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仿棉低弹丝协会标准.doc
13页XX—XX—XX发布 XX—XX—XX实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标准 涤纶仿棉低弹丝Cotton-like polyester drawn textured yarn(征求意见稿) 9前 言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参照GB/T 1.1-2009的规定本标准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负责起草本标准由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 XX 年 XX月首次发布涤纶仿棉低弹丝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涤纶仿棉低弹丝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总线密度为30dtex~600dtex,有光、半消光、消光涤纶低弹丝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GB/T 4146.1 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部分:属名GB/T 4146.3纺织品 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GB/T 6502 化学纤维 长丝取样方法GB/T 6504 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GB/T 6505 化学纤维 长丝热收缩率试验方法GB/T 6506 合成纤维 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6508 涤纶长丝 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4343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44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4146.1和GB/T 4146.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涤纶仿棉低弹丝GB/T 4146.1和GB/T 41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亲水型:具有比普通涤纶更高的回潮率仿棉:通过化学、物理改性制得的使最终产品性能接近棉制品的化学纤维3.2名义线密度 nominal linear density在销售文件(合同、发货单等)中提及的线密度3.3 生产批 product lot原辅料、工艺条件及产品规格相同、一定时间内连续生产的产品3.4 为检验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特性和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周期性取样的检验批号4 分类和标识4.1 产品规格以线密度(dtex)和单丝根数(f)表示例如线密度为 160dtex,单丝根数为 108f 的低弹丝,其产品规格表示为 160 dtex/108f4.2 产品消光程度按简写表示如下:有光(MG)、半消光(MB)、消光(MX)4.3 产品型号按产品规格来标识例如:消光仿棉低弹丝160dtex/108f表示为MX160dtex/108f5 技术要求5.1 涤纶仿棉低弹丝的技术要求包括物理指标、性能指标和外观项目三部分产品等级分为优等品(AA级)、一等品(A级)、合格品(B级)三个等级,低于合格品为等外品(C级)。
5.2 物理指标见表1 表1 物理性能和染化性能指标序号项目优等品AA级一等品A级合格品B级1线密度偏差率/%2.02.53.02线密度变异系数/% ≤1.301.62.003断裂强度/(cN/dtex) ≥2.001.801.604断裂强度变异系数/% ≤5.007.009.005断裂伸长率/%M14.0M16.0M19.06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 ≤12.0015.0018.007模量/(cN/dtex) M26.00M28.00M210.008卷曲收缩率/%M34.00M35.00M37.009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 ≤10.0015.0020.0010卷曲稳定度/% ≥75.065.060.011沸水收缩率/%M40.6M40.8M41.212筒重/kg定重或定长≥1.5≥0.513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4314含油率 %M51.0M51.2M51.415网络度 个/mM620M625M63016回潮率/% ≥0.817吸水率/% ≥280注1:M1为断裂伸长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注2:M2为模量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注3:M3为卷曲收缩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注4:M4为沸水收缩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注5:M5为含油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注6:M6为网络度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5.3 外观项目与指标由供需双方根据后道产品的要求协商确定,并纳入商业合同6 试验方法6.1 物理指标检验6.1.1 线密度偏差、线密度变异系数试验按GB/T 14343规定执行,预张力按涤纶设定6.1.2 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试验按GB/T 14344规定执行,预张力按涤纶设定6.1.3 卷曲稳定度、卷曲收缩率、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试验按GB/T 6506规定执行,温度按涤纶设定6.1.4 沸水收缩率试验按GB/T 6505规定执行,预张力按涤纶设定6.1.5 染色均匀度试验参照GB/T 6508规定执行6.1.6 含油率试验按GB/T 6504规定执行,仲裁时采用萃取法6.1.7 网络度试验按FZ/T 50001规定执行,仲裁时采用移针计数法。
