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毒与艾滋病知识教案.pdf
9页禁毒与艾滋病知识教育教案哲政学院10 思政 A 班104020072 王稳雄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出示电脑画面一 :认识毒品老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 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学生:我爸爸是医生, 他曾经告诉我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 、 “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例如:有一部分人就是服用上述这些精神毒品而陷入毒坑 )2、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老师:通过的资料认识,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老师:既然了解了毒品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毒品的危害学生:毒品毁人毁健康,会得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 学生: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毒品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学生:吸毒导致堕落、犯罪学生: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学生: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学生: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学生: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老师:毒品给自己、 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 1%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
学生 A: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 “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身体也全跨了, 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学生 B:一个年仅 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学生 C: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 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学生 D: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 “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 ”或: “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学生 E:寻求刺激:原重庆市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 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重庆市家喻户晓的 “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学生 F:不健康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班主任补充: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学生 G:寻求解脱:有些人因承受不住环境的压力,便想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落进万丈深渊不能自拔老师:相信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 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 ;学生: 找借口溜走;学生: 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学生: 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110) ;学生: 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请看屏幕我们接下来学习一下吸毒可能引起的一项疾病----------艾滋病一、认识艾滋老师导入:如果有人给你发这样一条信息“最近不要使用牙签, 因为有很多艾滋病人使用牙签后又放回原处, 引起艾滋病的传播收到此条信息后你会怎么想呢?是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提醒”让每个人饭后心里起疙瘩,不敢使用牙签,甚至不敢出去吃饭。
为什么会造成大家的恐惧呢?很显然的,那是因为我们对它完全不了解!你们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作为在 21 世纪生存的我们,都应该对艾滋病有基本的了解如果你了解艾滋,就会知道通过牙签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首先, 我想问一下各位同学,你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学生:我查过资料,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drome,AIDS)是 1981 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m 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具体些来说, 艾滋病是人体自身免疫防卫系统受到破坏的传染性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侵入人体淋巴系统而致病的老师:那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学生: 1980 年 10 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elael D. Gottlieb医生遇到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 这个人正当壮年, 却患有无法解释的严重免疫缺陷并发症 Michelael 用尽了一切办法想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但他绝望地发现,现有的治疗手段对这位病人几乎毫无帮助。
医生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疲劳、气急、干咳、高热,, 种种痛苦的折磨下悲惨地死去了这位病人死的时候只有31 岁,是个男性同性恋者,也是后来被确认的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人老师:感谢(学生)为我们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例通过这个病我们知道在 80 年代,医生们没有办法治疗艾滋病 那么在医学十分发达的21 世纪,有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呢?学生:我查过很多资料, 证实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 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学生:那岂不是非常恐怖,得病后就没命了学生: 差不多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 1988 年 1 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提出, 把 1988 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 12 月 1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 12 月 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搞“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有四个方面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 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 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 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 无辜的;最后一个目的, 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老师:说得很好既然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必然有它的传播途径是否有同学查阅过这方面的知识?学生: 记得我们的健康教育课上, 老师曾经给我们介绍过这方面的知识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 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 需要预防的是血液传播老师:那我想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据我所知,要预防血液传播爱滋病,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 在去医院或诊所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疗、注射、针刺治疗等时, 必须了解这一医疗机构是否认真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消毒不严的治疗或检查应拒绝接受2. 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去理发或美容理发、美容的刀具、针具如不消毒或不严密消毒,也有可能在刮脸、穿耳、纹眉时传播艾滋病病毒3. 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 刷牙时出血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牙龈炎时出血更多, 所以不能共用4. 不要纹身 纹身针刺破皮肤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要打架斗殴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完全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5. 在必须接受输血时,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来源是否安全老师:我还要补充两点 1. 参加无偿献血,不卖血,更不可到非法的地下采血点去卖血 2. 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沾染过有关毒品的人必须立即戒毒,因为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
学生: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被蚊虫叮咬会不会被传染上艾滋病呢?学生:这个我知道 在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中, 以下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1、一般接触、拥抱和握手; 2、同一泳池游泳、一同乘车、上课、工作;3、空气(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蚊虫叮咬;4、共用茶杯和餐具、共用和办公用品、共用毛巾、马桶所以不必担心蚊虫叮咬会被传染上艾滋病因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它的传播也不像其他的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产品的那样迅速,所以只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就能避免被感染二、关爱爱滋病人,你我共同参与看来同学们对于艾滋病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艾滋病病毒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为淋巴细胞致病性逆转录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及宫颈分泌物中尿液、唾液、泪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也可查到 HIV 在体外生存力不强,煮沸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如0.3%“ 84”液、0.3%次氯酸钠液、 0.3%过氧乙酸液等均能使其灭活病人和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染源 HIV 感染后可成为携带者,也可进一步转为病人性接触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多数为同性恋者, 异性间性关系混乱者传播机会多血液传播,主要是带HIV 病原的各种血液制品,如血液、血浆、凝血因子等输入体内感染发病,另外, HIV 携带者或病人微量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等也可传播此病。
母婴传播是带有HIV 的母亲,通过胎盘、产道或其他体液,以及母乳传染给婴儿 发病人群主要在性活动旺盛年龄HIV 经破损的皮肤、 粘膜或注射途径以及母婴垂直传播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T 淋巴细胞,破坏正常免疫功能并发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造成多脏器受损怎样预防艾滋(预防艾滋病七项注意):1.洁身自爱,不性乱;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避孕套;5.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6.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7.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治疗艾滋病的手段艾滋病的治疗目前尚未发现抗HIV 的特效药物,因而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及控制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等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2.抗病毒治疗具有抗HIV 作用的药物已有多种,其中最有希望的是核荷炎药物3.艾滋病毒受体阻断剂已知CD4 是主要的 HIV 受体,在病毒感染的最早期使用重组可溶性CD4 物(rs CD4)能防止 HIV 与 CD4 细胞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