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总结..ppt

167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926831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2MB
  • / 1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无机及分析化学总结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 1.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 2.理论课成绩评定方式:采取结构评分法,具体 措施为: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 (50%)+实验成绩(30%)平时成绩为上课考勤和作 业成绩 • 3.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为:从考勤、预习、实验操 作过程及结果、实验报告四方面相结合给出实验总 成绩凡发现实验中有臆造、涂改、抄袭者,一律 以0分计实验报告成绩分次记分 一、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有正负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时为正误差,当测定值小于真实值 时为负误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 系统误差(可测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某些比较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具有 单向性和重现性 (1) 方法误差 由于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 (2) 仪器、试剂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准确和试剂不纯而 引起的分析误差 (3) 操作误差 一般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由于分析人 员掌握操作规程和实验条件有出入而引起误差 §1-2 有效数字及其误差 2.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所引致的误差对 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固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 有时负。

      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规律,即:(1)绝对值相等 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 会相等;(2)小误差出现的 次数多,大误差出现的次数 少,个别特别大的误差出现 的次数极少 3.误差的减免 (1)消除系统误差 a.对照试验 标准样品对照试验是用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样品(或纯 物质配成的合成试样)与待测样品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平行测 定,找出校正系数以消除系统误差 标准方法对照试验是用可靠的分析方法与被检验的分析 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分析对照若测定结果相同,则说明 被检验的方法可靠,无系统误差 b.空白试验 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方法和步 骤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称为空白值从样品分析结果中减 掉空白值 c.校准仪器 (2)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 在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 次数,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一般要求平行测定3~5次,取算 术平均值,便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准确度与误差 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称为准确度,用误差 表示 (1)绝对误差 验测得的数值x与真实值T之间的差值称为 绝对误差E即: E = x-T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占真实值之百分比。

      即: 2.精密度与偏差 对同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称为 精密度,用偏差表示 (1)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是指某一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即: 相对偏差是指某一次测量的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 比 (2)平均偏差 表示多次测量的总体偏离程度 相对平均偏差 (3)标准偏差S和相对标准偏差Sr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表示测量的准 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 的重现性只有精密度 和准确度都好的方法才 可取 对样品多次平行测定中,精密度高,只表明偶然误 差小,不能排除系统误差存在的可能性,即精密度高, 准确度不一定高只有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才能 以精密度的高低来衡量准确度的高低如精密度差,实 验的重现性低,则该实验方法是不可信的,也就谈不上 准确度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有效数字及其位数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位数确定: ①“0”在数字之前起定位作用,不属于有效数字; ②在数字之间或之后属于有效数字; ③方指数不论数字大小,均不属于有效数字; ④对数值(pH、pOH、pM、pKa、pKb、lgKf等)有效数 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如: 0.001435 1.2010 pH = 4.75 4 位 5 位 2 位 10.05 6.02×1023 pKa= 12.068 4 位 3 位 3 位 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 记录测量数值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 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尾数的舍弃办法:“四舍六 入五留双” 27.0249取四位有效数字时,结果为27.02,取五位有 效数字时,结果为27.025又例如7.1035和7.1025取四位 有效数字时,则分别为7.104与7.102 (3) 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 ,应该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字为准 例如: 0.0121 + 25.64 + 1.05782 = 0.01 + 25.64 + 1.06 = 26.71 (4) 在乘除法中,有效数字的保留应该以有效数字位 数最少(相对误差最大)的为准例如: 0.0121×25.64×1.05782 (5) 非测量所得的数据可以视为有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6) 误差和偏差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 最多取两位有效数 字 (7) 在对数计算中,所取对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 数相等。

      = 0.0121×25.6×1.06 = 0.328 •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粒子数 目有关,而与粒子的性质、大小无关的性质如蒸 气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等 §2-3 稀溶液的通性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当液体蒸发速度等于凝聚速度时(平衡 态)产生的压强 不同温度时水的蒸气压 0 25 50 75 100 p/kPa 0.613 3.17 12.26 38.50 101.325 •定量计算 在一定温度下, 拉乌尔(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为水时,稀溶液的蒸气压 下降与溶质的摩尔质量浓度m(B)成正比 2. 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 温度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 定量关系,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 式中 Kb为溶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 Kf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例]将5.50g某纯净试样溶于250g苯中,测得该溶液的 凝固点为4.51 ℃ ,求该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纯苯 的凝固点为5.53℃) [解]设该试样的摩尔质量为M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A、半透膜 B、浓度差 反渗透:如果外加在液面上的压力超过渗透压,则会使 溶液中的水向纯水的方向流动,使水的体积增加。