6.1.8 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按GB/T 8170修约注:卷曲收缩率、卷曲稳定度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6.1.9 回潮率试验按附录A规定执行6.1.10吸水率试验按附录B规定执行6.2外观检验6.2.1 设备6.2.1.1 分级台:黑色台面,高度75 cm~80 cm上面平行挂二支40 W D65高显色荧光灯(或40 W普通荧光灯),周围环境应无其它散射光和反射光工作点的照度大于或等于600 lx6.2.1.2 照度表6.2.2 检验步骤6.2.2.1 用照度表测定工作点的照度6.2.2.2 仔细观察卷装的二个端面和一个柱表面6.2.2.3 对每个被检卷装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7 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7.1.1 检验项目7.1.1.1 表1中物理指标项目均为考核项目,并按6.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7.1.1.2 外观检验项目按5.3规定,并按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7.1.1.3 表1中性能指标按相应性能检测标准分批次检验,相同批次不同时间段不须重复取样7.1.2 组批规定按检验批组批,一个生产批可由一个检验批组成,也可由很多检验批组成7.1.3 取样规定7.1.3.1 表1中各项目试验的实险室样品按GB/T 6502规定取样。
其中染色均匀度和筒重试验逐筒取样7.1.3.2 外观检验逐筒取样7.1.4 检验结果评定7.1.4.1 物理指标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GB/T 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与表1的物理指标的极限数值比较,评定等级其中染色均匀度应逐筒检验,根据染色极差(含同一段袜带内的深浅条纹)按GB/T 250评定等级7.1.4.2 外观检验按5.3条规定,逐筒评定等级7.1.4.3 性能指标项目的测定以批次抽检为主,按表1的极限数值进行评定等级 产品综合等级的评定,以检验批中物理指标、性能指标和外观指标中最低项的等级定为该产品的等级7.2 复验规则7.2.1 通则一批产品到收货方三个月内,作为验收或对质量有异议时可提请复验若该批产品的数量使用了三分之一以上时,不得申请复验但如果收货方可以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该批产品确实影响到后加工产品的质量,并造成严重损失时,应分析原因,明确双方责任、协商处理7.2.2 检验项目同7.1.1条7.2.3 组批规定按原生产批号组批,但生产日期相差超过90天的产品不能按同一批号组批7.2.4 取样规定7.2.4.1 物理指标项目的实验室样品按GB/T 6502规定取样。
7.2.4.2 外观项目根据批量范围按GB/T 2828.1-2003表1中一般检查水平Ⅱ规定确定样本大小(字码)7.2.4.3 性能指标按相应性能检测标准取样.7.2.5 检验结果的评定7.2.5.1 物理指标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GB/T 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与表1的物理指标的极限数值比较,评定等级其中染色均匀度根据所有样品卷装的极差(含同一段袜带内的深浅条纹)按GB/T 250评定等级7.2.5.2 外观项目按7.2.4.2样本大小根据GB/T 2828.1-2003表2-A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值为4.0,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并按供需双方合同指标评定,当不合格的卷装数≤Ac时判为原等级,当不合格的卷装数≥Re时,则判为不符合原等级7.2.5.3 性能指标按相应性能标准或客户的要求进行判等,优于或等于性能标准或客户要求则判为符合,次于则判为不符合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批号、净重、毛重、卷装个数、生产日期、产品标准编号、商标、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等相关信息和防潮、小心轻放等警示标志8.2 包装8.2.1 每个卷装都必须套一个塑料袋后放入包装箱。
包装的质量必须能保证卷装不受损伤8.2.2 每个包装箱内的卷装要符合等级要求不同品种、规格、批号、等级要分别装箱,严禁混装8.2.3 每批产品应附质量检验单8.3 运输运输过程中禁止损坏包装箱和受潮8.4 贮存包装箱按批堆放,贮存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场所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回潮率测试方法A.1 设备和用具A.1.1 烘箱A1.1.1 附有天平的箱内称重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的通风式烘箱,带有镂空铁丝网的样品架,烘箱温度精度为3℃A.1.2 天平,具有适宜的称量范围,最小分度值0.01gA.1.3 烧杯,容量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