3、实施帮忙(促进连接) 学派 历史进展 主要观点或假设 原则或模式 在实务中的运用 生态系统理论 系统论核心:以整体的视角对待人和社会;社工对系统论的应用始于赫恩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 系统论:社会环境分为三类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人生活于环境或社会系统中,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个人与环境应当相互协调;社会工的任务在于发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效劳对象的问题是来自于系统,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必需放在生存环境中来熟悉和解决。

      社会工应当从与效劳对象有关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入手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 生态系统论是一个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的理论,先导是里士满和亚当斯 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阅历、进展时期、生活空间、生态资源分布,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征与调和度三个层面入手开展社会工作该理论的关键:将效劳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对待,通过转变系统来满意个人需求留意:很多个人问题是由环境中的障碍引起的,要从分析个人-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效劳对象与环境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动身对待和解决问题人本主义和   存在主义理论 14世纪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完全的人本主义 1、人本主义:成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信任人的理性,人能理性地进展选择;2、存在主义: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打算的;社会工作强调效劳对象的自由和责任,关注效劳对象的主观阅历,并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乐观因素 罗杰斯人本主义社工专业治疗原则:真实和诚恳;暖和、敬重和接纳;同理(同感) 人本主义:敬重效劳对象,责任感,被包涵权,参加和倾听权,自由表达权,敬重差异,可以质疑专业权威。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治疗过程:觉醒(经过幻灭),感觉苦痛(并从过去发觉生活中的闪光点),选择的自由,对话,实行(确定和帮助)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奉献是在于它们为社会工作供应了最根本的价值根底和思想根底增能理论 索罗门提出,1980年社会工作进入“增能时代” 假设:1、个人的无力感由于环境的排挤而产生;2、环境障碍可以转变;3、通过互动可增加个人的力量;4、权能不能赐予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的;5、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工关注的焦点在于效劳对象与环境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互动,从而实现自己 一、帮忙效劳对象提高自己的力量:1、自己是转变媒介;2、社会工的学问技巧可以共享;3、双方是伙伴关系;4、无力感可转变二、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助人过程注意P133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重视效劳对象的力量而非缺陷,维持人与环境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效劳对象是乐观的主体,以长期“缺乏力量”者为效劳对象留意:社会工避开以权威的姿势消失三、概念框架:力量经有效互动可以增加,一般发生在3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环境层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