      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污水的处理,溶液浓缩等 Van’t hoff渗透压公式: 4. 依数性的应用 a. 求溶质的摩尔质量 b.制防冻剂和制冷剂 4.胶团结构 溶胶的结构具有双电层结构如氢氧化铁 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在吸附层和扩散层形成的双电层间存在着电势差,称为 电势,因该电势与电动现象有关,又叫电动电势 它是决定溶胶稳定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如果在稍过量的稀KI溶液中,慢慢地加入不过量的 AgNO3溶液,制得AgI胶体的胶团结构为 如果反过来,在稍过量的AgNO3溶液中,慢慢加入不过量 的KI溶液,制得AgI胶体的胶团结构为 这种例子并不多 5.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①溶胶的稳定性:溶胶虽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但由于双电层结构的存在使胶粒带电,一方面同种 电荷之间相互排斥,另一方面胶粒的溶剂化膜的保 护作用,阻止了胶粒间的直接接触,保护了溶胶的 稳定性双电层越厚,胶团越稳定 •[例]将2.50g蔗糖(C12H22O11)溶解在253.1g水中; 将5.20g未知物溶解在1000g水中,两溶液在同一温度 开始结冰,求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解]已知M(C12H22O11)=342g·mol-1,根据 [例]有一种蛋白质,估计它的摩尔质量在12000 左右,试问用哪一种依数性来测定摩尔质量最好? [解]设取 1.00g样品溶于100g水中,先分别计算 该溶液在298K时的 值 根据 有 值(查水的蒸气压为2.33kPa.) 例、已知C2H5OH(l):ΔfHm0=-277.6 KJ·mol-1,Sm0 =161J·mol-1·K-1,C2H5OH(g):ΔfHm0 =-235.3, Sm0=282 J·mol-1·K-1 求:(1) P0 和250c 时C2H5OH(l)能否自发变成 C2H5OH(g)? (2) 在P0和1000c 时,情况又如何呢? (3) 计算乙醇的近似沸点。

      解:对于过程C2H5OH(l) C2H5OH(g) ΔHm0 =ΔfHm0C2H5OH(g)-ΔfHm0 C2H5OH(l) = -235.3-(-277.6)= 42.3 KJ·mol-1 ΔSm0 = Sm0 C2H5OH(g)-Sm0 C2H5OH(l) = 282-161 = 121 J·mol -1·K -1 (1) ΔG0 m298 =ΔHm0 - TΔSm0 = 42.3-298×0.121 = 6.2 mol-1·K -1 0 所以,P0与250c 下,C2H5OH(l)变为C2H5OH(g)是非 自发的 (2) ΔG0 m373 =ΔHm0 -TΔSm0 = 42.3-373×0.121 = -2.8 KJ·mol-1 107 正向进行; K G°  40 kJ·mol-1时; K°在107~107之间,属于可逆反应的范畴 六. 多重平衡规则 七.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 在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中,通常遇到的是已知转化率 求化学平衡常数;已知平衡常数求平衡转化率和各物 质的平衡分压等问题 (1)利用平衡常数求物质或产物的浓度,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反应物起始浓度 -反应物平衡浓度 平衡转化率α= ×100 反应物起始浓度 (2)利用实验数据求平衡常数。

      在其余条件相同的前提下, K 值越大, 转化率越高, 反应进行程度越高. 解: ? Kc=1, 转化率a1 = 50% ; Kc=9, 转化率a2 = 75% t 0 0.02 0.02 0.00 0.00 te 0.02-x 0.02-x x x K a 解: CO(g) + H2O(g) = CO2(g) + H2(g) 初浓 /mol·dm-3 0.2 0.2 0 0 平衡/mol·dm-3 0.2-x 0.2-x x x x2/(0.2-x)2 =1 解得: [CO2] = 0.1 mol·dm-3 = [H2] = [CO] = [H2O] 转化率  = 0.1/0.2×100% = 50% 例1: 在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混 合加热时,存在以下平衡, CO(g) + H2O(g) == CO2(g) + H2(g) 在800°C 时,若Kc = 1, 用2molCO及2molH2O互相混合,加热到 800°C, 求平衡时各种气体的浓度以及CO的转化率 例2: 合成氨反应在500ºC建立平衡 p(NH3) =3.53106Pa, p(N2) = 4.13106Pa, p(H2) = 12.36106Pa, 试分别求该 反应 N2(g) + 3H2(g) = 2NH3(g) 的标准 平衡常 数 K° 与经验平衡常数Kp,Kc。

      解: N2(g) + 3H2(g) = 2NH3(g) 平衡压力/ 106Pa,4.13 12.36 3.53 K° = = 1.63  10-5 Kp = = 1.598 10-15(Pa)-2 ∵ Kp = Kc(RT) △n △n = -2 Kc = Kp/ (RT)-2 = 6.60 10-8mol-2·L2 •例3、计算298K时,反应 H2(g)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