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doc
17页WORD格式.整理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1月2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Ti48 Ni5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构成了细胞的基本框架 B.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会改变 C.不同种类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有一定差异 D.构成各类大分子有机物的单体在不同细胞中是相同的2.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经研磨、搅拌、加压过滤后得到的提取液仍可进行呼吸作用 B.缺氧时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无法进行,但是第一、二阶段不受影响 C.细胞呼吸包含一系列的放能反应,但仅有少部分能量储存到ATP中 D.细胞无线粒体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线粒体时仍可进行无氧呼吸3.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 为5 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 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这个材料说明: 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基因控制特定的遗传性状 ④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有两条 ⑤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4.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或者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A.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用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B.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以菠菜叶下表皮作材料 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漂洗根尖用清水 D.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保护叶绿素分子用CaCO35.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 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 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磷酸盐和CO2都能被植物细胞吸收且吸收方式是相同的 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都是539 μmol.mol-1 C.在两种C0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D.对两种植物来说,升高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都好于施磷肥6.果蝇无眼色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个体。
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只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 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中仅有一只为白眼(染色体数正常),其余全为红眼对此现 象以及子代白眼雌蝇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眼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C.子代白眼雌果蝇不可能是由染色体缺失产生 D.子代白眼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可判定产生原因7.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实际应用解释A葡萄糖用于制镜葡萄糖中醛基具有氧化性B铝制容器存储浓硫酸铝与浓硫酸不反应C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无毒D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铁锈NH水解呈酸性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 g N2O和CO2的混合物中所含电子数为11NA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C.与铁反应时,消耗22.4 L(标准状况)Cl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AD.若1 L 0.2 mo l·L-1 的FeCl3溶液完全水解形成胶体,则胶体微粒数为0.2NA9. 短周期主族元素Q、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W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为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与Q同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Z)>r(W)>r(Q)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Q>ZC.X与Z 形成的化合物呈碱性的原因:Z2-+2H2OH2Z+2OH-D.Y与Z的二元化合物可以在溶液中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证明某溶液中存在Fe2+先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B测定熔融苛性钠的导电性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向碳酸钙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D制备氯化镁晶体将MgCl2溶液在氯化氢的气流中蒸干11. 2016年7月报道,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在“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该电池放电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Na为电池的负极B.放电时,电解液中Na+向碳电极移动C.充电时,碳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4Na++4e-+3CO2== 2Na2CO3+CD.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O2 33.6 L12.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Al3+、Cl-、K+ 等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实验1: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逸出;实验2: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CCl4萃取后,取水层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实验3: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根据上面的操作和现象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产生的无色气体中一定有CO2,可能有SO2B. 溶液中一定存在Br-、CO,不存在Al3+、SOC. 溶液中一定存在K+,可能存在Al3+、Cl-D. 溶液变橙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Cl2== Br2+Cl-13.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少量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 减小B.将Na2CO3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 增大C.向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呈中性,溶液中c(Na+)=c(NH3·H2O)D.pH=5.5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北京时间2016年8月19日凌晨,小将任茜凭借出色表现为中国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单人跳 水10米台金牌将任茜视为质点,她起跳后竖直上升过程中 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于后一半时间内位移 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 C.前一半位移内的加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内加速度 D.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15.生活中常见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 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
右图是被吸附在支架上静 止时的侧视图,若的质量为m,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θ,则支架 对作用力 A.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mgcosθ,方向垂直平面斜向上 D.大小为mgsinθ,方向平行平面斜向上16.某种型号汽车净重1.2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90kW,最高时速可达180km/h行驶过程中, 驾驶员通过手推变速杆使不同挡位与不同的运行速度匹配,挡位从“l”~“5”匹配的速度 逐渐增大则 A.在额定功率下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为2000N B.在额定功率下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为1800N C.汽车要以最大速度行驶,变速杆应推至“l”挡 D.汽车要以最大牵引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5”挡17. ABS是Anti-Lock Brake System的英文缩写,即“刹车防抱死系统” 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过程中,车 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A.启用ABS刹车时间大于未启用ABS刹车时间 B.启用ABS汽车做匀速运动,未启用ABS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C.0~t1的时间内,启用ABS加速度大于未启用ABS加速度 D.刹车过程中,启用ABS平均速度大于未启用ABS平均速度18.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 一个质量为l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轻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小球静止在倾角为37。
的斜面上g取l0m/s2,sin37°=0.6, cos37°=0.8则 A.斜面可能光滑 B.轻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是拉力 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小球的摩擦力大小等于6N19.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图所示,在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在物块下滑过 程中,物块运动的v-t、a-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规定平行传送带向下为正)2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小滑块A受到随时 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7.所示的F~a图像取g=l0m/s2则A.小滑块A的质量为4kgB.木板B的质量为5kgC.当F=40N时,木板B的加速度为3m/s2D.小滑块A与木板B间的最大静摩檫力为12N 21.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被紧压固定在 槽内,可向右移动,与槽间滑动摩擦力恒为f0 一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0撞击弹簧,将 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2轻杆与槽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轻杆开始移动时A.弹簧压缩量为B.弹簧压缩量为C.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D.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第II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33 --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小钢珠、固定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钢珠释放点),小钢珠释放器(可使小钢珠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钢珠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f,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珠的直径如图b所示,则直径为 cm; (2)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测得多组h、f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一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a,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 ___;纵截距a与 的大小相等忽略空气阻力) 23. (9分)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M,砝码盘的质量mo,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